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文分层教学摭谈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分层教学
正文
党的二十大提出创新教育发展战略,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大方向。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语文老师在作文辅导中,要面向全体,是没有疑义的,但如果一味地注重作文的程式化,和常规化训练,要求学生写好符合“规范”的作文,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墨守成规,千人一面,从而使优秀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作了认真探索,认识到只有实行作文的分层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他们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不被模式性的提纲牵着鼻子走,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写,朝着立意新、结构新、语言新的方向发展。
一、小学分层作文教学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其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和写作表达能力,而是为了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较短的时间在作文上拿到更高的分数。因此这一目的就必然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其兴趣以及积极性都是比较低的,写出来的作品也很容易通过一些套路而展开,从而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们培养个人的写作水平。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目的,这也是让教师十分头疼的教学内容之一。而目前在对于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当中,许多学校都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方法。这是在课改之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有相当大的效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分层次教学使教师能够对于课程实现更良好的组织效果,并且可以对学生们的作文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通过及时掌握相关信息,来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快速的提升。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使用分层次教学可以让学生们不会出现“陪学”的现象,让每个同学都可以通过特别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最终可以将整体的写作水平进行提高。
二、小学作文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1、正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定位
在分层次教学实施之初,首先就要求教师对班里的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对于他们的写作水平以及相关的表达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才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能力进行区别对待,从而制定出正确合理的定位。一般情况之下,采取分层式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大概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当然,学生们的成绩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会持续变化的,当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的时候,那么这种分层次的标准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化。比如有些学生学习最开始的时候,因为能力较差而分到一般时,那么之后教师就应该通过相应的帮助,使他们协写作能力提高,之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换学生们的写作层次。
在完成对于学生们的分层以及定位工作之后,教师还应该具体地为学生们布置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在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首先需要依据教学大纲来进行提出,然后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写作能力而实行不同的任务布置。绝对不能进行一刀切,不然就会使分层教学失去其原来的价值。布置写作任务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划分,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共性与个性结合,完成各种目标
虽然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了分层的定位,然而学生们在班集体中是一个整体,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当中的活动,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且在集体当中不断的进步,在相互帮助之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实现共性和个性结合的过程当中,既要让学生们看到自己与别人能力之间的差距,也要明确学生们之间具有哪些共性。比如在语文课堂进行导入课程的时候,应该对学生们进行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个人表达能力的不同,而在其感情上面出现划分。有可能出现角度的不同,但是不能有优良之差。
在为学生们树立这种观念的之后,才可以让学生们在自己的水平之上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比如确定主题写作时,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水平来自己设定目标,之后教师在辅助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务。此外,对于整个班级应该确立一个较大的写作目标,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完成相对分散的小目标,从而突出每一个人的作用,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注重学生的分层评价,激励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小学生的作文是把自己听到的、想到的、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所以我们不能够对学生的作文一棒子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哪怕用了一个好词、好句也要及时表扬,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要高。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让学生也参与其中,不应从老师单方面的角度出发,可采取自主评价和交互评价这两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价的意义,使他们乐于评改自己的习作。在评价他人时,无疑能让自己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大受启发。教师在评价时要多给予积极的鼓励,多用激励性的评语,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以提高他们的作文积极性。
三、小学实施作文分层教学的建议
1、分层教学的目标必须紧扣课标要求。分层教学离不开目标,这一目标必须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来制定。如对A组的学生就要根据大纲和其实际,来确定最初的目标,不能一味地降低要求,或放任自流。对C组的学生也不可要求过高,不能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习作。欲速则不达,求之过高,反而没有了信心。因为三个组在写作上尽管有差别,但毕竟不是很大的。另外,分层的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要针对不同的文体,针对学生的进步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只有动态的分层才能形成竞争机制,激发其上进心和创新精神。
2、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有一定的量来作保证。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提高写作水平更是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要搞好作文分层教学,就要加大作文的训练强度,光靠一学期七、八篇的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在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情况下,教师不应用数量来压学生,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其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从而在乐写中增加作文的量。学生有了积极性,写作就不是苦差事,加上教师用分层的目标去鼓励,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就不是遥远的事。
3、分层教学要与合班教学相结合。巴班斯基这样认为:教学形式的最优化即坚持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和集体讲授三种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作文分层教学贯彻了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但它不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补充形式,是针对学生作文参差不齐的现状,提出的一种补救措施。因而,在讲授写作知识时仍应以合班教学为主,批改的标准可参照分层的目标,两种方法交替使用。由于分层本身也是动态的,所以当三组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时,分层也就失去了意义。
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学生们都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教师们应该合理利用分层次教学,来使学生们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通过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来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池红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89.
[2]顾春淼.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20(16):67.
[3]庞庆芬. 分层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2020.
[4]李艳梅. 浅谈小学作文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J].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