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师教学 赋能智慧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郭瑞芳 彭蔚亮

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 邮编462300

摘要

本课题组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的“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赋能智慧课堂建设。


关键词

双师教学 智慧课堂

正文

本论文为漯河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高中化学英语学科双师教学模式和策略研究》编号Ktxx-202410阶段性成果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时代倏忽而至学校大力推进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赋能智慧校园建设。本课题研究,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点面结合,呼吁更多的教师加入到信息化教学进程,拓展双师课堂教学,丰富多样化教学手段。

高中学科教学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融合,线上名师引领和线下教师辅导完美搭配,旨在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师生核心素养强化师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双师教学课题组结合教学实情融合平台课程资源,注重与学科开展深度融合,以高中学科“双师教学  智慧课堂”教学应用为例,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大力推进学校学科教学的信息化进程,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熟悉平台,掌握教育教学资源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完成教学计划的智慧探索。平台线上课程由各地市名师录制,高中各科课程全覆盖,免费使用,能够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参考借鉴,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

平台目前真正体现“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收录课程教学、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地方频道11个资源板块,栏目众多,资源丰富,支持教师备课授课、学生自主学习、家校交流、教育管理等多种应用场景。课程教学栏目分为教师备课授课两大子栏目。备课授课子栏目聚焦教师需求,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涵盖了高中数理化等理科学科所需要的实验教学资源;基础性作业模块为教师提供了作业参考;习题库则包含了各种难度、各种类型的习题。教师可直接利用此栏目资源进行全屏授课;也可将资源保存至“我的资源库”,根据班级学情编辑修改后进行授课教师还可通过“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入口参与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子栏目提供了覆盖高中教材所有节点的学习资源,均含视频课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和课后练习等资源,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课程完成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

应用平台,构建双师教学模式

双师教学课题组根据课题,自主选择所需要的线上课程、教学设计、课前课后习题及教学情境,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公开课等形式完成“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合适的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中,创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形成完整的教学机制,整合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包括教学视频、PPT、教案、习题等,建立课程资源库。同时,也可以利用平台创建班级管理功能,任课老师加入自己的班级,在班级内发布发布课程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在班级内开展线上自主学习,线下交流讨论的课堂学习形式,探索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途径。

根据文献研究和全国各地“双师课堂”教学实践,双师教学课题组尝试构建“双师课堂”教学实施流程:课前,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课题,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发布课前预习单、教学情境或问题资源,收集学生反馈,形成学情报告。根据学生学情,选择相应的教学情境与备课资源,进行备课。教师需提前熟悉教材,认真听聆听线上课程,把握线上名师教学思路,做好资源取舍,完成有效真实备课。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单和相关资源,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反馈自身学情。课堂上,线下教师要引导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配合线上教学名师积极互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了解、掌握、应用知识与技能。课后,学生要及时完成教师的推送练习,检查学习成果。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获得及时的解答。

课程筑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备课资源,包括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资源,涵盖了普通高中教育三个年级的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方便高效地进行备课和授课。第一,平台上的资源以视频为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学案为辅,同时配以教师的讲解,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平台还提供了各种教学工具和资源,双师教学课题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虚拟实验室、化学小实验、地理观察图、互动游戏等,可以让教师更加个性化地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第三,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教学设计、课件、课后习题、教学学习单等,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平台还提供智能辅助工具,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管理,使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自学导引增强学生应用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爱好和提升实践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化零为整,保证学习学习效果。通过提高学生的平台应用意识和能力,可以更好地发挥智慧教育平台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点面结合赋能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题组大力推行信息化教学,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信息网络。通过平台,实验学校可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平台教学资源融入到学科课堂实践教学中,在校内形成信息化教学氛围,建立信息化教学基本工作团体,用互帮互助,名师引领的方式,研究课程,探究教学,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双师教学课题组教师创新性设计融合课程,形成课堂教学案例,以点带面,带动其他教师的融合课堂进程,形成全校整体性的信息化教学规模,赋能智慧校园,提升教学效果。

“互联网+教育教学”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践应用,以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为基础,推动智慧课堂的创新与变革,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智慧发展。双师教学课题组通过构建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做好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应用支持,在课堂上实现良性互动,实现信息融合课的良性发展,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名师带动数个教学单位的授课,最大化的发挥名校、名班、名师的价值,互动式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性,做到资源共享、技术互通、教师发展“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