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初中数学绿色课堂构建策略摭谈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新课标 绿色课堂 构建策略
正文
2022版新课标颁布,构建绿色课堂,提升核心素养成为课堂主旋律。绿色课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还给师生,让课堂成为成长的乐园。绿色课堂就是在45分钟时间内,使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
一、构建初中数学绿色课堂的教学策略
1、使用绿色语言,提升课堂吸引力
语言是情感交流的工具,教师是靠嘴巴上的功夫来做事业的。好教师应善于利用自己的语言来吸引学生——讲故事,说笑话,打岔子,弄幽默,自我调侃,抑扬顿挫等等。如果教师在自己心中,把学生真正视为自己的朋友,视为自己的合作者,他就会俯下身子,使用绿色的语言跟学生沟通交流,而绿色语言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绝不是虚伪的、造作的。绿色的语言应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舒服,而不是感到肉麻、憋气、难过;绿色的语言应能使学生或受激励、或受启迪,或受教益、或引起反思……
常用的绿色语言有:1.即时肯定式。如:“你回答得很好!”“你是我们班的楷模,老师以你为豪。”2.善意批评式。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有很多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3.平等对话式。如“这个问题咱们一同探讨、解决好吗?”4.赞美鼓励式。如:“呵!你的回答真是太棒了。”5.启发联想式。如:“这个问题就一种解法吗?如果你能逆向思维,那就柳暗花明了。”6.树立自信式。如:“相信自己,你能行。”“因为你的执著努力,所以你又进步了。”7.哲言受益式。如:“你知错就改,老师相信你还能进步。”
2、开展绿色交往,融洽师生关系
学生的“个性是否丰富,即在智力、思想、道德、审美、创造性、情感、公民意识方面是否丰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丰满决定的”。绿色人际交往着重强调平等、合作、宽容和理解,在平等中尊重信任别人,在合作中与别人友好竞争,在宽容与理解中凸显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必须超越和抛弃狭隘的功利性目的,确立人格影响的主导地位,将人性作为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寓认知于情感的交流之中。用绿色教育理念变革师生关系,需要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回化到以心灵交流为中心。心灵的开放,能够帮助教师在心灵的交流中理清学生思维的线索,情感的脉搏,创设一个自然的、和谐的、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师、学生,没有传统所说的“师道尊严”,只有心心相印的朋友,大家就像是大自然中的万物,在和谐地享受着生物链一样的知识琼浆。
3、营造绿色氛围,提升课堂效率
绿色代表自然,绿色氛围亦指师生之间的生态和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鸣的过程。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想法,认识与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而“绿色教育”的最大秘密就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相信和解放教育者自己、相信和解放心灵,心与心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人性美的感动中受到启发,心灵因之而得到升华。
在和谐的绿色氛围中,学生将会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的身心将会感到安全、轻松、愉悦,他们的思维就会处于积极的状态,潜能就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就会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感悟数学,感悟学习人生。比如:一个关注的眼神,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倍受鼓舞;一个真诚的微笑,能使学生信心十足、奇思喷涌。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话语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话语,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话语,将关注、激励、鼓舞的话语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
4、创设绿色场景,提升数学实用性
绿色,即自然,“绿色课堂”就是把课堂还原为生活的空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回归大自然般的轻松自在的感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如果把数学知识溶于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就不但能专心地听,用心地记,还能积极思考,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为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灵活机动地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是求解生活的钥匙,与生活相得益彰。这样做不是摆花架子、哗众取宠,而是为了让学生自然地在熟悉的数学生活场景中去亲自实践,最终体验生命之美。因此,“绿色课堂”呼唤让生活走进课堂,同时,也提倡让数学课堂向生活延伸。
只有创设生动活泼的绿色场景,才能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更真实,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从而在蓬勃的欲望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我们的“绿色课堂”就无处不在。
二、初中数学绿色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1、精心好备课,奠定绿色课堂基础
要上好一节课,实现数学教学高效的基础,就是要求我们老师要精心备好课。不但要备课本,还要再备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二是把课本读“薄”。我在熟悉了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努力把课本上的文字变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具有吸引力的课堂语言。按照“预习、交流、展示”高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
2、用心导入每一节新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是中心环节,也是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最重要途径。新课导入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节课堂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往往是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所以数学课的导入要以趣激趣,用生动诱人、精炼点题、设有悬念且探究性强的语言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好的新课导入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笔。
3、关注学生预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导入新课后,我让全班学生高声朗读本节课题的“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带着目标来预习教材。过程中充分运用好双色笔(红、黑或蓝),勾画“已知的”和“求知的”。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该怎么学,哪些会,哪些不会,应达到什么要求。充分挖掘学生个人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认真自(预)学、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读、写、算和动脑、动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还学生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老师课堂上“讲”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精确、精炼和精彩。课堂不是讲堂,老师首先要清楚自己在这节课上“该讲什么、怎样讲”。新课程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我要学”;探究学习就是“我会学”;合作学习就是“我乐学”。老师在学生展示预习目标的内容后点评,“该讲什么”就是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怎样讲”就是讲的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不能过多,节奏不能过快。把学生的疑难、感觉纠结的问题放到探究环节去热烈的“讨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绿色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顺应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的必要过程。因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初中数学老师在日常数学教学工作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摄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合理科学的运用新的教学资源,结合初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特点,针对性的对绿色课堂模式进行完善和补充。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下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和更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卫文平.初中数学绿色课堂的应用与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1:16-17.
[2]石芳迪.绿色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18: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