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詹倩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犁,835000)

摘要

针对教师教育技能类课程实施中师范技能的培养滞后于时代需要、课程安排欠合理、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的问题,伊犁师范大学在师范生的培养中,提出要根据OBE理念,依据成果反向设计,在实践中通过构建基于教学技能关键要素的课程体系,围绕教学技能模型深化技能培养,拓展基于教学实践的多渠道合作方式的举措,着力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开展教学实习后,对参与了课程训练的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表示满意。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课程学习,他们确实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并且实习过程中能够利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


关键词

OBE理念 师范生 教学技能训练

正文


一、引言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强调师范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职前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与高校师范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反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进后续教学中等教学环节的关键举措[]OBE 理念着眼于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学到了什么”以及“利用所学能做什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习得。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产出)[]通过OBE理念的指导,探索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以教学目标(师范生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完善师范生培养方案,规范课程设置,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二、教师教育技能类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长期以来,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实践经验表明,教学技能不过关,专业知识就无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必然受限,更无法顺利平稳渡过教师职业适应期。但是在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师范技能的培养滞后于时代需要

在师范专业培养方案里,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教学理论课占比重,实践课占比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不会备课上课,不会处理班级管理事务的情况层出不穷,重理论轻实践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师范技能的养成。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促使教学手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常规教学到智慧教学的转变对进入一线教学的教师有了更多新的要求,传统常规的师范技能训练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二)课程安排欠合理

在课程安排设置上,目前师范院校设置的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关联性一般,缺少对师范生解决教育情境中实际问题能力培养。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学时安排的时间不合理,课时少。很多师范生希提前安排到大一或者实习前的阶段,较早且持续的进行教学实践技能训练

(三)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在教师教育技能类课程的课堂方面,多数技能课程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法,教师主讲多,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操练少。师范生缺少正规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的感知来源于学习生涯中老师的示范,因此师范类教师的授课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学生的参照标杆。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现阶段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需要突出实践性,引导学生在操练中着力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三、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在了解了基础教育中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刚性需求的基础上,结合OBE理念,伊犁师范大学修订了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以及技能类课程实施,借助实训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举措着力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

(一)打造智慧教室,助力智慧教学

学校从20-22年分三期建成智慧教39间,各类功能实训室30余间,约5400平方米。为配合各功能实训室的使用,专门独立设置师范生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机构,依据开设课程下设德育能力培训中心、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艺术素养培训中心四个子中心,以培养“基础教育的好老师”为目标,遵循“一年级打基础,注重专业认知;二年级提素质,注重技能训练;三年级强能力,注重分类培养;四年级求发展,注重潜力提升”的阶梯式培养思路,为培养未来卓越教师助力。

随着智慧教室及功能实训室的建设与使用,在智慧教室物理环境和软件系统功能的支持下,通过互动教学软件、研讨协作平台和教学反思等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的老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构建基于教学技能关键要素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根据OBE理念构建出的教学技能,是从教育实际和教育问题出发以师范生在教学工作情境中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应达成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构建而来的。因此,要根据教学技能模型,重构技能类课程体系

地方院校的师范生相对于部属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起点低,基础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因此更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类课程,既要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也要夯实培训效果,提高培养质量。让参训的师范生有能力胜任实习支教,也能有扎实基本功,为后续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伊犁师范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五类课程构成的基础上,着重构建了支撑基础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26学分,包括学科教育与教学论课程、师范技能类(实践)课程、师德教育类课程和教育信息素养类课程等课程模块;师范类选修课48学分,合计3034学分。增设符合学校实际的,独具特色的师范生综合技能类的课程,如口语能力训练、书写能力训练、班级管理实训、教师礼仪形体训练、简笔画与教具设计实训、心理教育能力训练等。技能类课程丰富多样,对应师范生毕业需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选修课课程种类繁多,由学生自选,发挥学生主动性,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

依据师范类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方案,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将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设计,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强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从教能力的培养。将毕业论文(设计、作品等)、教学能力测试和社会实践纳入综合实践课程考核。

)围绕教学技能模型深化技能培养

新时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应当以成果为导向,作为培养师范生(未来教师)的高校教师,围绕德育实施技能创新发展技能智慧教学技能艺体技能基础技能的教学技能模型有针对性地培养师范生[]。通过教学引导和教学示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引起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认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还要要能够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起到示范作用。学习者更愿意模仿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通过模拟体验的方式让师范生去感知教学情境中的各项流程,完成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在教学互动中既实现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也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四)拓展基于教学实践的多渠道合作方式 

