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市政路桥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市政路桥工程;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正文
前言:路桥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管理涉及诸多环节,由于设计和管理上的疏忽,有些桥梁施工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面临不同程度难题,甚至造成桥梁倒塌现象。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从2000到2014年,15年时间里,我国已经有179座桥梁倒塌,这意味着每年有12座桥梁坍塌。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在路桥项目施工中,应在工程始末严格落实现场施工管理,通过加强对过程与工艺的追踪监督与现场管理,不断强化对各阶段程序的控制,构成一种完备的管理体系,确保路桥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达成,从而为社会提供能够经受住考验的高质量工程。
一、案例背景及分析
本项目工程为某地区市政路桥工程项目A,该工程施工区域地势平坦,沿线走廊范围内其地貌可以被分为冲击-洪积底平原和冲击平原两个地貌单元区。设计标准为80km/h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段路基宽度24.5m。
二、市政路桥工程管理目标
A工程项目中的路桥工程其品质控制的目的是:以符合现行的全国有关的施工质量检验规范为前提,保证工程验收一次性合格通过,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业主方对于工程自身的质量要求,努力争创精品工程,具体目标为:打造精品工程,达到业主质量要求。具体控制指标有:(1)工序质量需满足100%合格率;(2)隐蔽工程质量需满足100%合格率;(3)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需达到100%合格率、95%以上优良率;(4)竣工验收标准:保障精品工程,达到业主实际需求。
结合上述所分析的工程建设质量目标分析,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可以被分解为以下三点:第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指标和主要的控制要点。对孔径、孔深、孔垂直度、孔位进行严密控制;钢筋骨架在吊装过程中,要对齐孔心、垂直安放,钢筋笼的配筋数量、连接质量及外形满足设计;在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浇灌时,应确保钻孔中有足够的水头位,并使用优良的泥浆保护墙,在进行灌装期间要做到连灌、勤测、勤拔管,避免埋堵导管、坍孔、导管进水等问题出现,不能有夹层和断桩。第二,混凝土构件质量指标和关键控制。对预制构件,尽量采用底部和侧面模板联合振动的方法,保证每一部分的混凝土的强度、构造的大小均符合设计的需要,并保证每一部分的外表面平整、连接处平滑、无错台;对混凝土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外观要美观,不能出现空洞、露筋,不能出现蜂窝、坑洞、裂纹,并且要确保其色彩统一。第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指标和控制要点。预应力筋,波纹管,锚垫等张拉所需要的材质;数量和座标必须与设计相符,没有断线或打滑。在未达到规定的强度之前,不得进行张拉,张拉工艺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正确保护好预应力钢筋。
三、路桥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
A路桥工程的主要参与者是工程建设的管理、技术、运营等部门的管理人员。经审核,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第一,A路桥工程的质量监督队伍的职业素质不高。目前,该工程建设中缺乏专门的工程质量管理人才,而且目前工程建设中的管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多数质量管理人员都是从技术人员转换和升值过来的,这些人员对技术层面的问题可能比较专业,但是在管理层面不仅缺失知识,还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在项目管理中其项目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认识得不多,不善于运用科学、有体系的品质控制的方式与工具。
第二,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岗位设置不合理,部分技术人员为兼职,技术跟进和指导不能及时到位。一些技术人才没有获得相应的资格,缺乏符合工程要求相关证书。对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接受度较低,影响对新材料和新机器的技术指导。
第三,员工流动性大,员工技术等级较低。施工企业的员工流动大,新员工的技术水平不高。在新进作业人员中有很多是年轻的工人,这些人员不仅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同时其自身的操作能力也难以满足工程需求,也不擅长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质量问题。
(二)缺乏严谨的材料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A项目路桥工程处对材料的采购、验收及储存、储存等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
第一,对材料的采购管理工作缺少力度,相关的法律、文件没有规范化,没有做好对材料的审核工作。本项目所需的主料为:水泥,中砂,碎石、混凝土添加剂、矿石外掺料以及钢材材料等。在采购阶段按照采购管理规定,对大多数的原料采用公开投标的方法,来决定供应商的候选人,并且遵循标准的采购法律文件,对合同中的各方的权利和责任等进行详细规定。但是,也有一部分的材料并没有经过正式的投标程序,例如,中砂、碎石等物资,并没有经过投标,而是在附近的小砂石采矿生产场直接购买,这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文件的约束。发生问题很难明确责任。在供应商审核过程中过于关注产品的价格,并没有综合地考量到满足工程质量技术标准对产品的要求,也没有在材料物资、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其提供后续支撑与保证。
第二,对物料入厂时的检查没有严格控制。一般来讲进入工地的物料必须经过工地测试员与物料制造者的配合,对物料进行采样、检测,并做出相关的检测结果。采购自同一制造商的物料,亦须按批进行检测。物料检查的工作没有执行好批次的检查。比如,购买赛龙的混凝土只在首批进入工地时做过测试和试验,以后相继购买同类型的混凝土并未做过测试。
第三,对物资入库把关不严,对所购买物资的大型物资采取对应入库防护方法。该项目由于场地的限制,没有及时搭建的仓棚仓库,造成工地物料比较集中和杂乱,以及钢筋的直接安放在地上,无防湿、保温等措施,同时不仅缺少相对应的排水措施,对于混凝土的处理工作也缺乏存储和硬化处理的方法。
四、强化市政路桥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在管理者方面,要加大监管队伍的培养力度。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控制施工项目的能力。监理单位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计划,明确目标。此外还需要强化参与各方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与参与各方的品质管理者取得联络,一起将项目的品质控制好。而项目监督工作必须持证上岗,具有非常好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是一个施工和管理的双重复合型的人才。而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和证书的监督管理工作,则无法参加到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去,且需对新进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能力审核,合格之后才能够进入到施工过程中。
