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创设;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学习效果
正文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如何让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这些都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立足教学实践,探索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导入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教材内容特点,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秋雨天气的实景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配上轻柔的雨声背景音乐。课堂伊始,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雨声,感受秋雨的韵律,然后请学生睁开眼睛观看照片,引导他们说一说照片中的场景:被雨水打湿的树叶,在雨中奔跑的行人,水珠挂在树枝上的样子。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你们喜欢秋天的雨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秋雨场景,分享感受。在这样的情境导入中,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情感被自然唤起,为接下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情境导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文本的初步认知和情感共鸣,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情境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情境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互动性活动[1]。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微型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带来爬山虎的叶子或藤蔓(如果无法获得真实植物,可以准备清晰的实物图片),借助放大镜观察爬山虎的吸盘。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记录吸盘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思考这些特征与爬山虎攀爬能力之间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发现,探讨爬山虎是如何通过这些特殊的构造实现攀爬的。通过这样的实践观察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描写的科学知识,还能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爬山虎的特征,或者创作一段描写爬山虎的文字,将观察所得转化为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基于实践的情境活动,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三、情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创设适当的评价情境不仅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情境的创设应注重过程性、多元化和激励性,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读书分享会”的评价情境。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准备一个三分钟的演讲,分享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在分享过程中,不仅要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段话,还要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评价时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内容理解、语言表达、感情投入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同学演讲时的精彩之处,学习他人的优点,并鼓励学生对他人的演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评价情境,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古人读书智慧的理解,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文化自信,立体化的评价方式,让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展示自我、互相学习的平台,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2]。
四、情境延伸,拓宽学习视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延伸是巩固和拓展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3]。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跨学科的延伸活动。首先,在语文课上理解故事蕴含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主题后,可以与科学课程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家种植豆子,观察豆子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日记。同时,与美术课程结合,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豆子不同生长阶段的样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思考豆子生长的规律,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鼓励学生通过文字、图画、照片等多种方式,全面记录豆子从种植到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既培养了写作能力,又锻炼了观察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还能获得科学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们的豆子园”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种植经验和心得体会,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多维度的情境延伸,让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生活实践有机融合,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结束语
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提升教学效果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通过情境活动深化学习,通过情境评价促进发展,通过情境延伸拓宽视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小宁.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24,(19):144-146.
[2]焦自清,王翠翠.基于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4,38(03):98-101.
[3]陈丽云.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三无”误区[J].华夏教师,2024,(13):6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