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绘本阅读的实践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程明

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新城第三幼儿园 330000

摘要

在家园共育视角下,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幼儿绘本阅读在家园教育中的实践运用。首先,研究梳理了家园共育的理论基础,以及绘本阅读在家园共育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利用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实地研究了多个城市的幼儿园和家庭,收集了大量的实践数据。研究发现,绘本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更重要的是,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家园共育方式,能够扎实地推动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合作,实现双向互动和互促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家长参与度低、绘本资源选择不合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推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家园共育; 绘本阅读; 幼儿教育; 实证研究; 家庭教育合作

正文


引言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家-园共育”这一教育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它强调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需要紧密合作,以达到全面发展孩子的目标。在这个模式下,绘本阅读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它拥有丰富的图像和富有启发性的文字,能够引导孩子进入知识的海洋,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语言和社交技巧。然而,如何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实现有效的绘本阅读活动,以及如何解决在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当前家园共育实践中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将通过对多个城市幼儿园和家庭的深度实地研究,来探讨幼儿绘本阅读在家园共育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期为真正实现家园共育,推动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家园共育理论基础和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1.1 家园共育理论概述

家园共育是一种整合家庭与幼儿教育机构力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1]。其理论基础来源于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家庭和教育机构在幼儿发展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互动的重要性。家园共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实现教育环境的协同作用,以支持和优化幼儿的成长体验。家庭作为幼儿的第一教育场所,提供了个性化和情感支持的环境,而幼儿教育机构则提供了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学前教育。家园共育要求家庭和幼儿园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家园共育的框架下,家长和教育者通过双向沟通和协作,为幼儿创造一个统一且具有连贯性的学习环境。学术界对家园共育的研究表明,这种合作关系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家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并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2]。有效的家园共育不仅有助于弥合家庭与机构教育理念的差异,还能够增强双方对幼儿教育目标和方法的共识,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1.2 绘本阅读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绘本阅读作为家园共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绘本阅读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其早期语言发展,为日后的语文学科学习奠定扎实基础。绘本通过丰富的图画和生动的情节吸引幼儿注意力,帮助他们在趣味中学习,激发其阅读兴趣[3]。这一过程不仅在家中由家长引导,还可以在幼儿园由教师组织开展,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机结合。

绘本阅读在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角色扮演和情节讨论,幼儿能够学会理解他人情感和观点,培养共情和沟通能力。绘本通常包含丰富的道德和文化内涵,可以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可以使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增强教育效果,实现有目的的全面发展。

2、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

2.1 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的研究方法介绍

在中,为深入探讨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绘本阅读的实践,采用了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在研究中应用于对不同幼儿园环境中绘本阅读活动的全面记录。通过无干扰的自然观察方式,研究者捕捉到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真实的行为表现、互动情况以及情感反应。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原始数据,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与此深度访谈法则主要用于收集家长和教师对于幼儿绘本阅读的看法及其在家庭和幼儿园实施绘本阅读活动的具体经验。访谈内容包括家长和教师对绘本选择的标准、阅读方法的应用以及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变化等,通过这些访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使研究人员能够理解不同主体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的角色和参与度[4]。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有助于揭示幼儿绘本阅读在家园共育中实践应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2 幼儿绘本阅读实践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多个城市幼儿园和家庭的实地调查,幼儿绘本阅读在家园共育中的实践效果得到了深入分析。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的应用显示,绘本阅读不仅显著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词汇量增加和表达能力增强,还促进了其社交能力的发展,如改善同伴互动和沟通技巧。实践数据表明,定期的绘本阅读活动有助于幼儿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包括专注力、耐心及合作意识[5]。作为家园共育的一部分,绘本阅读建立了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强化了双方的教育合作。研究也指出,由于部分家长参与度不高以及绘本选择不当,家园共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这些发现为未来优化幼儿绘本阅读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3、家园共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3.1 现阶段家园共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家园共育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幼儿绘本阅读效果的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度普遍较低,许多家长对绘本阅读的益处和方法认知不足,未能有效参与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一些家长虽然有所参与,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配合,没有深入理解绘本阅读在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理念上的不一致也导致了家园共育的效果打折扣。

绘本资源的选择不当是另一个突出问题。部分幼儿园和家庭在选择绘本时偏重外观和价格而忽视了内容的适龄性和教育性,导致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无法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区域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一些幼儿园缺乏高质量、丰富多样的绘本资源,从而限制了幼儿的阅读机会和范围。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足也是家园共育实践中的一大障碍。教师对家长的指导不够具体,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实施绘本阅读的实践方法缺乏清晰指引。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家园教育活动的协同困难,影响了幼儿的发展效果。

3.2 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及建议

为有效解决家园共育实践中的问题,提升家长参与度是关键。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亲子绘本阅读活动,如线上分享会和线下读书会,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投入感和责任感。绘本资源的选择应注重适龄性和多样性,鼓励幼儿园和家长共同挑选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以满足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加强家长的指导,通过提供亲子阅读指南和培训,帮助家长掌握有效的陪伴与阅读技巧。建立常态化的家园沟通机制,定期反馈幼儿的绘本阅读情况,促进家园共育中的信息互通与经验分享。这些策略能够显著增强家长的参与感,优化绘本阅读的质量,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发展。

结束语

本文从家园共育的视角,探讨了绘本阅读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详细研究了其实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绘本阅读能有效促进家园共育,提升幼儿的语言、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然而,也存在家长参与度不高、绘本选择不合适等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探讨如何使绘本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家园共育的初衷,进一步推动家园共育的实践和发展。同时,本研究的结果对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季红.家园共育下的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J].求知导刊,2022,(02):32-34.

[2]姚秀娟.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绘本阅读指导策略浅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3,(07):0038-0040.

[3]曾令菊.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绘本阅读指导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16):32-34.

[4]王伟丽.家园共育角度下幼儿绘本阅读方式的创新[J].家长,2021,(09):183-184.

[5]陈丽丽.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绘本阅读方式的创新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4):49-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