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结构施工
正文
前言:当前,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是相对较快的,在其中,对于混凝土相关技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建筑结构不同,对于混凝土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现阶段,为了更好的面对建筑结构需要,保障混凝土满足需求,也可以在混凝土当中对适量适当的添加剂进行加入,使得混凝土本身功能要求得到改变。在这其中,就可以对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进行良好的尝试和运用。从而真正的做到施工工期的缩短以及施工成本的降低,并且能够对诸多问题进行有效克服,对于工程的顺利推动具备着较为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膨胀混凝土概述
在制备膨胀性能的混凝土时,通常情况下会先准备好水泥混凝土,在后续就会在其中加入适量膨胀剂[1]。一般情况下在工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会结合工程实际建设要求来对配比进行确定。针对膨胀性的混凝土在使用功能方面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补偿收缩式混凝土以及自应力类混凝土。自应力混凝土主要是发挥膨胀剂本身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将自应力设置为3.0-9.0PMa;而补偿收缩式混凝土主要是在膨胀剂应用时在特定条件作用力下,自应力通常情况下会设置在0.3-0.9PMa。该技术具备着较强的优质性能,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收缩现象,使得抗渗性能受到影响。
二、膨胀混凝土主要特点
(一)限膨性
膨胀剂本身具备着较强的膨胀性,通过膨胀剂在混凝土当中的良好融合,首先就能够更好的让混凝土具备自应力。通常情况下在膨胀剂加入的过程当中,混凝土还依旧处于早期硬化这一阶段,通过水泥以及膨化剂的融合能够有助于水化产物反应的生成,生成微膨钙钒石,让混凝土得以膨胀。这样能够让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具备应力状态,让抗裂性能得到提高,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更加具备限膨率,从而更好的发挥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的特点,在工程施工当中凸显技术优势和价值。
(二)活性高
在对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凸显混凝土的优势和价值[2]。比如,在加入膨胀剂之后,就能够更好的提高活化反应所具备的活性,并且反应期相对较短。特别是站在宏观表现上看,膨胀剂本身具备着稳定期短的特点,大约在两周后不会再出现明显膨胀现象。所以在早期使用时并不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明显影响,但在后期却在强度增强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具备着活性高的特点。需要在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对膨胀混凝土的性质进行掌握,这样在运用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提高质量,有的放矢。
(三)低碱性
膨胀混凝土本身也具备着较强的低碱含量这样的特点[3]。在膨胀剂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原料中包含着少数的钾离子以及钠离子,通常情况下产品本身的含碱量一般都低于0.3%,并且在膨胀剂当中并不包含氯离子,所以在膨胀剂使用的过程当中并不会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比如不会影响水池水质,也不会导致钢筋出现锈蚀现象。从而更好的发挥膨胀混凝土的价值和作用,降低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四)高性能
高性能也是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在运用过程当中所具备的主要特点,在膨胀剂运用的过程当中会使得原本混凝土本身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大化的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并且使得工程施工以及技术运用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的保障。膨胀剂当中具备着超高活性,可以减少施工过程当中水泥投入量,并且让施工质量得到提高,最大化的实现投入成本的节约。这和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较能够真正的做到十全十美,使得施工成本以及施工时间都能够得到大大节约。但在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注意事项进行明确,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技术应用效果。
三、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作用
(一)提升混凝土性能
在对建筑结构施工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材料的运用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假如施工人员并未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把控,甚至于对有裂缝的材质进行使用,那么必然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在材料运用的过程当中会使得安全隐患发生几率大大增加。现阶段,在混凝土当中,对膨胀剂进行有效的混合和运用,首先就能够让混凝土的性能得到保障,让混凝土本身更加具备活性、高性能等等,从而发挥材料价值和作用。这样就能够便于后续工作当中的有效运用,与传统施工相比较将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二)提高施工质量
