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快乐教学法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邱会侠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华秦小学 单位邮编:712000

摘要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我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工作都开始引入并应用多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着重推动授课过程朝向更优良化、高质量化方向发展,并帮助学生切实强化个人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快乐教学法有助于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热点等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营造出优良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能够持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引入与运用。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快乐教学法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正文


快乐教学法作为现如今新兴教学方式,着重提倡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更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自主性、自觉性,对于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一系列教育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学阶段,为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便必须着重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其以一种积极、愉悦态度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此才能够更好改善当前时期教学质量,用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弥补传统教学缺陷,为学生提供优良学习空间。

一、快乐教学法的内涵

快乐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教学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结合,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快乐教学法倡导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再次,该教学法注重情感教育,通过故事讲述、情境模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认知能力。最后,快乐教学法还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通过这些内涵的实施,快乐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1]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但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忽视个体差异的做法,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符合他们兴趣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主动学习和探索。

(二)缺乏创新和趣味性教学手段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反复朗读、背诵和填鸭式教学,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往往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降低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快乐教学法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为有效实施快乐教学法,教师必须具备更高教学素质,具有将二者紧密结合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学科素养和教学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好将语文知识灌输于学生脑海之中。对此,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具有开阔胸怀,能够不断深入到心灵深处,体会到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感情,并以客观、公正、中立态度对待任何学生。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允许其犯错,但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出现错误的原因和相关解决措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树立起自身认知,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可以控制情绪和态度等,这样才能逐渐成长为优秀教师,能够更好实施快乐教学法,充分将学科与学生心理层次相适应[2]

从学校层面出发,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包括定期的培训和研讨会,以促进教师对快乐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此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教学经验、教案和创新教学方法,共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学校管理层应重视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为教师创造一个积极、支持性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措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得到提升,为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将语文授课生活化

语文知识不仅仅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体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将真实的生活场景带入教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和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和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例如,在教授学生如何写作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语文知识,如进行采访、撰写报告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教学《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猫相关的活动,如让学生在家中观察自家的猫,记录它们的行为习惯,甚至可以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宠物的照片或视频,分享与猫相处的趣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关于猫的科学知识,还能在写作中运用生动的描述,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真实。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猫与人类的关系,探讨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关怀。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结合课外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能仅限于室内,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向课外加以拓展与延伸。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持续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与快乐教学方法相结合,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使其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课外活动设置为课后作业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此便可以为其提供更多、更优的学习空间[3]

例如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提到的三个事例,设计一个关于“磁铁的吸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假设。此时,学生可以被鼓励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从而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讨论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真正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科的各项能力水平以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快乐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做出贡献,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魏燕.快乐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4,(10):46-48.

[2]陈丽.新课改背景下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4,(13):27-30.

[3]张裕.谈新课改背景下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1):91-9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