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实践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葛丽

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单元教学内容围绕核心主题进行系统整合,实现教材资源的深度开发与高效利用,从而有效提升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性和实效性。鉴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大单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优势与具体策略,以及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高中生物;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大单元教学实践逐渐受到了关注。大单元教学以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能够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将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生物学科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对大单元教学的研究,推动教学创新,助力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大单元教学实践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课堂教学优化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都是按教材顺序逐章逐节讲解,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迷茫。而大单元教学则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流程。例如,在教授“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知识点整合为一个大单元,通过设计一系列连贯的教学活动,如实验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情境中学习,这样的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高效。同时,大单元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建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繁多且相互关联,建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大单元教学实践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构建知识体系的框架1】。例如,在“遗传与进化”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本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生物进化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进化是遗传和变异的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再孤立地看待每个知识点,而是能够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基。

(三)促进对生物知识的深入探索

大单元教学实践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入探索欲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这些问题或任务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在“生态系统”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出“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一问题,然后再让学生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查阅资料、进行实验、分析数据等,这样的话不仅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大单元教学实践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是实施大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而大单元教学主题需要具备较强的概括性、关联性和引领性,能够涵盖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领域或核心概念。为了确保大单元教学主题的适宜性,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生物的新陈代谢”这一主题就涵盖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多个知识点。在确定教学主题后,教师还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2】。例如,教师可以将知识目标设定为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能力目标设定为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理清大单元知识点

在明确教学主题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整个大单元内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教师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从而构建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绘制知识思维导图或概念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例如,在“遗传与进化”大单元中,教师可以以“基因”为核心概念,构建如下知识框架: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的传递规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生物进化3】。在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区分重点知识点和难点知识点。而对于其中的重点知识点,教师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而对于难点知识点,教师则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境

(三)创设大单元教学任务

大单元教学任务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情境性和综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和知识点,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教学任务。例如,在“生态系统”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任务:(1)任务一:让学生分组调查校园或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并制作生态系统模型。(2)任务二:通过实验探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任务三: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辩论,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这些教学任务涵盖了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综合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等活动,这样的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四)设计大单元教学问题

好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因此,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着重大单元教学问题的设计。首先,教师需要设计出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的问题。例如在“细胞的代谢”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细胞如何获取能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能量在细胞内是如何转化和利用的?这些问题围绕细胞代谢这一主题,逐步深入,能够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需要设计出具有较强启发性与开放性的4】。如“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还要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在“遗传与变异”单元中,教师就可以提出“为什么近亲结婚会增加遗传病的发病率?”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单元教学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实践为高中生物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形成正确认知,并通过明确教学主题、理清知识点、创设教学任务、设计大单元教学问题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发挥出大单元教学优势,助力学生的生物学习与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J]. 姜盼.考试周刊,2020(A2)

[2]黄士庭.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4,(S1):73-75.

[3]刘晓庆.大单元教学实践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5):45-47.

[4]范怀华.大单元教学实践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3,9(03):52-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