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路径
摘要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初中英语;教材内容挖掘;课外拓展
正文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将这一宝贵遗产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学会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通,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初中英语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尤为关键。在这一阶段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语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的国际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并传播中华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1]。
这种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节日多种文化元素,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教材内容挖掘与补充
1.词汇教学
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关联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应概念。例如,在学习“festival”(节日)这个单词时,可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Spring Festival)、中秋节(Mid - Autumn Festival)。教师可以详细讲解春节的习俗,如贴春联(paste spring couplets)、放鞭炮(set off firecrackers),让学生用英语来描述这些传统习俗。
对于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名词,如“kungfu”(功夫)、“tea”(茶)、“silk”(丝绸),可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以“tea”为例,教师可以介绍中国的茶文化,包括茶叶的种类(如green tea绿茶、black tea红茶)、泡茶的步骤(First, boil water. Then, put the tea leaves into the teapot. 首先,烧水。然后,把茶叶放进茶壶)以及茶在中国人社交中的重要性[2]。
2.课文教学
如果教材中有涉及文化交流或者不同国家习俗对比的课文,可以强化其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部分。例如,在一篇关于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课文中,可以补充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容,像中国的八大菜系(Eight Great Cuisines in China),如鲁菜(Shandong Cuisine)以其鲜、香、脆、嫩著称(It is famous for its freshness, aroma, crispness and tenderness)。
对于一些讲述故事或者传说的课文,可以引入中国类似的故事进行对比。比如,在学习西方神话故事时,可以同时介绍中国的神话故事,像“后羿射日”(Hou Yi Shoots the Suns),让学生用英语来复述这个故事,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课堂活动设计
1.角色扮演
设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创设一个国际文化交流节的场景,学生分别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和中国的文化使者。中国的文化使者要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剪纸(paper - cutting)。
对话示例:
外国游客(A): I'm very interested in Chinese handicrafts. Can you introduce some to me?(我对中国手工艺品很感兴趣。你能给我介绍一些吗?)
中国文化使者(B): Sure. Paper - cutting is a very famous Chinese handicraft. It has a long history. People usually cut different shapes, like flowers, animals and characters on red paper.(当然。剪纸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国手工艺品。它有悠久的历史。人们通常在红纸上剪出不同的形状,像花朵、动物和人物。)
2.文化主题演讲
安排学生进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演讲。主题可以是“Chinese Calligraphy”(中国书法)、“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传统中医)。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资料,用英语组织内容,这有助于他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例如,在关于中国书法的演讲中,学生可以说:“Chinese calligraph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There are five main styles, namely, seal script, clerical script, regular script, running script and cursive script. Each styl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有五种主要的字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特点[3]。)
3.小组讨论
给出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例如,“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on Modern Chinese Society”(儒家思想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如:“I think Confucianism still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our values. For example, the idea of 'filial piety' makes us respect and take care of our parents.”(我认为儒家思想仍然对我们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孝道”的观念让我们尊重和照顾我们的父母[4]。)
(三)课外拓展
1.英语文化角
在学校设立英语文化角,定期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可以展示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如中国结(Chinese knot)、脸谱(facial makeup in Peking Opera),并配有英文的介绍说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游戏,如猜灯谜(guess lantern riddles),但是灯谜的谜面和谜底都要用英语来呈现。例如,谜面:It is round and white, and people eat it during the Mid - Autumn Festival.(它又圆又白,人们在中秋节吃它。)谜底:Mooncake(月饼)。
2.课外阅读与影视欣赏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用英语撰写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或文章,如《大中华文库》(The Library of Chinese Classics)中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将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如《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的英译本,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智慧[5]。
同时,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英语纪录片或电影,如《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虽然这是一部美国制作的电影,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国功夫、中国建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看后进行英语讨论,分析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英语语境中呈现的。
三、总结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在这一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不仅传授语言知识,还引导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讲述节日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的由来与庆祝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词汇、句型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结合古诗词、成语故事经典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中国结、剪纸,将动手实践与英语学习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黎文波.新课标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乡镇初中英语教学研究[J]. 2024(2):112-114.
[2] 肖洁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J].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5):4.
[3] 王佳佳.运用微项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 2022, 22(11):93-99.
[4] 卢曼微.运用微项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校园英语, 2023(2):154-156.
[5] 朱世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 2023(11):66-68.
作者简介:买莲,出生日期:1982.04.17,性别:女,籍贯:宁夏海原,民族:回族,最高学历:本科,职务职称:高级,研究方向: 中学英语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