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融合的模式探索
摘要
关键词
幼儿教育;“渐进式”阅读活动;课程游戏化;融合
正文
引言:
时代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教育领域的革新。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教育质量与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密切相关。在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中,课程游戏化备受教师关注,其是一种将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思维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强调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在幼儿阅读活动中,以“渐进式”阅读活动融合课程游戏化,能突出“渐进式”的系统性、连续性,以及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体验性、互动性、趣味性特点,让阅读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具有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促使幼儿主动阅读,逐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而如何有效地做好“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的融合,已成为当前幼儿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内容之一。
一、幼儿园“渐进式”阅读活动概述
幼儿园“渐进式”阅读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性、分阶段性,以及连续性的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其基于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结合阅读内容设计具有引导性和探索性的由浅入深的阅读任务,引导幼儿逐步提高对文字、图画的认识,在循序渐进中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逐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渐进式”阅读活动重点体现在“渐进”,强调阅读活动设计的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层层递进。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幼儿的阅读能力差异性,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设计层次性阅读任务,满足幼儿阅读需求。
二、幼儿园“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融合价值
(一)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一直以来是幼儿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是促进幼儿主动阅读的关键所在。将“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融合,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方面发挥着极高的价值。游戏化的阅读模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互动自由的学习氛围,能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体验,主动投入到对阅读内容的探索中去。以“渐进式”的形式实施的游戏化阅读活动能避免出现传统“一刀切”的活动设计问题,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引导下参与游戏、自主阅读,有利于消除幼儿对于阅读的抵触情绪,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幼儿阅读质量
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提升幼儿识字能力是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前提。基于“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的融合,教师会设计分阶段、分层次的游戏化阅读活动,能最大限度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使他们在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阅读的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当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后,会在长此以往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至关重要。
三、幼儿园“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的融合策略
(一)游戏化的阅读环境创设
在幼儿园“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的融合中,阅读环境创设是首要前提。阅读环境有着极强的引导性、教育性和互动性,是启发幼儿思维、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活动空间。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情感认知能力、知识学习能力。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幼儿的语言发展也是在与环境和同伴的交互作用下实现的。为全面提升“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的融合质量,让幼儿在层层递进的游戏任务中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合理创设阅读环境,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参与游戏、提高体验的阅读空间。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阅读角”,此区域的主题布置可以与每一次的绘本阅读内容相关。在布置主题方面,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合作,引导幼儿使用丰富的装饰品和色彩布置与绘本内容有关的主题,以此营造一个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促进幼儿主动阅读的环境。在此区域中,教师还应当定期为幼儿投放多元化的读物,例如绘本、有声书、触摸书等,既要考虑阅读主题的多元化,也要保证阅读材料的多样性。最后,教师则可以结合阅读的内容在此区域为幼儿设计一些具有连续性、探究性的游戏化阅读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习能力。以绘本故事《三只小猪》为例,该故事讲述了三只不同的小猪为抵御大灰狼用不同材料建造房子,结局各有不同。基于该绘本故事,教师可先与幼儿一起在阅读角中布置与故事内容相符的主题环境,比如使用绿色的墙纸进行简单装饰,在墙纸中鼓励幼儿绘画与森林有关的元素。教师则可以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建构材料,以及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动物头套。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先为幼儿阅读故事内容,并在阅读中戴上角色头套,用丰富的表情、语言、肢体动作吸引幼儿,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特点。在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先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尝试着说出故事的内容。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教师初步了解幼儿的阅读能力,以便于设计“渐进式”的阅读任务。在此环节过后,教师则可进行深入引导,比如让幼儿思考“三只小猪中,哪一只小猪最聪明呢?”“如果是你,你愿意当哪一只小猪呢?你会怎么建造房子呢?”以此启发幼儿思维,激发幼儿探索意识。在此基础上,基于阅读环境,利用环境中的材料和道具为幼儿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将阅读角分成不同区域,分别为“稻草屋”“木头屋”“砖房”,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选择不同的房屋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模仿小猪和狼的互动。最后,在此环境中创设建构游戏,让幼儿帮助三只小猪搭建房屋抵御大灰狼,并在完成搭建任务后说出搭建时的想法和创意,由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鼓励幼儿参与表现,增强幼儿参与信心。该案例生动形象地体现出阅读环境创设在“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能为幼儿提供好的阅读场所,让幼儿在沉浸式的阅读环境中学习,还能更好地实施游戏化的阅读任务,让幼儿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二)游戏化的阅读活动设计
在幼儿园“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融合的过程中,阅读活动是核心,是促进幼儿达到阅读目标,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形式,“渐进式”阅读活动的设计可通过游戏任务让阅读活动变得更加有趣,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在游戏化的阅读活动中,教师会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游戏任务启发幼儿思维,让幼儿在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得到初步提升。另外,游戏化的阅读活动还能丰富幼儿参与体验,对于幼儿情感认知的发展有着一定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游戏化阅读活动时,既要遵循游戏化的原则,也要遵循“渐进式”原则,确保游戏化阅读任务的循序渐进,能逐步启发幼儿参与兴趣,使幼儿自主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从而不断理解故事内容、实现自主表达。
例如在教学幼儿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时,为了帮助幼儿识别不同的情绪,了解不同情绪的特点,以及学会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情绪,教师可先借助电子白板为幼儿播放绘本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在电子白板中呈现“不同的表情”图片,用来表示不同的情绪,以便于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不同情绪。在这一环节,教师可设计“情绪识别”游戏活动,让幼儿根据白板中出现的不同表情说出相应的情绪,如愤怒、伤心、开心等,初步培养幼儿情绪认知。在此之后,基于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为幼儿设计“情绪色彩拼图”的游戏活动,让幼儿阅读绘本,并根据故事中的内容用对应颜色的卡纸剪出不同形状的情绪小怪兽,每种颜色代表一种情绪。在裁剪完毕后,幼儿需将情绪小怪兽拼贴在一张大纸上,形成一幅情绪色彩拼图。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情绪的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并锻炼幼儿动手能力。最后,教师则可以实施“我的情绪色彩”游戏活动,活动内容是由教师随机说出一种情绪名称,幼儿需在短时间内说出该情绪的颜色,并简单阐述选择该颜色的理由。比如有的幼儿在教师说出“害怕”的情绪时选择了“黑色”,幼儿认为“黑色”像晚上,什么也看不到,感到很害怕。设计这一系列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游戏化阅读活动,能充分体现“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的融合价值,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完成阅读任务,逐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之,“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的融合是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趋势,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好的教学任务。教师需全面了解“渐进式”阅读活动与课程游戏化的概念,完善各个环节,创设阅读环境、设计丰富的游戏化阅读活动,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参与兴趣,逐步提升幼儿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严英.渐进式:幼儿园户外实习场学习实践模式的建构[J].儿童与健康, 2023(12):14-15.
[2] 彭侣丽,杨宁霞.创造力提升: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阅读活动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 2023(8):31-33.
[3] 张卜元.课程游戏化视阈下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实施策略的行动研究[J].互动软件, 2023(4):987-988.
[4] 崇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儿童游戏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 000(006):P.62-63.
本文系:2023年金乡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新课程标准的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案例的研究》课题批准号:ZD2023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