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正文
引言: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需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就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即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效率,采用单一的知识讲授法,不仅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也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对此作为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新课标的相关教育要求和目标,积极转变和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调整、创新和优化教学策略,例如通过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思考探索,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有效促进化学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相关教学要求,积极构建起高效的化学课堂。
一、联结化学与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在生活中常常能够感受到化学的存在,对此作为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切入口,强化生活与化学知识的联系,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并为激发和培养化学兴趣,提高探究的积极性打下坚实的基础[1]。例如在进行“化学键”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会涉及到氯化钠这一成分,教师可以直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物质,并在此基础上讲解氯化钠分子中氯原子与钠原子之间的电子得失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合物中电子转移等相关知识,确保教学的效果。另外,在学习有机化合物这一章节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乙烯与水果成熟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思考,期间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生活化问题:大家在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人将苹果与没有成熟的香蕉放在一起,来加速香蕉成熟,其中的原理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在此基础上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并积极说出自身的猜想和看法,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探究氛围,为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通过拉近化学与生活、学生之间的距离,不仅能够丰富化学探究的内容,而且也有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
问题驱动是现阶段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进行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的设置上需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且符合学生的兴趣,从最大程度上确保探究的主动性[2]。另外作为教师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引导,组织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讨论等方式来解决所提出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确保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为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借助合理的问题设置,能够有效驱动学生展开问题探究,并让化学课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实现全面发展,落实新课标的相关教育要求。例如在进行“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知识点设置以下探究性问题:为什么不同物质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原子、分子的结构关系是怎样的?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引导其借助实验和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其反应机制,解决相关问题。期间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会选择金属类或非金属类等物质展开实验观察,同时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小心求证,以此来不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方法论以及提升实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提升教学质量[3]。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问题驱动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原子结构和分子构成的探究兴趣,主动思考探索,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中的原理以及相关概念,确保学习的效果。
三、引入小组合作讨论,保证研究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是展开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举措,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观念以及解决问题,期间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保证学习效果,并且也能够有效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形式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以此构建良好的化学教学氛围,并为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4]。例如在进行“钠及其化合物”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小组,并围绕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反应以及应用等内容展开探究、讨论,期间为了保证探究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如:为什么钠在水中会产生激烈反应?钠及其化合物有哪些用途?以此来进行分工合作,最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小组成果分享,保证教学的效率。其中需要提及的是,学生在就钠反应进行讨论时,会出现不同的解释和实验方法,这对于丰富学生的思考角度以及形成批判性思维大有裨益,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钠及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等知识,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传统的化学教师模式逐渐暴露其弊端,作为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优化教学策略,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并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予以落实,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良好的探究氛围,并为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以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落实新课标的相关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红.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4,(15):102-104.
[2]张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4):69.
[3]李锦波.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8,(04):15.
[4]杨智谋.论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新课程(下),2017,(12):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