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帕如克·帕尔哈提1 古扎丽努尔·热合曼2

新疆职业大学1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 830001

摘要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企业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在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深度不够、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因此,深入研究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工商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正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必须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是一种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内容缺乏深度等。因此,开展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提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储备,但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相对薄弱。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走进真实企业环境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例如,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等实际工作中,亲身体验和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这不仅为学生未来顺利进入职场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使其在就业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更有可能获得理想的职业发展机会。

2.有助于缩短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

校园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氛围、工作流程和职业规范等,能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他们在实习过程中与企业员工共事,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团队协作方式,熟悉企业的工作节奏和要求。当这些学生毕业后正式步入职场时,因为已经有了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和对企业环境的熟悉,所以能够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迅速胜任工作任务。这不仅减少了用人单位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和时间,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顺畅的开端。

二、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课程设置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未能紧密结合市场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及时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占比较大,且一些理论知识陈旧,跟不上工商管理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步伐。例如,在数字化管理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一些院校的课程中对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等前沿内容涉及较少。而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缺乏与实际工作场景高度契合的实训项目和案例分析。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实际工作中的复杂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所学知识难以有效应用。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部分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实习基地数量有限,且一些实习基地提供的实习岗位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需求。其次,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许多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实践时难以提供深入、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指导。此外,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不够规范,实践教学计划的执行缺乏严格监督,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随着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逐渐出现同质化现象。许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自身特色,没有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和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差异化定位。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似,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难以满足市场对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等。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缺乏专门针对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或模块。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摸清企业人才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校与时俱进,进一步调整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但是在实践课程设计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摸清企业人才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这一目标对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并进行科学设计,从而确保教学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当重点关注校外培训活动,基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量,酌情调整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产学研用涉及的各方面要素进行充分整合,借助于现有资源落实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另外,高职院校应当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指导下,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和相关企业需求,构建合理的教学平台,以确保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引入产学研用,培养人才实践能力

1.“产”与“学”的充分融合。为加快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要求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产学结合。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而言,产学结合是双方加快合作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确保合作效果的关键要素。在产学结合模式下,由高职院校教师负责组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并由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确保其顺利完成实践活动。此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更新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还有利于企业解决人员短缺和流动速度缓慢等问题,也有利于企业塑造品牌形象,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学”与“研”的充分融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得以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背景下,给现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尽快完善自身现有的内部管理体系,积极引入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引进人才,打造更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从而大幅度提高自身的综合效益。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平台,必须及时把握企业发生的变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对应用型、创新型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如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举办专业竞赛或其他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和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实践活动将自身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完全转化成实践技能。此外,在学研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企业能够得到运营发展所需的智力支持,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3.“学”与“用”的充分融合。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行业发展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解决教育结果流于表面的问题,让学生成长为应用型、创新型及实践型的优秀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备突出的专业能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人员与岗位相匹配,有效缓解企业人才匮乏的情况。同时,通过实现“学”与“用”的充分融合,能够有效弥补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针对性的不足,并全面发挥企业价值,以促进专业教学活动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如通过将订单培养模式引入工商管理教学中,有效融合教学活动和实践应用;定期开展竞赛或实训活动,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前提下,使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未来人才储备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高职应当以培养优秀实践能力为导向,有目的性地制订工商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培养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对此,高职必须立足实际情况,拟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指导后续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 根据企业需求,合理制订人才培养计划;2.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制订各门课程教学大纲;3.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实施情况,持续完善现有教学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企业需求相匹配。在上述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占比,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形式与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薛琛,艾云辉. 内蒙古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 (05): 101-103.

[2]陈迪.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J]. 营销界, 2019, (52): 270-2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