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姚可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公兴中心小学 邮编224400

摘要

民间美术资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发和应用民间美术资源,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本文旨在探讨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策略与应用方法,以期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课程;开发策略;应用方法

正文


民间美术是指在民间流传并通过民间艺术家创作和传承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剪纸、刺绣、陶瓷等多种类型。这些作品多以民众生活、劳动和传统文化为题材,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生活化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发和应用民间美术资源,既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一、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策略

1挖掘和整理民间美术资源

学校应高度重视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工作,这是开发民间美术课程的基础。为此,可以组织由美术教师、文化研究者和民间艺术家共同构成的专业团队,对当地的民间美术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收集民间美术作品:这包括但不限于剪纸、刺绣、泥塑、年画、皮影等传统艺术形式。作品应涵盖不同年代、风格和流派,以展现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记录民间艺术家的创作过程:通过视频、音频和文本记录,详细记录民间艺术家的创作技法、灵感来源和创作心得。这些资料不仅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还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技艺传承:与民间艺术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他们走进校园,亲自指导学生体验和学习传统技艺。这种面对面的传承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次“民间艺术探访之旅”,带领学生走进民间艺术家的工作室,亲眼目睹剪纸的精细雕刻、刺绣的针针线线,以及泥塑的生动塑造。这样的实地体验将极大地丰富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

2结合学生特点进行课程设计

在开发民间美术课程资源时,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确保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趣味性:课程设计应融入游戏、竞赛等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设计一款以民间美术为主题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拼图中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民间美术作品。

实践性:通过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例如,可以组织一次“剪纸艺术体验课”,让学生亲手制作剪纸作品,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将民间美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引导学生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和创新民间美术。

例如,在“皮影艺术制作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材料(如塑料片、LED灯等)制作皮影,并尝试用编程技术控制皮影的动作,从而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皮影作品。

3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在民间美术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传统评价方式:保留传统的笔试和作品展示评价方式,以检验学生对民间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创作能力。

口头报告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报告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操作评价:通过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反馈,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例如,在“民间美术创意大赛”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创意、作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二、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1融入课堂教学

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民间美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讲解民间美术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民间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创作技艺。例如,在介绍剪纸艺术时,可以讲述剪纸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中的特色。这样的讲解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其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逐渐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和理解艺术作品。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感受。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例如,在讨论皮影艺术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探讨皮影的制作工艺、表演技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话题。

教学例子:在“民间美术课堂”中,教师以“中国结”为主题,通过视频、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中国结的编织方法、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等特点。最后,学生分组尝试编织简单的中国结,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中国结的编织过程,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积极开展与民间美术相关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和创作的机会。

参观民间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感受作品的氛围,并鼓励他们与艺术家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校园: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艺术家们可以现场演示剪纸、刺绣、泥塑等技艺,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技艺,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创造力。

开展民间手工艺制作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剪纸、刺绣、泥塑等民间手工艺制作活动。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材料和工具,并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技艺和文化内涵。

教学例子:在“民间手工艺制作课”中,教师以“剪纸艺术”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接着,教师示范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和步骤,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创作。学生们纷纷动手尝试,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形状。最后,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剪纸艺术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举办民间美术展览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民间美术展览,为学生和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的平台。

展示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创作民间美术作品,并在展览中展示他们的作品。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展示民间艺术家作品:邀请民间艺术家展示自己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这样的展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灵感来源。

互动与交流:在展览期间,可以组织相关的互动和交流活动,如艺术家讲座、学生作品点评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促进他们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例子:在“民间美术展览周”中,学校邀请了多位民间艺术家来校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举办了多场讲座和工作坊活动。学生们纷纷前来参观和体验,与艺术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在展览期间,学生们还创作了自己的民间美术作品,并在展览中进行了展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间美术的魅力和价值,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装饰与美化

学校可以利用民间美术元素来装饰和美化校园环境。例如,在走廊、墙壁、楼梯等公共区域展示民间美术作品或学生的创作,如剪纸、刺绣、泥塑等,使校园充满艺术气息。此外,还可以利用民间美术元素设计学校的标志、校服、文具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和了解民间美术。

2校园艺术节与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以民间美术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或活动,如民间美术绘画比赛、手工艺制作大赛、民间美术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和社区居民参与这些活动,共同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促进社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民间美术社团与兴趣小组

学校可以成立民间美术社团或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社团或小组可以定期组织活动,如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指导、外出参观民间艺术展览、举办内部作品展示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创作技艺,同时也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

结语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通过挖掘和整理民间美术资源、结合学生特点进行课程设计、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及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和举办民间美术展览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这也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雅兰.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与创造力培养 [J]. 色彩, 2024, (06): 148-150.

[2]张思洁. 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运用分析 [J]. 色彩, 2024, (06): 145-14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