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检修过程与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平平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装备公司榆林车辆维修分公司 陕西 榆林 719316

摘要

在我国整体交通运输体系,尤其是货运交通体系当中的铁路运输工具将会发挥出重要支持作用。正因如此,有效保证铁路货运高效稳定安全,将会成为当前铁路货车车辆检修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关键目标。在安全保障期间可以发现,货车检修属于确保货车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铁路货车检修过程与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

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控制

正文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货车作为运输主力军,其检修质量和运行安全备受关注。铁路货车检修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修、故障排除等,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安全。然而,在实际检修过程中,由于检修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铁路货车检修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为此,本文对铁路货车检修过程与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铁路货车稳定运转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运输安全

铁路货车稳定运转,这对保障运输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价值。铁路作为我国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其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货车稳定运转将会直接关系到货物和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与可能性,避免由于车辆故障导致的列车延误与人员伤亡问题。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故障都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确保铁路货车在运行期间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这属于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与前提。通过对货车的定期检修与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与出现[1]

(二)提高运输效率

铁路货车稳定运转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具有显著作用,在物流运输中,效率是衡量运输能力的关键指标。稳定的货车运行能够确保货物按时送达目的地,减少因车辆故障造成的运输延误。高效的运输服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外,稳定的货车运行还能减少因故障导致的维修成本和停运损失,降低运输成本。通过优化检修流程、提升设备性能和加强运营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铁路货车的运行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三)促进经济发展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其稳定运行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价值,这一工作的稳定运行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稳定的货车运输可以促进物资流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铁路货车的稳定运转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铁路设备制造、维修服务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与进步。除此之外,铁路运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将会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铁路建设当中,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持[2]

二、铁路货车检修过程

(一)外观检查与初步检测

在这一环节,检修人员需要身着工作服,佩戴安全帽,手持检查工具,对货车进行全面并且细致的视觉检查。首先需要检查车体的外观,包括车皮是否出现裂纹、锈蚀、凹陷等损伤,同时观察车窗、车门等部件是否完好。随后,则是需要对转向架进行仔细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变形、磨损、松动现象。制动系统属于保障安全的关键,因此检修人员需要注意检查制动系统、闸瓦、制动管路等部件,确保工作状态保持良好。悬挂系统也是检查的重点与关键,检修人员需要检查弹簧、减震器等部件是否正常。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车辆的各项系统进行详细优化与处理,确保这些系统可以在进入下一阶段检修之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故障与隐患。

(二)分解与检查

在初步检测完毕后,货车将进入分解与检查阶段。这一阶段,检修人员会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车辆进行分解。检修人员首先会拆卸车轮,检查车辆的磨损情况和轮辋的损伤情况。随后,逐步拆卸转向架、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在拆卸过程中,检修人员会仔细观察每个部件的磨损程度、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的油迹或锈蚀。对于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内部结构,他们会使用内窥镜等工具进行检查。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发现潜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依据[3]

(三)维修与更换

在分解与检查阶段发现问题之后,检修人员将会进入维修与更换阶段。对于可以修复的部件,检修人员会进行针对性地维修,例如焊接、打磨、喷漆等,对于磨损严重或者无法修复的部件,将会及时进行更换。在更换过程中,检修人员需要确保新部件的质量与规格符合要求,并且保障安装到位。例如,在更换悬挂系统部件时,需要检查弹簧的弹性是否良好、减震器的阻尼是否适中。另外,维修与更换工作完成之后,检修人员需要对所有部件进行清洁,避免污垢与杂质影响车辆的运转。

(四)组装与试验

在货车组装与试验阶段,检修人员需要将经过维修与更换的零部件重新组装到车辆上。检修人员需要按照装卸期间的顺序进行标记,确保每个部件的准确安装。在组装完成之后,检修人员会进行全面的性能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制动试验、悬挂实验、转向试验、空气制动试验等。制动试验会检查车辆的制动距离和制动均匀性,悬挂试验会检查车辆的平稳性与舒适性,转向试验会检查车辆的转向灵敏度与稳定性,空气制动试验则是会检查车辆的空气制动系统是否正常运转。只有所有的试验都顺利通过之后,铁路货车才会被认定为检修合格,并且准备交付使用[4]

三、铁路货车常见故障及智能化判断处理措施

(一)结构损伤及智能化判断处理措施

结构损伤是铁路货车常见问题,主要包括车体变形、裂纹、腐蚀等问题。车体变形通常由于外力撞击或长期超载所导致,变形将会改变车辆的重心分布,影响行驶的稳定性。裂纹一般来说则是出现在焊缝位置,特别是在频繁振动与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材料疲劳将会导致裂纹的产生。腐蚀则是由于环境因素,例如湿气、盐分等加速金属表面氧化。想要进行预防,需要定期进行外观检查与无损检测,例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探伤等,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并且及时进行修复。除此之外,使用防腐涂层与定期维护也可以避免腐蚀问题。

