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存智

西吉县第二小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 756299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包括教育领域,均在信息化浪潮中受到日益增多的关注。在信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小学数学不仅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更拓展了其发展空间,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学的广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与有效策略,通过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信息化;小学数学

正文


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成功过渡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与手段,并渗透到各个行业与领域。在此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本立意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深度融合,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需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的优势

(一)提升教学效率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图像、图形处理功能能够直观展示数学概念和公式,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抽象知识。情境再现功能则能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文字图片展示功能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快速掌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并积极利用优势,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二)增强课堂趣味性与生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制作丰富多彩的网络课件,将知识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包含精美的图片和动画,还融入有趣的游戏和互动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信息技术还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在线测验、互动问答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备课繁琐且依赖大量知识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有限且更新速度较慢,若不能及时获取和更新,将耗费教师大量宝贵时间,影响正常教学。而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轻松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案、习题等,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更新迅速,能够满足教师备课的多样化需求[2]。同时,信息技术还能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平台,如在线培训、教学论坛等,使教师能够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实现个人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现知识要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常常需要面对众多繁杂且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知识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往往抽象难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教学的核心和突破口,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演示、虚拟现实等手段,为学生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的数学世界。

例如,在教授正方体、长方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准确识别并理解立体图形的顶点、棱和面等要素,为其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拆解、闪烁、动态演示等功能,逐一清晰地展示关键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不仅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能大幅度节省教学时间,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展现信息化的教学价值。

(二)构建个性化学习模式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们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资料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精准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教师们可以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实现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下学习。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强项和弱点,为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对于在某一知识点上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们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材料和练习题,帮助突破难点;而对于已经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以促进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教学以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师们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求解方程学习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精准把握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解题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辅导材料:对于已经熟练掌握解题步骤的学生,教师们提供了更具挑战性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而对于在求解方程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们则给予了更为详细和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树立信心。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们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置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练习。

(三)利用信息技术推广作业与测评

在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动网络家庭作业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该技术不仅具备实时采集学生学习数据的能力,还能为教师提供即时且详尽的反馈,使教师能够直观、全面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该体系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情况,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引导,从而确保教学效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以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课程为例,学生在完成在线作业后,系统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记录每位学生的答案,包括正确率、所用时间以及答题路径等关键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系统可以清晰地揭示出学生在运算步骤、错误类型以及解题思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例如,系统可以分析学生在进行多位数乘法运算时,是否容易在进位处理上出错,或者是否对乘法分配律等数学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迅速识别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错误,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指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是教育现代化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从而实现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下学习。

参考文献:

[1] 蔡梅梅.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探析[J].教师, 2024(1):60-62.

[2] 王圣君.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J].教育, 2022(21).

[3] 杜宏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中的应用[J].赢未来, 2021(16):118-119.

 

作者简介:马存智 1991.08.23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  本科 二级教师 西吉县第二小学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