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拓宽学生视野与语言应用能力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祝清

大连市东港第一小学 邮编:116007

摘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地球村”。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与深入,跨文化交流能力已成为衡量个人综合素质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领域,其责任与使命愈发凸显。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任,更肩负着引导学生认知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形成开放包容心态的使命。


关键词

小学语文;跨文化交流;视野拓宽;语言应用能力

正文


一、引言

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多元融合与碰撞。在这个多元共生的时代,如何培养既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又能跨越文化界限进行有效沟通的人才,成为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世界、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引导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跨文化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1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跨文化交流是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生接触并了解各国文化、历史、地理,体验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习俗。这种跨文化的沉浸式学习,不仅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还能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2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石。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需运用语言传达思想,同时理解并接纳不同表达。这种双向互动极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增强了语言理解力。通过跨文化交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语言技巧,使语言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为未来的国际交往奠定坚实基础。

2.3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敏感度

跨文化交流是培育学生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敏感度的关键。它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全球视角。这种意识和敏感度赋予学生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应对挑战的能力,使他们能以开放心态融入全球环境,促进有效沟通与协作,为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奠定重要基础。

三、跨文化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3.1整合教材内容,引入跨文化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素材。教师可以巧妙整合这些内容,巧妙融入跨文化元素。例如,在讲解寓言故事时,引入不同国家的版本,让学生对比不同文化中的寓意与表达;在教授历史名人时,讲述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与贡献,展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这些方式,教师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引导他们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共通性,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未来的国际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3.2开展跨文化主题活动

教师可以精心策划跨文化主题活动,如国际文化节和国际美食节,为学生打造一场场文化盛宴。在国际文化节上,学生们身着各国传统服饰,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和手工艺品,身临其境地感受着不同文化的独特韵味。而在国际美食节上,学生们亲手制作并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从舌尖上体验着文化的多样与融合。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欢笑与探索中,收获成长的喜悦与文化的滋养。

3.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跨文化交流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视频、音频和图片,为学生呈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进一步,教师可以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与国外学校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参与在线交流活动。学生们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国外同龄人进行一对一沟通,分享彼此的生活、学习和梦想。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尊重与理解不同文化,培养了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4创设真实语境,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为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精心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模拟的跨文化交流中大展身手。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摇身一变,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们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不同语言交流,分享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故事。在模拟的商务洽谈、文化交流等场景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语言技巧,更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教学案例分析

4.1案例一:《传统节日》的教学融入跨文化交流

在《传统节日》这一课的课堂上,教师化身成为一位环球旅行家,带着学生们踏上了一场跨越国界的节日探险之旅。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异域风情的节日图片和视频。从印度洒满五彩粉的洒红节,到墨西哥五彩斑斓的亡灵节,再到中国热闹非凡的春节,每一个节日都如同一扇窗,让学生们窥见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庆祝方式。

紧接着,教师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庆典现场。学生们分组进行“模拟节日庆祝”活动,有的穿上传统服饰,有的手捧自制的美食,还有的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在模拟的跨文化交流环境中,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亲身体验了不同节日的独特氛围和习俗。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们用英文介绍自己喜欢的节日。他们纷纷上台,用流利的英语讲述着节日的来历、庆祝方式和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让他们在国际化的语境中,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成长。

4.2案例二:《纸的发明》的教学融入跨文化交流

在《纸的发明》的课堂上,教师化身为一位时光旅行者,带着学生们穿梭于历史的长河,探寻纸的奥秘。教师生动地讲述着纸的发明历史,从中国古代的蔡伦造纸,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羊皮纸,再到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纸张,每一种纸张都承载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慧与工艺。

接着,教师将课堂变成了一个造纸工坊。学生们分组进行“造纸工艺体验”活动,他们亲手搅拌纸浆、铺展纸张、晾晒成品,仿佛回到了古代造纸的现场。在实践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造纸工艺和技巧,更感受到了纸张的来之不易和文化的厚重。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围坐一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他们思考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造纸工艺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从环保理念到文化传承,从科技创新到艺术表达,每一个话题都激发了学生们无限的遐想和创造力。这场讨论不仅让学生们对纸的发明有了更深的理解,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

结论

跨文化交流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了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敏感度。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开展跨文化主题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创设真实语境,我们为学生搭建了一座连接世界的桥梁。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开放的心态、扎实的语言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信地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晓华.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丝路视野, 2018(23):1.

[2]汶彩萍.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阅读能力[J].最小说, 2023(9):47-49.

[3]曾中文.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J].师道:教研,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