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的运用也能够让工程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更好的保障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4]。虽然在混凝土当中对膨胀剂进行添加,可以使得裂缝现象的出现得到有效的规避,但也需要人员在对膨胀剂添加的过程当中应该对添加数量合理、科学的控制,避免超出固定标准,否则也会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大大降低。在对膨胀剂进行添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按照重量实现科学配比,在此基础上按照特定比例有效添加,保障混凝土的强度。这样能够最大化的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让施工质量及效率得到全面提高。
四、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对策
(一)设置膨胀带,实现技术应用
在运用膨胀混凝土对施工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当中,对膨胀带科学的进行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5]。假如在设置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就会使得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现阶段,一定要将聚焦点放置在膨胀带的设置上,使得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例如,为了让膨胀带整体设置效果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作为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铁丝网的方式来做好相应的固定处理。此外,作为施工人员在面对混凝土时一定要做到合理科学的有效配备,保障膨胀带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设置膨胀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施工工序,应该科学设置,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在膨胀带设置时一定要做好固定处理工作,并且应该面向施工要求做到优化配备、合理设计,对技术进行严格控制,让施工效果得到保障。这样能够保障混凝土本身的受力更加均匀,最大化的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让结构施工效率和质量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运用补偿钢筋,实现技术应用
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较,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的运用在结构施工当中往往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和价值,为了更好的实现技术优势的突出,在现阶段也应该对补偿钢筋进行设置,这样能够更好的展现出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从而在技术的有效支持下辅助工程施工得到持续有效的积极推动。
例如,为了让膨胀带本身更加具备温控能力,在现阶段工程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作为施工人员可以首先对膨胀带本身的特征进行有效分析,在此基础上追求温控效果的提高,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技术运用成效。在这其中,可以对钢筋绑扎这一施工方式进行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对补偿钢筋本身直径进行确定,更好的达到固定要求,保障补偿钢筋本身的直径可以小于建筑钢筋的直径。这样能够让膨胀带在设置和运用的过程当中真正的做到受力均匀,让膨胀混凝土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大化的确保施工质量。
(三)做到科学浇筑,实现技术应用
混凝土浇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6]。所以,在现阶段,为了更好的发挥膨胀式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的优势,应该在浇筑过程当中对诸多要点进行明确。从而更好的对混凝土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发挥,让整个工程的实施质量得到根本的提高。
例如,第一,在浇筑工程开展之前,首先应该对钢筋和模板间的杂物进行有效清理,在浇筑带后位和前位应该对振动器进行布置,这样能够更好的便于对混凝土有效振捣,在坡角位置也应该对振动器进行设置,能够实现对下部分混凝土的密实振捣。第二,在施工过程当中,为了避免混凝土可能出现集中堆积情况,在正常工作开展中首先应该对料口位置进行振捣,保障自然流淌,形成一定坡度,之后再对全面振捣工作进行开展。在振捣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规范对时间进行控制,明确插入深度。在对宽度进行确定的过程当中应该对混凝土当前的泵送工艺、速度、方量进行计算,更好的避免在浇筑过程当中冷缝病害问题的出现。第三,在振捣工作开展时,一定要对振捣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可以控制在20秒到30秒间。在后续出现泛浆现象,并且不产生气泡之后就可以对工作进行停止。在振捣中一定要真正的做到慢拔快插、节奏均匀,从而让振点更加均匀。
(四)注重抹面养护,实现技术应用
为了使膨胀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价值得到最大化的突出,抹面养护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膨胀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从而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技术运用的成效。
例如,在利用膨胀混凝土对结构施工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最大化的降低裂缝问题可能出现的几率。在这其中,为了更好的达到固定要求和预期目标,在浇筑工作开展完毕之后就应该对抹面养护工作及时的进行开展,通过抹面养护这一方式的有效运用能够更好的保障混凝土性能的发挥,让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在养护施工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保障浇筑时间在八小时之内完成,在这之后应该快速对抹面养护这一处理技术进行运用。在此过程当中应该通过抹面养护让结构表面更加具备光滑度和平整度。作为施工人员可以对结构表面加以二次抹面,起到养护效果。在结构质量检查工作开展时如果出现裂缝应该立刻采用粘贴钢板这一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固定处理,让抹面养护工作效果达到预期。
