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
正文
引言
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学意义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除了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外,还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有健全的人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则要创新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如引入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其教学优势来进行课堂,让学生在努力学习道法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品德及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新课改教育形势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道法课程枯躁的理论知识更具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则是教师要积极思考及探索的教学主题。初中学生一般自制力不强,如果教师依然固守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性,则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则教学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基于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如通过激趣导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很大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成为道法课堂上的学习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有着高涨的学习热情,整个课堂学习氛围才会更高效。
例如,在教学《少年有梦》相关内容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在备课阶段,融入自已的少年梦想,但教师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的兴趣不会高,而是要基于学生视角,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已心中的梦想,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梦想?”“你认为实现梦想需要哪些条件?”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课堂体验更丰富,同时为了深化教学内容,教师还可引用我国航天宇航员的飞天梦故事为进行引导,如优秀的航天员杨利伟、聂海胜等的飞天梦,让学生结合这些优秀的榜样来受到梦想的启发,让学生的兴趣大增的同时,还能掌握教学内容的精髓。教师还可结合朱自清先生有关梦想的散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深受启发,从内心深处树立自已宏伟的梦想,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们之间就“我的梦想是什么”来进行探讨与交流,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求知欲望浓郁的同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及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通过激趣导入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需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创设情境。
教师应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情境。例如,在讲解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法庭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原告和被告等角色,通过模拟审判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创设情境的方式。例如,在讲解道德规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具有道德冲突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在讲解社会公德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区服务活动,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和感悟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教师还应当注重情境教学的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应当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创设情境,注重情境的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三、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的时代特征,因此要引入教学情境模式时,要借助时代特征,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来关注时事,以实现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坚持改革开放》相关内容时,则可引入情境教学法,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后我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及理解,通过情境教学来做好后续教学铺垫。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也有着紧密联系,教材中有许多事例皆来源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点来融入生活实例,积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到道法课程内容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郁,以提升道法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四、创设案例情境,培育学生综合品质
案例情境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和发散思维。教师通过案例情境的引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情境相结合,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真实法律案例或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例如,在讲授诚信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舞台剧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后,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斗争和反思,最终勇敢地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后果的故事。通过这样的舞台剧表演,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深刻体验和理解诚信的核心内涵,认识到诚信不仅是道德规范的要求,更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案例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和思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各种道德和法治问题,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注重情感体验,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情感体验在情境教学法中十分重要。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情感氛围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刻感受和体验所学知识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在讲授家国情怀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程,以及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课堂上通过这些生动的历史画面和感人至深的人物事迹,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层含义,还能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责任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在情感上得到升华,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提升道法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则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的同时,还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品格,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对情境教学法不断进行改善,以构建高效的道法课堂,以培育品德兼优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思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23(31):107.
[2]颜昌兴.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0):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