从智能化判断角度上来说,可以利用高清摄像头拍摄货车关键部位的照片或视频,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图像中的损伤情况。还需要安装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来实时监测货车的工作状态,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潜在问题。另外,使用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对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检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二)制动系统及故障智能化判断处理措施

制动系统故障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常见的故障有制动缸漏风、制动阀故障、闸瓦磨损不均等。制动缸漏风会导致制动压力不足,影响制动力;制动阀故障会影响空气的正常流通,导致制动系统失效;闸瓦磨损不均则会影响制动效果的一致性。解决这类故障需要定期对制动系统的各个组件进行维护和检查,如更换磨损的闸瓦、检查制动缸密封性等。此外,采用现代技术如电子监控系统来实时监测制动性能也非常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智能技术对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故障进行监测与诊断开始拥有可能性,例如可以安装传感器,从而监测制动系统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还可以收集大量的运行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一些潜在的问题趋势与问题。在使用期间积极利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模型预测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定期维护和使用先进监测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故障率,保障行车安全。

(三)走行部故障及智能化判断处理措施

走行部包括轮轴、轴承、悬挂装置等关键部件,常见故障有轮缘磨损、轴承过热、悬挂装置松动等。轮缘磨损将会导致车辆运行期间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增加脱轨风险。轴承过热一般由于润滑不良或者负载过大引发,过热势必会缩短轴承的寿命。悬挂装置松动,则是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与舒适性。定期检查轮对状态,使用专业设备检测轴承温度,并且确保悬挂装置紧固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通过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例如红外线温度监测与振动分析,可以更加及时的识别潜在隐患,使用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延长部件使用寿命[5]

四、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控制策略

(一)预防性维护策略

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期间,核心在于实施预防性维护。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定期的检查与保养工作,从而提前发现并且解决可能会影响车辆安全性能的各类问题。例如,根据铁路货车的运行里程与使用时间,制定出合理的检查周期,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件。另外,则是需要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与磨损规律,提前更换易损件,避免由于零部件老化导致的故障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车辆运行数据,分析故障模式与零部件寿命,为预防性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与帮助[6]

(二)打造铁路货车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

打造铁路货车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涉及多个关键步骤,首先,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以明确系统目标和常见故障类型。接着,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技术,并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完整系统。系统实现阶段包括数据采集、分析、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随后,通过严格的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部署系统后,需定期维护并更新,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以确保系统能够持续高效地提升铁路货车的故障诊断能力和运输安全性。

(三)持续改进策略

持续改进是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控制的长远发展策略,通过不断优化检修流程、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将会成为检修质量的持续提升与优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鼓励检修人员和技术团队做好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新的检修技术和工具,提高检修效率与准确性。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优化检修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的问题,确保检修质量水平。另外,则是需要定期对检修人员做好技能与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应对复杂问题。

(四)保障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作为提高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建立起知识库和经验分享的平台。首先,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将会提高检修工作的精度与效率。例如,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车体结构设计和优化,能够减少设计错误。使用无损检测技术,例如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可以准确检测出细微的缺陷。其次,还需要建立知识库与经验分享平台,通过积累和共享检修经验与检修案例,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例如,建立一个包括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维修技巧、最佳实践的知识库,从而方便检修人员进行查阅与学习。最后,定期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升检修人员专业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铁路货车检修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货车运输期间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铁路货车,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将会出现老化以及其他故障问题,导致铁路货车运行期间的安全性降低,造成铁路安全事故随之发生。因此,必须做好铁路货车的全面检修工作,全面有效提高铁路货车检修质量,打造专业素质较高、检修技术过硬的铁路检修团队。

参考文献:

[1]魏强强,李冰.国能铁路货车检修工艺技术标准编制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24):137-140.

[2]田葆栓,王文刚.《重载铁路货车状态检修成套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J].铁道车辆,2023,61(06):118.

[3]史晓磊,范增虎,董卓皇,陈亚勋,杨文澈.铁路货车轮轴数字检修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21):33-35.

[4]周禄柠.铁路货车车间滚动轴承检修方法优化研究[J].高速铁路新材料,2023,2(03):70-74.

[5]黄焕宁.铁路货车检修过程与质量控制[J].铁道技术监督,2020,48(06):33-37.

[6]刘曜宁,宿执宗,李建军,刘文厚.统计过程控制在铁路货车配件检修中的应用[J].铁道技术监督,2020,48(04):41-45+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