(五)严控使用标准,实现技术应用
在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应该对膨胀式混凝土具体使用标准严格的进行把控,应该对原则进行明确,将把控标准作为导向,密切的融合到各个混凝土运用的流程当中。这样就能够保障膨胀式混凝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更好的符合要求,从而让技术价值和优势得到发挥,实现使用标准的达成。
例如,在膨胀式混凝土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带来的影响,比如,膨胀剂本身的质量以及在配比过程当中各个比例的不同都有可能会产生各有所不同的最终效果。所以,为了减少差异,更好的达到固定使用标准,作为施工单位在对膨胀式混凝土进行有效使用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对施工环境进行密切的研究和调查,在对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再对混凝土具体比例进行确定选择,保障配比更加合适。在后续施工过程当中应该做到科学配比,对员工加大要求,保证可以熟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完成培训工作,让施工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最大化的减少漏水问题的出现。
(六)加大施工管理,实现技术应用
在施工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保障技术价值得到发挥,在现阶段也应该对技术管控工作进行良好的开展。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最大化的实现膨胀式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的价值和优势,让施工的质量和效果都能够得到保障。
例如,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膨胀式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运用,将会对施工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对技术的把控工作加强重视。在这其中,应该优化各个环节,比如绑扎钢筋、设置膨胀带以及膨胀混凝土科学配比等等,都应该对控制工作进行良好的开展。比如,在施工前,应该对场地情况进行分析调研,结合实际分析结果来对适当配比以及搅拌时间进行合理选择,保障最终使用效果得到提高。建筑结构也有可能会对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应力,继而可能会对混凝土具体使用成效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应该对结构可能会产生的应力进行细致分析,对诸多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发挥技术优势,让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七)做好温度控制,实现技术应用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在施工技术运用时,也应该对温度控制这项工作有效的进行开展,加强温控技术的运用,让混凝土的性能得到良好的保障。
例如,混凝土需要不同材料按照特定比例搅拌而成。在膨胀式混凝土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温度也是对其最终质量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应该对温度进行合理的设定,这样才能够让膨胀混凝土的运用效果达到预期。所以,在现阶段,一定要做到温度合理控制。比如,在浇筑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对温差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可以对加水方式进行选择,实现温差降低。此外,也可以结合混凝土本身特点在温度偏高时对浇筑工作进行开展,在温度偏低时可以对保温措施进行采取,让结构性能得到保障,便于在后续过程当中的使用和投入,让技术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结论:总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立足建筑结构施工,在其中加强膨胀混凝土这一施工技术的良好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更好的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提高,满足施工要求。在其中,主要可以通过设置膨胀带、运用补偿钢筋、做到科学浇筑、注重抹面养护、严控使用标准、加大施工管理、做好温度控制。让技术价值和优势得到突出,有助于施工成效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汪洋,王育江,李华. 膨胀混凝土早龄期变形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22,49(06):86-90.
[2]方小利,李云翔,拜胜伟. 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影响研究[J]. 混凝土世界,2022,(05):26-28.
[3]杨智诚,杨永民,纪宪坤,徐可,王海龙. 大体积膨胀混凝土水化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J]. 材料研究与应用,2022,16(02):222-227.
[4]程小娟. C60高强度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J]. 北方交通,2021,(10):38-41.
[5]李佳航,姜海波,李军生,陈振侃,叶嘉政. 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填充钢套管加固RC柱的轴压性能实验研究[J]. 广东建材,2021,37(09):51-54.
[6]徐志民. 粉煤灰掺量对膨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及强度影响的探讨[J]. 建筑与预算,2021,(05):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