师范生要完成从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换绝离不开中小学教育的实践U-G-S方协同有利于破解教师教育供给与需求错位的坚冰,实现高校培养与中小学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师范院校系统化设计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教学体系,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发挥资源配置优势协调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事宜中小学作为师范生见习实习主要阵地配备能力强素质高的中小学教师担任师范生的校外指导教师使师范生面对、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基础与教育教学技能的迁移应用。同时,还聘请基础教育一线名师、特级教师或教研员等作为师范生实训中心的兼职教师,组建师范生培养专家库。通过研讨交流,教学技能竞赛指导,专题讲座等方式,中小学专家、名师深度参与到了我校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U-G-S协同联动,发挥积极性,形成合力增加师范生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教育的成效,助推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三、教学技能类课程实施调查

   为了调查参与了教师教育技能类课程训练的学生在实习支教过程中对教学技能的掌握以及应用情况。参考笔者构建的涵盖德育实施技能、创新发展技能、智慧教学技能、艺体技能、基础技能 5个维度共 32个要素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结构模型设计了师范生(未来教师)教学技能现状调查问卷,各项技能要素掌握情况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将每个教学技能基本构成要素按不熟练非常熟练划分5个不同等级,并对应赋分1-5

问卷有效填写人次为562,其中2021师范生占比最多,为57.3%其次是202032.38%2022师范生10.32%

师范生参与实习支教的学校中,初中占比最高,达到了49.11%;其次是小学,占比为32.03%;高中占比15.84%;幼儿园和其他类型学校分别为0.18%2.85%

  (一)教学技能各要素掌握情况

 针对师范技能类课程实施情况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比较理想基础技能得分均值3.95,德育实施技能均值3.81创新发展技能均值3.78,智慧教学技能均值3.82,艺体技能均值3.54从整体上看比较理想大部分技能的平均分都超过了3.8分,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此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好。基础技能整体得分均值最高,大部分师范生已经掌握普通话、教学口语和板书设计书写而教态变化技能的掌握情况则相对较弱。因此,在普通话、教学口语和板书设计书写等技能训练中,要多关注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和模拟练习强弱组合结对子帮扶等方式进行提高。

在智慧教学技能中,多媒体制作使用技能得分最高,而智慧教学软件操作技能得分较低,说明学生目前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但是对智慧教学软件操作使用还不够。要适应时代发展,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在准确解读课标、教材,熟练组织与使用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智慧教学软件开展教学互动,开展智慧教学。因此,在技能类课程中需要有意识地通过教师示范与引导,帮助师范生掌握智慧教学技能。

艺体技能的掌握情况相对于其他技能总体上得分最低,这可能与学生个体差异、教育背景、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实际技能类课程教学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夯实学生书写、书画、音乐基础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优势,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技能类课程满意度

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表示满意。在智慧教室开展技能训练比传统教室更加有助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技能类课程教师能够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开展智能教育,调查中,大多数师范生能做到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技能,他们普遍认为通过课程学习,他们确实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并且实习过程中能够利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有部分学生认为实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是因为教学技能学习不全、掌握不扎实。部分授课教师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实际结合不够密切,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实践训练不足,职业体验不充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效果,针对学生反映的教学技能学习不全、掌握不扎实的问题,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教学技能。对于部分学生反映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智慧教室和传统教室的优缺点,学校可以考虑提供多种教学环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此外,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加强课程监管,确保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结语

基于OBE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结合学校实际,打造不同教学环境的智慧教室,构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技能训练体系,整体规划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设置教学技能类课程,优化技能类课程的训练内容与方法,强化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其未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成为优秀教育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刘露,曹雯雯.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表征与优化策略[J].林区教学2022No.305(08):54-58.

[] 顾佩华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 詹倩.智能时代师范生教学技能要素的构建研究)[J].文渊(中学版)2023.3

[] 杨文婷何伏刚.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技能的新要求[J].中国远程教育2008No.322(06):63-66.

[] 余碧春林启法颜桂炀.智能时代卓越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2032(05):54-58.

[] 闫丽霞.UGS协同视野下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与技能训练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1):30-32.

 

基金项目:2022年度伊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OBE理念下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探索与思考”(课题编号:YSYB20221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