第二,需重点去解决技术与管理兼备的综合人才不足的问题。面对当前我国人才流失的局面,仅靠项目组一家的力量是很难扭转这一局面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办法来处理问题,把影响程度减到最小。由于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确保项目的质量,建设部门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资。强化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中坚力量的培训,要敢于使用青年人才,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进行重点的培养和磨炼,要按照人才的具体特征,因材施教,不断在项目中学习与实践。让愿意学的青年在工程中不断地进步,提高工程质量。
第三,设备操作者对设备的质量有直接的责任,而且对项目质量也有直接影响。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按照建设施工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对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针对建筑工人的从属关系,采用相应管理和控制方法。采用工程技术培训和教育的方式,鼓励操作员加强对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的研究,从而提升他们的作业能力,使他们不仅对有关的作业管理工作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将其运用到工程建设中,提高下属在问题的识别与处理方面的能力。且由于操作者的高流动性,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对劳务公司的选择应采用招标的方法进行。在招标项目中,不仅要根据他们的报价来决定中标单位,还要对他们在机械设备配置、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详细的考核,并将他们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的考量因素。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外包劳务人员,也要进行管理,他们要遵守项目部制订的各种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
(二)提升材料的采购质量
在一个工程中,物资和材料是其重要的构成成分,在整个工程成本中所占据的比重高达60%到70%,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保存的控制。
第一,做好材料采购管理工作。在此阶段一般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有关的法规文件必须严格、严密,不能有任何的漏洞;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良好的整体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供应关系。
第二,对物料进口过程进行严密管理,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必须严格管理所采材料的品质。由采购部积极开展质检工作。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要熟悉项目工程的原料采购流程,要对所购买的材料进行评估与检测,要对原材料和设备的品质进行控制。积极与供货企业联系,参与供货企业的生产质量监管,保证采购的物资与材料质量达到标准。对采购的物料进行分批检查。对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水泥等材料需做到更换批次、及时检验。如,采购的混凝土以500吨为一个检测批次,少于500吨时,也以该批次进行检测,每一次检测的样品不能低于12kg;钢筋及其他金属材料,以60吨为一个检测批次,在60吨以下的情况下,也要按照一个批次进行检验,每次取样的样本数量不少于3组试件;对于容易被忽略的砂石也要严格执行检测制度,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同场矿、同品种、同规格且持续入场的沙土,以300吨为一个检测批次,如果数量不足300吨,就按照一批次进行检测。对于未经有关检测报告的程序而进入仓库的100吨Φ102等螺旋钢经再次检测和试验,符合项目的质量要求后才能投入生产。在现场监督人员的监督下,根据有关的国家和工业技术规范实施各项检测工作。如果工程项目部不能自己完成检测和测试,在得到项目经理和现场监督批准后,可以将检测和测试外包给具备资质的单位。
第三,必须遵守物料存放和保管的规定。建筑工地的物资自身的存放和保管具有很大的临时性质,通常都是在保障系统的基础上所使用,存放的期限比较长。因此,管理上很可能出现松懈、管理上的松懈和粗心大意,这也会造成某些问题的产生,最后对工程的整体建设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物资储存的品质也不可小觑。尽管A项目的桥梁施工的场所受到限制,但仍要对所征用的场所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做到合理的布置和计划,在施工之前做好现场的清扫和坚硬的处理,并设置降温、防潮和排水等设备。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A项目桥梁建设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路桥工程中如果没有采取严格的质量要求与技术标准,很容易导致其变成“豆腐渣”工程。众所周知,路桥工程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因此需要在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下,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这对于后续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宝华.道路路桥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22(018):004.
[2]周丽.市政道路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4):2.
[3]盛观峰.道路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与措施分析[J].产城(上半月),2021,000(004):P.1-1.
[4]周进.道路路桥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运输经理世界,2022(6):3.
[5]刘明星.浅析道路路桥工程质量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1):2.
[6]薛松.道路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与措施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4):2.
[7]杨天.浅议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与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1(1):3.
[8]杜连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华东科技(综合),2021,000(007):P.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