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仲帆

江苏省沭阳县桑墟中心小学 邮编:223600

摘要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其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更要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成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关键策略。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情境,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实践策略

正文


前言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创设生动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真实的生活经验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情境的设计者和引导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故事情境、角色扮演、情感共鸣等,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本文将探讨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置身于一个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情境中时,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对阅读的渴望。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或故事情境再现,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的情感和氛围。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读,更是对情境的把握。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脉络,理解人物的动机与情感,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创设情境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交流看法,并进行推理与判断。这种互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故事中的角色,会如何选择或者应对各种情况。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连接。当学生能够感受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时,他们更容易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深层意义。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促进情感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一)结合寓言故事进行情境创设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寓言故事进行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狐假虎威》为例,在教学开始时,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动物相关的动画片,或者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短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动物,你会如何面对比你强大的敌人?”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为后续的《狐假虎威》故事铺垫情境。在学习《狐假虎威》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狐狸、老虎、兔子等,进行情景复现。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体会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威严,体验故事中的紧张氛围。这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心理和情感。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森林”场景。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一些与森林相关的道具(如树木、草地等),并通过投影仪播放森林的背景音效(如鸟鸣、风声等)。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可以讲述故事,学生则能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的氛围。故事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问:“狐狸为什么敢假借老虎的威风?”“你认为狐狸的做法对吗?”这样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道德寓意,帮助他们从中汲取教训。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以《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小兴安岭自然风光的短视频,展示山脉、森林、动物等美丽的自然景观。视频中可以加入解说词,如“这里是小兴安岭,四季分明,生机勃勃。”这样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在小兴安岭,你最想看到什么?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用PPT展示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种类等信息。每一页都配以美丽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让学生在视觉上有很好的体验。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例如,展示一些小兴安岭的动物图片,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在小兴安岭中生活得怎么样?”这样的互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在播放故事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跟随画面进行简单的朗读或表演。教师可以暂停在关键情节,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思维能力。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情感共鸣,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成长。

(三)设疑启智创设探究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设疑启智和创设探究情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可以以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入课程,例如:“你们认为生活在寒冷冬夜中最需要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问:“如果你是一个在寒冷冬夜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寒冷冬夜的场景,比如播放风雪交加的短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小女孩所处的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小女孩如何生存?她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

将《卖火柴的小女孩》分为几个部分进行阅读。在每一部分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疑问:

第一部分: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她的家庭情况如何?

第二部分:她点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象对她有什么意义?

第三部分:故事的结尾有什么样的启示?你觉得小女孩的命运如何?

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与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策略。通过生动的情境设置,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投入到阅读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文本的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深度,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佚名.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1):54-54

[2]吴翠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7):40.

[3]靳绍铎,曹淑梅.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10):69-70.

[3]董会慧.基于教材资源的文本序列教学——浅谈“大主题序列”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2(02).

[4]刘小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化阅读教学中AISCHOOL平台的应用微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2).

[6]易蓉蓉.巧设情境,还自由言说之天地——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J].速读(上旬),2016(8):3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