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的数学深度学习:实践与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自主游戏;幼儿;数学;深度学习
正文
引言
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和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游戏过程。在幼儿教育中,自主游戏可以说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其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等特点有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但是新时代教育中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好自主游戏的特点,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自主游戏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
自主游戏教学的开展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自主游戏以幼儿为中心、强调个体参与和探索,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讲授和练习相比,幼儿有更多的选择,能够按照自身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游戏内容,这种选择权赋予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也更愿意去对所学习的内容积极探索。并且自主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能够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游戏中数学不再是抽象的符号和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环节。
(二)促进幼儿数学思维发展
数学思维对于幼儿认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自主游戏以其独特的探究性、合作性和交流性,为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有助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学思维水平。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幼儿经常遇到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何分配玩具、如何计算得分等,这些问题促使幼儿进行观察、实验、尝试和推理,从而在解决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锻炼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当幼儿愿意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思考,自身数学思维也会得到有效地锻炼和提升。
(三)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兴趣、能力及认知水平等多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这种差异化体现出来,以此来促进幼儿个性化学习。自主游戏满足了这一点,特别是对于数学教学来讲,它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游戏内容,并且自主游戏提供不同难度的活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和指导者,使得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长期如此,教师也能够对幼儿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不断对自主游戏内容和方式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上不断探索和成长。
二、教师在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富有数学元素的游戏环境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教学开展时,为了有效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进行数学深度学习,教师需要联合幼儿精心设计游戏环境,使其充满数学元素,既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所以提供多种数学操作材料,以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求,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去询问幼儿针对不同的区域他们有什么想法,如在游戏区当中,有的幼儿可能会讲“我们可以在这里面放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那样我们进行一些拼图游戏等等”,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数学的特点以及可行性进行材料的投放,发现该措施可行性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引导幼儿进行材料的搭建,让其学习分类、排序、比较大小等数学概念,拼图游戏也能够让幼儿认识图形的便捷、对称性和空间关系。像这样的游戏操作材料幼儿愿意去积极主动进行操作,同时也不失原有的教育性,从而发挥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
除了材料游戏环境的建设外,教师还要去创设课堂教学游戏环境,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能够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游戏环境的创设,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超市购物”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商品价格,并提供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就可以提出问题“一般在超市当中我们可以见到过哪些角色呢?”此时一定会有幼儿讲“我在超市当中遇到过收银员、销售员、购物者等等。”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搭建一个完整的超市,有的幼儿愿意当收银员,有的幼儿愿意当购物者,与此同时教师要能够将数学元素额融入到其中,如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来对商品进行定价,在购买某某商品时应该给收银员多少钱,找给顾客多少钱?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让幼儿在实践中应用数学,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材料环境和问题环境的创设缺一不可,教师要能够去利用身边的已有的条件创设一个充满数学元素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然地学习数学,从而促进他们的数学深度学习。
(二)适时介入与引导
在自主游戏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幼儿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指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游戏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适时介入与引导,密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兴趣点和遇到的困难,以便及时调整游戏内容,满足幼儿的数学学习需求,促使其进行深度学习,例如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某种数学游戏特别感兴趣,可以适时增加该游戏的难度或提供更多相关的游戏材料 ,另一方面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数学难题时,教师应敏感地捕捉这些信号,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如幼儿在尝试分类游戏时感到困惑,教师可以示范如何根据特征进行分类,或者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分类的标准。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传授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形式
单一的游戏形式很容易使得幼儿产生疲惫,长时间后幼儿不愿意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那么针对自主游戏数学教学地开展,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就显得很有必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游戏类型,可以是角色扮演,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开展《趣游上饶》这样的数学活动,通过情景导入,引出旅游景点“沙溪老街”,让幼儿随音乐《郊游》感受到沙溪老街中,在游玩过程中引导其感受事物、动作、声音的规律,可以是排队姿势、队伍的规律,也可以是宰相亭风景中的规律,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去用简答的图形进行记录规律,还可以结合音乐进行剧场表演,鼓励幼儿自由设计自己喜欢的模式规律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出来,此时幼儿可能会感受到原来音乐节奏也可以有规律,并且还能用有规律的动作表现出来呢。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游戏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数学深度学习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数学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幼儿数学综合素养地提升,作为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自主游戏的价值所在,然后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幼儿能够愿意参与到游戏中并得到有效发展,最终实现由“浅层学”向“深度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曹志超.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价值与支持策略[J].教育观察,2024,13(18):76-79.
[2] 刘婕妤.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数学区环境优化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23.
[3] 李俐.如何在自主游戏中发展大班幼儿的数学表征能力[J].好家长,2020,(2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