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刘建 马文才

东平湖管理局东平黄河河务局 山东泰安 271500

摘要

水利工程是国家和地方重大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应用寿命、运营效益和抗灾能力。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防止工程隐患累积,保证水利工程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另外,随着我国水利投资的持续增加,水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的复杂程度和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策略,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质量,保证水利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正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效益,而且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一)保障工程安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首要条件,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从专业上讲,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表现为结构稳定、防洪排涝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了工程的各项技术指标都能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和降低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工程安全隐患[1]。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包括选材、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查等方面。通过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可保证所选用的建材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结构强度不足、耐久性下降等问题;通过对施工工艺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工艺参数,避免因施工不当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开裂;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的持续控制。

(二)提高工程耐久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耐久性是指在长期应条件下,其使用性能不变或不变的能力。提高结构耐久性,既可延长结构寿命,又可降低后期维护与改造费用,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地提高其耐久性。另外,在质量控制方面,通过保证工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早期损伤。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及浇注工艺的严格控制,可保证混凝土结构有足够的强度与耐久性,避免因混凝土开裂、脱落等引起的结构性能退化;同时,通过对土石方填筑工艺的严格控制,可保证土石坝等构筑物的稳定、耐久,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引起的坝体沉降、渗漏水等病害。通过加强工程防护、排水等措施,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三)优化资源利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建设项目的资源利用主要有人力资源、材料资源、机械设备资源

等方面。通过质量管理,可保证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与损失[2]。且从人力资源的使用角度来看,通过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技术交底,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质量意识,保证项目的高效率完成;在材料资源的利用上,通过对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保证材料的质量满足工程的需要,同时降低材料的浪费与损失;在机械资源的利用上,通过对施工计划的合理安排及机械设备的调配,可保证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施工效率。

(四)促进经济发展

    在水利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与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按设计要求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一方面,优质水利设施能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水利建设也能为工农业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用水保障,减少因缺水而引起的生产、生活费用上涨。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也能带动建材、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前期准备与规划

    详细调查设计是保证设计方案准确、可行的前提,如在山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详细的地质、水文调查,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勘察工作可采用钻探、物探等多种方法,共布设钻孔200多个,钻孔深度超过10000 m,以获得详细的地质剖面资料及地下水水位资料。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可准确识别研究区的地质结构、岩性特征及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过程[3]。在此基础上,设计团队提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包括采取特殊地基处理措施,优化建筑布局,避免因设计不当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如针对滑坡风险,项目组提出锚固桩加固措施,明确锚杆直径、间距、深度等参数,以保证施工方案的安全可行。此外,施工方案的科学编制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如在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结合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方法、工艺过程、材料选择和设备配置等。以混凝土浇筑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顺序、振捣方法和养护方法。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项目组选择高质量的水泥、骨料及掺合料,配备高性能的混凝土搅拌站及输送泵。同时,对关键工序(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的质量控制与检查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定,保证施工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最后,应对施工队伍进行资格审查,以提高工程质量,在水利建设项目中,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以一个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为例,项目组在招标施工队伍时,对投标人的资质、业绩证明、技术方案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经过综合评价,最后选定一家具有多年水利工程建设经验,技术力量雄厚的施工单位。施工前,项目组对施工团队进行专门的培训,着重介绍项目的特点,难点,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通过培训,可提高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操作水平,为以后的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对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的基础,在这一系统中,要明确各个层次的质量管理职责,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保证原材料的采购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和监督。如在某大型水电工程项目中,项目部成立了质量管理部门,由一批经验丰富、经验丰富的质量工程师组成。负责对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进行监督,保证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施工规范和质量达标[4]。此外,定期检查和验收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和防渗处理等关键环节要定期检查。这几个环节对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严格控制。如在某堤防加固工程中,项目部提出对每一层混凝土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的原则。对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浇注厚度等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当第一层混凝土通过验收后,才能开始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通过严格的检测验收程序,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另外,在一些关键材料、工程质量检验中,由于利益关系、技术制约等原因,项目单位自己的检验结果往往不够客观、公平。如有需要,可委托有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抽检.如某水电站工程,项目部聘请国内著名水利工程监理单位,对其砼质量进行抽检。对混凝土强度、抗渗和耐久性能进行了检测。采用第三方检测手段,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加强材料与设备管理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混凝土、钢筋和砂石等各种材料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如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材料,它的质量对结构的强度、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混凝土进场前应严格检查质量[5]。通过室内试验,对其主要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进行测试,以保证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如一座大型水库大坝,每一批进场混凝土均经过严格实验室检测,保证28 d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要求40 MPa,抗渗等级为P8,以确保大坝结构的安全性。此外,在水利工程中,除混凝土外,钢筋也是必不可少的,钢筋质量对混凝土受力性能及结构整体稳定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钢筋进场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通过对钢筋直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关键参数的检测,保证其质量满足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如在某水电站厂房工程中,对进场钢筋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20 mmHRB400钢筋的抗拉强度应达到400 MPa以上,屈服强度应达到340 MPa以上。经过严格的检验,可保证钢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保证厂房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证。另外,优化设备配置及维修是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挖土机、装载机、搅拌站等。选用性能可靠、工艺先进的施工机械,可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时,设备的维修和维护也非常重要,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如通过对搅拌站传动、搅拌、计量等关键部位的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另外,拌和站计量器具定期校验,保证配料准确。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强化教育培训与激励机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有计划地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培训。如,在某大型水利工程在建设前期,就制订了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计划每月进行两次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范,质量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规范等。通过邀请业内专家授课,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同时,该项目还搭建了网上学习平台,为施工人员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让施工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提高了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质量意识,为项目质量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激发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6]。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与责任,对质量控制成绩好的人员或小组给予奖励,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如在某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可对工程建设实施严格的质量奖惩制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连续三次月质量考核合格的施工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及荣誉证书;对于质量检验中发现严重问题的施工单位,将视其严重程度,处以罚款、停产等处罚。这种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可有效调动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另外,要提高项目质量,必须鼓励技术创新,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鼓励建设者和技术人员对改进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提出创新性意见。如某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采用传统的浇筑方式,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建议采用一种新的混凝土浇注工艺,并对其优点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经项目组综合评价与试验,采用该新工艺,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开裂问题,提高工程质量。这一鼓励技术创新的做法,既可优化施工方案,又可提高工程质量,为水利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对保证工程安全可靠运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保证其在防洪、抗旱、发电等方面的长期稳定效益,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展望未来,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战略,对质量管理系统进行持续的创新和完善,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满足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的新需求,为国家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明,刘其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探索[J].人民黄河,2023,45(S2):148-149+151.

[2]陈淼.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措施研究[J].水上安全,2023,(16):142-144.

[3]  孔雷,赵群群,陈雪梅.探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与建设,2023,37(06):1897-1898+1901.

[4]刘寿辉.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水上安全,2023,(13):158-160.

[5]潘翔.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0):202-204.

[6]冯玲.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J].水上安全,2023,(09):133-1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