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应用研究
正文
一、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化交流语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出台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强调了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强调发展学生阅读、写作、口语等多项综合技能,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1]。在初中英语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学生的知识内容掌握不扎实,而思维导图借助结构化的方式组织英语知识内容,为学生英语学习带来引导作用,能够促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整理阅读线索,强化单元知识框架结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高度重视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词汇、阅读、写作、复习等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英语学习内容,提高英语教育质量[2]。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通过构建英语知识框架,形成可视化的知识体系,对于降低英语知识理解难度、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技能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3]。首先,相比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进行连接,通过将主题和子主题有机连接,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容易理解抽象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现象。其次,思维导图作为创新型的教学工具,在阅读、写作、词汇学习中得到应用,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互动性课堂构建,为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保障。除此之外,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投入更多的专注力,帮助学生梳理英语学习的逻辑思路,在强化知识点理解记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实现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发散学生学习思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拓展词汇内容
在新课标要求下,初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以促进其语法、句子的学习,词汇记忆是学生需要必备的重要技能,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词汇知识框架,拓展词汇知识内容,强化学生知识点记忆效果。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以主题为线索,发散思维导图支架,进行同义词、反义词的对比学习,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通过创建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构建起词汇之间的联系,总结归纳词汇知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理解[4]。
例如在关于“animals”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动物相关的词汇,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以“animals”为思维导图主题,进行“giraffe”“panda”“lion”“elephant”等动物单词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词汇知识框架。在学习中围绕不同的动物词汇,描述“Which animal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it?”,学生在思维导图中,针对不同的动物表达自己的喜爱志强,更好地创建学习框架,有助于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强化词汇在英语句子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梳理阅读线索
思维导图也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工具,在阅读中学生需要理解事物的发展思路,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在思维导图的支持下,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构建思维框架,梳理文章线索、主要观点、文章结构等,更好地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尤其是在复杂文章的阅读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阅读线索、知识点进行连接,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从而达到降低阅读学习的难度,提高阅读的效率[5]。在阅读文章中,根据阅读的主题,将文章按照引言、主体、结论的框架思路进行整理,梳理文章的思路线索,思维导图能够将阅读的整体内容得到清晰呈现,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A day in the life”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内容,构建思维岛屿框架,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一天内Timo Halla的生活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思路,更好地强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思维导图构建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清晰文章的结构思路,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时间、事件的发展脉络,掌握阅读文章的主要话题,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理清写作思路
写作能力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更好地提升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写作主题,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整理,并且明确每一部分需要重点描述的内容,确保写作内容的连贯性,提高文章写作质量。根据文章写作的论据、论证等内容,列出思维导图,呈现出可视化的结构体系,指导学生运用英语语句进行表达,提高学生写作水平[6]。
例如在“My Favourite Subject”的教学中,学习完基础的单词、语法后,教师要求学生以“My Favourite Subject”为主题开展英语写作,学生在写作前借助思维导图,构建文章框架体系。思维导图的主支为“My Favourite Subject”,分支分别为“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y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How do you learn your favorite subject”,在分支旁边注明学生的主要观点内容,更好地在文章写作中得到有效表达。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学”的思路展开英语创作,梳理“My Favourite Subject”文章的写作内容,更好地强化文章结构思路,提高文章创作质量。
四、结论
综上所示,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进而更好地巩固英语知识内容,增强英语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拓展词汇内容、梳理阅读线索、理清写作思路,将英语知识点得到有效串联,更好地构建系统化的英语知识体系,拓展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灵霞.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23,(48):100-102.
[2]马玉梅.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3,(33):45-47.
[3]陈素云.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3,(36):23-24.
[4]李淑君.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3,(05):58-60.
[5]朱毓霞.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12):59-61.
[6]王颖.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3(09):65-69.
作者简介:薛珍珍 1990.01 女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 汉 本科 中学一级教师 海原县第五中学 研究方向: 初中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