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L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刘璐

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着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挑战。KWL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其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值得研究。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生成性理论,探讨KWL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通过该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KWL模式;中职英语;阅读教学

正文


引言

中职英语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思维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KWL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

一、KWL模式概述

KWL模式由美国学者唐娜·奥格尔(Donna Ogle)于1986年提出,旨在通过KWL表格引导学生使用已经学会的知识来学习知识。在这一理论中,字母K代表“What I know”,即学习之前已具备的知识,目的是激活学生的先验知识;字母W代表“What I want to know”,即想要学习哪些知识,目的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字母L代表“What I learn”,即最终学到哪些新知识,目的是帮助学生监控和评估学习情况。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代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流派,它强调知识是通过学习者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接受。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社会性和情境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互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释新信息,从而构建对世界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丰富,形成更为复杂和深入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和合作来构建知识,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背景知识,通过与文本的互动,构建新知识。KWL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KWhat I know)、WWhat I want to know)、LWhat I learn)三个阶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

(二)生成性理论

    生成性学习理论是一种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对信息的被动接收,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和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深度处理信息,如组织、总结、提问和解释,从而促进对学习材料的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如自我提问、总结和解释,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习者对材料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斯皮罗(Spiro)等人提出的认知弹性理论也与生成性学习理论相呼应,强调学习者在面对复杂知识时,需要能够灵活地调整和构建认知框架。

生成性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鼓励教师设计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的教学活动,如讨论、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KWL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流程

1. K阶段:激活先验知识

K阶段,教师通过展示与主题相关的照片、视频或提问,激活学生的先验知识。例如,在教授关于环保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展示污染严重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2.W阶段:提出问题

W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基于K阶段的讨论,提出关于阅读材料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结构、作者意图等方面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以便于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

3. L阶段:阅读和学习

L阶段,学生带着W阶段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如略读、寻读、细读等,以提高阅读效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并在L阶段记录自己的学习收获。

2.常用教学策略

1多层次文本解读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如文体特征、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通过多层次的文本解读,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思维品质。

2跨学科整合

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过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授旅游英语时,教师可以引入旅游景点的介绍、旅游攻略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旅游规划。

二)实践案例分析

1.语篇研读

本课语篇材料选自高社《英语2基础模块》中Unit 6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读懂关于中国古代工匠的故事,体会工匠精神。该语篇的文体是记叙文,通过“庖丁解牛”的典故引出“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工匠不畏艰难、勤学苦练、自立自强的品质。作者用词基础、准确、生动,文章读起来有画面感,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如表1及图1所示。采用KWL模式进行阅读教学,K阶段,教师通过展示古代工匠故事“胸有成竹”“百步穿杨”等视频唤醒学生对中国古代工匠故事的记忆。W阶段,学生写下想要了解的工匠故事。在L阶段,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寻找答案,并记录自己的学习收获。

 

知识目标

学生能读懂中国古代工匠的故事,学习古代工匠精神。

能力目标

学生能提取故事信息,写出中国工匠楷模故事。

素养目标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理解不同国家对工匠精神的侧重和行为规范,客观地看待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传播中华优秀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1 语篇A cook named Ding教学目标

 

1 语篇cook named Ding教学流程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KWL模式的应用,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K阶段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激活先验知识;在W阶段能够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在L阶段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此外,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表达。

四、结论及建议

阅读测试成绩上,采用KWL模式的班级在阅读测试中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班级,说明KWL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课堂参与度方面,KWL模式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级,表明KWL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习动机方面,KWL模式班级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更强的内在动机,说明KWL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驱动。

总之,KWL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深入理解KWL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流程,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优化和扩展KWL模式,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文本解读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应不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艳,聂静雨,蔡翔英. 关联新旧知识的KWL教学模式发展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208):34-42.

[2] 郑静霞,韦梦婷,朱卓影. 基于KWL策略的小学英语阅读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究[J]. 英语教师,202114):163-172.

[3] 周玲. KWL+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课堂变革,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