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融合性与实践性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赵莹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赫行实验学校 130000

摘要

采用“导学互动”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效果。通过“导学互动”方式,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果和质量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优化

正文


前言:目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还对他们的综合素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此,必须主动进行教育改革,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运用“导学互动”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学”的真正含义,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一)内涵

导学互动的教育方式,是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协作相结合,以互动为核心,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在前期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目标和学习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在进行互动探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在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明确掌握知识和有关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导学互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其目的是要根据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总体效果但具体运用时,其主要表现是如何设计一套自学导纲,这个层次就是如何让老师以特殊的问题情景来导入新课程。其次,根据所介绍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学导纲。之后,要推动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互动,即在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并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在一起进行共同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一个关于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导学归纳,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概括,并在概括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强化自我总结和归纳。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用培训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二)意义

第一,提高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己用的能力。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立体思维、逻辑思考能力的训练和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这个阶段,因为所学的东西变得更难了,所以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协调好知识的学习过程,他们很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根据有关的统计,在目前的初三年级,将要面对中考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能够掌握好有效的学习方式,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感。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就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对中考的分数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学校中大力推行“导学互”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的复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导学互”是一种以课堂为整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不同的安排[2]。比如,在早期的自学导纲中,可以让学生以自学导纲为依据展开相关的学习,之后可以进行自我总结,从而可以找到问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将知识进行内化,还可以完成对自身学习程度的检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体验,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内化度,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在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良好的阶段,初三阶段可以大力推行“导学互动”的教育方式。在使用一学期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反馈评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一般都对此种模式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觉得此种模式的应用让自己突破了以前对数学学习的固化模式,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意思。而一些老师也反映出,这种教学方式减少了老师们的负担,而且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第二,有利于整顿班级纪律。过去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老师们都觉得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相对系统和成体系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有一个相对严谨的学习环境这样的教学气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和课堂秩序,但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应在“导学互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事前指导,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高效交流。在交互的过程中,利用轻松的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又可以得到学生的积极合作,这对建立一个崭新的教学秩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都有很大的帮助。根据有关数据,“导学互动”是目前初中数学考试复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利用导学互动可以将全部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贯穿,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自我观察、自我总结和分析。

第三,有利于把素质教育的要求付诸实践。现代的素质教育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科认识和学习能力,还对他们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所以,在应用“导学互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在实施“导学互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情景教学法运用于课堂,可以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生活实际环境相融合,使课程有了活力。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情景与导学相结合,能够让学校的老师们提高教学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比如在进行交互探讨的时候强化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还可以让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提高。总的来说,导学活动是一种全面素质教育,对师生双方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与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有本质地契合

二、“导学互动”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融合措施

(一)合理设定自学导纲

“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是由传统的授课方式向以导学为主导的授课方式转变从互动的层次上来贯彻执行,导学互动主要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变成“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采用导学互动方式时,应当设置科学的自学导纲,并通过自学导纲逐步地指导学生进行有关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在对概念的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与自学导纲相结合,做好前期铺垫,然后进行相关的知识扩展,从而促进学生具备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3]。例如,在讲授具有很高概念性的中位数与众数时,以前的讲授方式多采用老师的观念灌输、学生的记忆、“题海战术”等方式。而“导学互动”的教学方法,则是让学生们自己去了解教材上的知识,再根据教材上的内容给出自己的定义,再结合实例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获得中位数与众数。在制定自学导纲的时候,老师要明确将中位数与众数的取得方法与技巧作为这一节课程学习的目的,从而为学生的实际学习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引导方向。

(二)优化加强合作互动

“导学互动”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在学生自学提纲设定好之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是“导学互动”的立足点因此在教学中加入一些交互的部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生动,还可以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激发起来,让同学们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出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励学生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某些启发,从而可以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初中数学教学中,图形的旋转是一项基本而又十分关键的教学内容。而本课程的讲授,则以使学生对图形的旋转观念与特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老师按照平时的生活习惯和基本情况,将同学们分为多个小组,每个组的同学画一些简单的平面图,然后旋转。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理解,让他们一起探索图形旋转变换是否有对称轴,并指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和发现问题。为了激发课堂气氛,老师对小组进行指导,并列举出生活中几个旋转的实例,比如钟表指针的转动。通过这些生动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分组讨论,可以使一些同学对于旋转的认识偏差得以及时纠正。在学习的时候要互相了解,互相补充,实现共同进步

(三)引导学生导学归纳

导学互动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对其进行科学地总结,并对其进行自主反思。“导学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导学归纳”为最终环节,通过“导学归纳”将同学们之前沟通与协作所获得的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的整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的目的。“导学”与“归纳”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导学归纳结束后要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反馈,并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地修改。例如, 老师在导学归纳完毕后,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种方式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同时也对班级中的数学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辅助实验,实现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自主测验。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产生疑问时,适时地给予他们正确地引导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目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必须运用“导学互动”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学”的真正含义,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合理设定自学导纲、)优化加强合作互动、引导学生导学归纳。

参考文献:

[1] 张世民.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理科爱好者,2023,36(02):64-66.

[2] 李富农.“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界,2023,8(07):32-34.

[3] 王从利.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33(05):42-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