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
正文
一、引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指出核心素养是高中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1]。核心素养为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发展带来了科学指导,高中物理教师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积极落实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教育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部分物理教师缺乏教学创新,在高中物理课堂中依旧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课堂上缺乏实验操作等环节,导致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也无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落实课堂教学创新,创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发展,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水平。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2]。物理观念强调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思考运动与相互作用等物理知识概念,以解释自然现象,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思维要求物理学的角度思考事物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科学探究指出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要求在实验的基础上展开对物理科学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增强学生的交流、反思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培养学生在认识科学本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自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3]。通过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物质观念,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树立科学探究意识,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物理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图片与视频情境,构建角色扮演情境,引入趣味物理故事,创设游戏情境等,以实现物理课堂教学创新,增强高中物理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在寓教于乐中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4]。在情境创设的支持下,物理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得到提升,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物理知识探究,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在情境引导下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
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中,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的视频,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苹果掉落是受到了什么力的影响?”,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为学生介绍牛顿通过掉落的苹果砸到头上所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多媒体情境以及故事情境的引导下,开展万有引力知识的学习,了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树立科学探究态度,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二)设置问题启发思考
在科学思维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中,应当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开展深度思考,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目标。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置启发型、探究型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围绕物理知识开展深度思考,在思考中提出新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5]。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中,结合自由落体的物理知识,在课堂上设置教学问题,如“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重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是否相同?”。通过启发型教学问题的设置,学生将围绕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知识展开深度探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围绕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提出新的学习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影响物体下落速度有哪些因素?”,通过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态度。高中物理课堂通过创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不仅增强了物理课堂的深度,也创新了物理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以提升高中物理教育质量。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组合作是构建互动性课堂的重要手段,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应当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物理知识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好地发现物理知识奥秘,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6]。小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在合作中借助物理实验,通过对实验过程结果的分析探讨,发现物理知识规律,了解物理现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探究,要求各个小组借助实验现象,发现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在实验探究中,结合对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了解,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以及产生加速度的原因,通过设置加速度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步骤,测量获取不同小车质量的数据,更好地探讨加速度的物理知识。在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中,学生能够发现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小组学生分别展示实验结果与观察结果,总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教学形式能够从实践出发,相比于传统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物理观念及物理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加速度的物理知识,在实践体验中深化对加速度物理知识的认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标指导了高中物理教育改革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当树立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积极落实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加强实践探究,创新课堂活动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概念,提升科学思维水平,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置问题启发思考、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策略,构建高质量物理课堂,发挥高中物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总福.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4,(26):97-100.
[2]陈常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4,(18):87-89.
[3]李秋娟.试论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2024,(14):9-11.
[4]王丕广.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12):12-14.
[5]宋钦国.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06):107-109.
[6]师为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1):79-81.
作者简介:马鹏 1986.03 男 宁夏同心 回族 大学本科 一级教师 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中心小学 研究方向: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