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正文
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高中生物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其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亟需创新和调整。在生物学科中,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还需具备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部分教师仍然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创新和拓展,导致课堂内容单一、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评价方式也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评价[1]。因此,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全面的评价体系,已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模式关注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重视其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创新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最终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推行,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一方面,该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紧扣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精准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另一方面,该模式还注重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和生成性,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推动教育评价改革
高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对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其核心素养的全面评价。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则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和全面性,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注重对其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创新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更加符合新时代教育的需求,为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聚焦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明确核心素养,精准设计教学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明确核心素养并精准设计教学目标是首要任务。这要求教师在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又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的培养[3]。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二章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时,教师明确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使他们能够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基础,掌握神经元、突触、神经纤维等关键概念,并理解其在神经调节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在讲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神经元的结构图,并引导学生观察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和分析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活动,进行神经信号传导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并理解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在实践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融入核心素养,丰富教学内容与活动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精选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学科特点,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些活动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核心素养,丰富教学内容与活动,高中生物教学将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生物第四章第3节“免疫失调”时,为融入核心素养并丰富内容,教师设计生动PPT和动画展示免疫系统功能,并引入免疫失调疾病案例。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分组探究一种免疫失调疾病,包括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预防措施,鼓励提出个人见解,培养社会责任感。此教学实例通过多样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免疫失调知识的同时,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建立多元体系,全面评价核心素养发展
在高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是全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评价。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教师应构建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的多元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应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创新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体系应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五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时,教师构建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堂上,通过提问互动评价学生参与度与知识点掌握;实验操作环节,观察并记录学生动手能力;小组讨论中,依据讨论深度与合作情况评分,探讨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的应用。另外,还设计了科学素养问卷,涵盖植物生长素知识、探究方法及科学态度,以全面考量学生素养。此多元评价体系旨在多维度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后续教学提供精准指导。
结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这种模式也为教育评价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其更加科学、全面和公正。
参考文献:
[1] 梁华,雕玲.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模型探索--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23(13):53-56.
[2] 钟世刚.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基础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高考,2022(35):165-167.
[3] 檀莲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23(20):3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