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风景园林规划研究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丁雪晶

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1

摘要

绿色园林产业的发展是下一个大时期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会加快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创新与转型。在积极推进现有国土航天产业规划利用模式转型和快速发展模式国际化的前提下,明确并实施几项重大创新任务,以体现其在我国现有大型国土空间综合规划产业体系规划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本文全面回顾了本次国土空间规划修编的整体推进状况和演变历史,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发展机遇,总结了当前园林规划体系的四个重点,提出编制和澄清系列规划是我国园林部门新的发展战略定位目标要求和面临的功能定位与功能。


关键词

城乡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山水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山水城乡绿色协调发展

正文

在加快国土空间规划重大改革的新背景下,景观规划体系应积极纳入国土空间功能规划体系。风景园林规划建设不仅要包括各类国家公园的规划体系和各类自然湿地的保护利用,而且从整体景观格局的角度,全面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园林在这一新时期应有的历史文化作用,充分发挥其在现代景观综合管理中的作用,真正面向城市的整体功能。场地规划以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多学科合作为特点。风景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空间的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强大的空间规划系统旨在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充分阐述景观规划的核心任务,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景观规划系统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国土空间整体规划研究视角引导下的对中国风景园林景观整体战略发展路径的研究

2015年9月实施空间规划体系以来,在中国近年来的法律改革和实施规划中,中国提出并实施了所有空间规划的土地开发、保护和管理政策,并为整个空间规划区建立了完整合理的法律规划体系,这将是新一轮巨大的空间转型,也是引领中国整体空间发展规划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2020年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研究和管理改革探索的政策目标不断优化,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开发等基本保护政策和制度建立,土地空间利用开发规划和建设规划已经形成完善可行的法律体系我们可以对我国发展中使用的各种环境和经济资源进行全面、协调、统一的管理,坚持依法节约和配置资源总量、保护和管理自然环境质量的立法宗旨,科学有效地管理人类自然环境,以建设生态文明国家为目标,完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和责任制。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各项建设和空间规划的需要,有必要在现有规划法律制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城乡空间详细规划体系和城市空间,可以根据规划层次的实际设置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有关部门的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资源建设模式和自然资源管理规划观念,推动全国政府有关规划部门管理者逐步转变对整个土地和空间的开发建设观念,从传统工业文明的开发建设转变为传统生态文明的开发建设传统的物质文明管理和规划建设要科学有效地对社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规划,并逐步落实和解决相关管理问题,在规范使用自然资源管理、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等层面上,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国土资源要素的利用和高效配置,新国土资源开发标准化建设体系设计等

2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风景园林设计的路径

2.1合理设计和系统规划国土空间发展体系

中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历史阶段对不同特定时期的城市建设有相应的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各地逐步形成了各种空间形态特征和不同层次的具体用途和用途。此外,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政府需要根据社会文化整体建设的特点和城市规划布局的具体需要,全面研究和推进城乡生态文化建设,科学规划和组合不同区域自然资源载体的建设功能,形成更加多样化、合理的区域土地空间功能规划类型。这也可能导致同一地区不同的空间资源利用规划原则和系统设计之间的一系列冲突。相关部门人员需要对上述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及时妥善解决相关矛盾。此外,特别需要对城乡规划体系建设的规划内容进行界定或要求,并对空间规划体系内容的编制目的、建设目标、方式、组织和管理等进行说明,建立科学的,完善规范的城乡规划框架和总体建设结构

2.2以人为本,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城市园林的建设和绿化,要按照国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责任,从保护不同自然资源的角度,实现不同社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合理科学规划,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适合人们日常生活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优质绿色生态环境管理和绿化的最佳效果。以城市土地和空间规划发展为新视角,全面实施城市生态规划和发展咨询,研究和设计依赖于具有长期生命力和支撑价值的外部条件,即中国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城市景观资源,可以有效地为未来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供资源基础。此外,由于发达国家近年来倡导统筹城乡建设的理念,从城市协调设计和综合调度规划的角度,城市景观系统对于提高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加强生态文化社会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和意义,有利于全面改善现代城市环境,优化良好的城市风尚,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施工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人类生活质量。因此,在科学设计各种园林景观时,我国城市规划要坚持景观资源保护开发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加强科学综合管理,建设绿色生态、宜居人文环境、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的优美园林环境。

