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中的“真情实境”教学模式探讨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赵平振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安国中学 沛县 2216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真情实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通过分析该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本文揭示了“真情实境”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真情实境;教学模式;实践能力

正文

沛县教育科学“十四五”2023 年度规划课题《 “真情实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研究》(2023GHC004)的研究成果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探索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探讨“真情实境”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以期为深度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真情实境教学模式的内涵

真情实境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情境。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体验。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法治意识,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

在真情实境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情境的创造者和引导者。他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这些情境中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此外,真情实境教学模式还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会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操作不仅限于课堂内的模拟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学习和体验。

通过真情实境教学模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学生在情境中的积极参与和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实践能力。最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较强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真情实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真情实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涵盖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以及情感教育理论这三大方面。具体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知识并非被动地从外界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主动探索、互动和反思,逐步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理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境的重要性。

情境认知理论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识与情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该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离不开具体的情境背景,只有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情境认知理论提倡通过创设富有意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促进其深层次的认知加工。

情感教育理论则指出,情感在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情感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还直接影响其认知过程和学习效果。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正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这三大理论的支撑,真情实境教学模式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知识与情感的双重发展。这些理论为真情实境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真情实境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1.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致力于构建多种富有生动性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好奇心与探索热情。具体而言,教师可模拟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亲身体会学习内容的实用价值,从而增强学习动力。此方式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知识,并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学习的意义。

2. 教师应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非被动接受知识。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以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例如,可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在情境中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师应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提升其实际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以法律知识学习为例,通过模拟法庭审判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可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其法律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在真情实境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例如,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可以通过模拟历史事件的情境,让学生们在情境中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道德情感。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上更加投入,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道德判断力。

5.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工具,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内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亲临”不同的地理环境,观察地形地貌,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真情实境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真情实境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将真实的生活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模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显示出显著的效果,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例如,在教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模拟法庭的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然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一起关于邻里纠纷的案件。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案例,以便在模拟法庭上进行辩论和裁决。

在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真情实境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还能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他们还能学会如何在法庭上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辩论,这对于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的法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真情实境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进行。例如,在教授《诚信与责任》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编写并表演关于诚信与责任的情景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诚信与责任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道德规范。情景剧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诚信与责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真情实境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情境设计必须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避免过于抽象或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这要求教师深入探究和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出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加轻松和自然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如果教授的是数学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购物、分配零花钱等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例如,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第三,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审慎规划课堂活动,确保每位学生均能获得发言、参与讨论及实践操作的机会,以此全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体而言,教师可采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间在小组内交流思想,协同解决问题,此举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感,亦能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重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其情感态度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过程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步,同时也可以让同伴之间相互评价,提供反馈,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六、针对真情实境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

1.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体验的能力:为了使真情实境教学模式更加有效,建议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通过系统的培训,教师可以掌握更多创设真实情境的技巧,提高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参与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此外,培训还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2. 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素材: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建议广泛收集和整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社会热点问题、历史事件等,通过这些真实情境的引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这些情境素材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投入。

3.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真情实境教学模式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而应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真情实境教学的时空范围,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议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拓展真情实境教学的时空范围。例如,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互动,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投入。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此外,这些技术手段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七、结论

综上所述,“真情实境”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尝试和探索这种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尔书.基于大单元视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28):9-11.

[2]王晓丽.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4,(28):105-107.

[3]李栋武.核心素养本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4,(27):61-63.

[4]许兴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分析[J].学周刊,2024,(29):101-103.

[5]刘勇.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4,(29):107-10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