2.3结合社会发展全要素统筹协调

过去,中国主要根据各自区域的范围在大陆开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活动。各土地空间的规划控制和功能分区管理存在重大遗漏。由于不同城市区域空间规划的交叉概念和空间管理立法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直接导致不同空间规划控制之间的明显矛盾。例如,确定海陆边界红线的确切方法往往在区域规则上略有不同。一些地区使用零米线作为水陆边界,一些地区使用平均赤潮线作为城市水陆边界。因此,相关执法部门往往需要召集合适的景观研究人员和设计师,建立适合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综合开发、保护、开发和管理以及景观空间建设的科学发展模式。从现代规划建设的角度,以空间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理念,以景观设计为目标,整合、统一、有效整合各种生态资源,促进各环境要素在整个规划建设体系的空间中合理利用,相互协调,同时保持其独特优美的环境风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有序的生态有机发展整体,以推动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尽快走上科学、绿色、良好、和谐的良性发展道路

3结语

综合研究与分析以上研究成果是在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从基本科学的角度,系统地应用了生态城乡体系建设、景观建筑等一系列相关规划技术内容的框架整个城市土地和空间生态规划建设体系,其基本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其目标和意义,主要是为了更全面、更系统地满足我国整个土地建设的实际需要,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规划和建设是我国农村社会大众生活消费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同时,相关设计师和顾问需要掌握能够真正结合国内外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建筑理念,从而有效实现我们自身设计专业方向的核心专业优势,并通过有效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实现我国城乡环境建设空间规划设计理念的设计专业目标。以现代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理论框架为指导,研究中国城市园林总体环境协调优化发展规划的战略过程模型为主要理论起点,本文论述了在新时期的形势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国家景观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建设体系应持的态度和应给予的重视。在实践中,景观设计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学习遵循现代经济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行为规律,倡导绿色人文、环保、,舒适宜居作为设计美学理念,以促进生态资源、空间环境的充分利用和节约利用,以及公民自觉珍惜和保护自身空间环境和资源权益为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协调和协调相邻区域生产或工作空间、生活空间环境与其他公共和生态空间资源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并相互影响,防止相邻空间和相关空间区域在管理和控制规划原则以及环境和生态资源方面存在许多明显的区域差异,以及过去人们不重视居住空间建设的区域规划和布局所造成的许多重大地理历史问题和隐患,最终可能导致许多严重的社会矛盾,区域空间规划在涉及规划布局建设和项目建设规划管理的实施,实现区域空间布局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更宜居、更舒适的效果时所遇到的隐患和重大冲突,美丽的山川,是一种美丽的人生愿景,有效地、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对生活舒适区、工作学习区、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兵,赵星烁,胡若函.国家空间治理与风景园林——国土空间规划开展之际的点滴思考[J].中国园林,2021,37(2):6-11.

[2]于涵,陈战是,李泽,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自然保护地乡村社区规划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21,37(1):85-88.

[3]李然.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园林景观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10):127-128.

[4]吴岩,于涵,王忠杰.生态统筹、城绿融合、魅力驱动——试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风景园林规划体系建构[J].园林,2020(7):14-19.

[5]金云峰,杜伊,周艳,等.公园城市视角下基于空间治理的区域绿地管控与上海郊野公园规划实践[J].城乡规划,2019(1):23-30.

[6]金云峰,陈栋菲,王淳淳,等.公园城市思想下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生活力营造途径探究:以上海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9,17(5):52-56,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