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线上线下一体化家园融合共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专业发展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家园融合共育;教师角色
正文
备注课题:本文系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幼儿园线上线下一体化家园融合共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AH2022015)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园共育的理念逐渐深入,并催生出家庭与学校携手共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这一变革中,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日益突出,他们不仅担当着知识传递者的重任,更成为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桥梁,特别是在当前线上线下教育相互融合的背景下,教师面临的任务越发繁重且多元化,他们要在实体课堂中授课,还要在网络空间中引导,确保幼儿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能茁壮成长。同时教师的职责也远超单纯的知识传授,还要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生活态度、及实践能力,为幼儿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一、家园共育下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情感支持者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幼儿情感的引领者,他们注重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空间,通过细腻的情感观察,把握每个幼儿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变化。教师以倾听为起点,用心感受幼儿的喜怒哀乐,尊重并接纳他们的个性差异与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鼓励、肯定等正面教育手段,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情感,帮助他们建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当幼儿遭遇挫折时,教师及时给予情感上的抚慰与支持,引导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沟通协调者
幼儿园教师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园之间的桥梁,他们深知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的重要性,因此注重搭建一个高效、透明的交流平台。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访活动、及日常的在线沟通等方式,教师能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同时认真聆听家长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双方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达成共识。另外,教师还要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助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不仅会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度与认同感,也能有效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家园共育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教育引导者
作为教育引导者,幼儿园教师肩负着积极引领幼儿学习、为他们营造优良学习环境的重任。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与兴趣,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策划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幼儿内心的好奇火焰,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情绪起伏和行为动向,及时给予情感上的疏导和行为上的指导,培养幼儿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举止。而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满腔的耐心与爱心,辅以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二、幼儿园线上线下一体化家园融合共育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能力
在幼儿园线上线下教学逐渐融合的背景下,教师面临着提升融合教学能力的需求。这种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线上教学平台的操作技巧,更要求他们具备创作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线上课程资源的能力。为实现该目标,教师要培养一种跨越传统与现代、实体与虚拟的思维模式,以便于在实体课堂与网络空间之间灵活穿梭,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教学品质的稳定性。对此,教师要系统学习并掌握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直播软件的操作技巧、互动平台的交流策略等。同时还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出有吸引力的线上课程内容。
例如,通过融入动画、音乐、游戏等多元化教学元素,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相关培训,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优秀的教学案例,不断拓宽自身的教学视野,提升教学实践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的创新做法,如,如何巧妙利用线上资源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如何有效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活动等,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幼儿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与情感教育
在幼儿教育领域,心理健康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此,教师必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及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对幼儿的情感需求和情绪波动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无论是在线交流,还是面对面互动,教师都应该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准确捕捉他们情绪上的变化,并及时作出相应的情感支持和引导。
例如,当教师在线上教学中注意到某个幼儿表现出紧张或不安的情绪时,可以通过私信沟通或课后一对一谈话的方式,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创设有情感色彩的教学环境,通过温馨的氛围和亲切的语言,让幼儿感受到安全和关爱。除了日常的情感关怀,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和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和情感教育课程,这些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如,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状态,学会换位思考;或利用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积极态度。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优势,定期发布关于幼儿心理健康和情感教育的专业知识,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家园共育沟通合作能力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对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升教师在这一领域的沟通合作能力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搭建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更要他们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沟通手段,维持与家长之间持续且深入的交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如,幼儿园APP或家长教师即时通讯渠道,定期推送幼儿在园内的学习与生活点滴,让家长能更直观地感知孩子的成长轨迹。同时,教师还应该广泛汲取家长的育儿智慧与教育期望,通过线上问卷、教育话题讨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多元需求,从而更准确地调整教育策略,优化课程内容与活动设计。
例如,教师可以发起关于“家园共育中如何有效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线上研讨,邀请家长分享经验与建议,共同制定可行的教育计划。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定期组织线上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此来推动家园共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秉持倾听与尊重的原则,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的声音,充分尊重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情感体验。当面对家长的异议时,教师应展现出开放与包容的态度,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与协商,努力找到双方都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四)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
新课程的综合化与统整性发展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及知识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中小学课程的分科与综合并存不同,幼儿园课程更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尽管《纲要》将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但这种划分主要是为了教育实施的方便,并不意味着严格的学科界限。幼儿作为全面发展的个体,其生活经验和学习过程是紧密相连、互为影响的。因此,幼儿园课程应顺应幼儿的这一特点,并建立有整体性的教育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幼儿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园共育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还要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与家长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例如,教师设计以“自然奥秘”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在园内指导幼儿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同时在线上平台分享相关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任务,引导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与幼儿一起深入探索。具体来说,在园内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习性特点,记录天气和季节的变迁,并通过艺术创作、故事讲述等形式来展现他们的观察成果。而在线上环节,教师可以提供科普视频、交互式游戏等多媒体资源,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家庭实验,如,种植绿植、制作简易的科学小装置等,来揭示自然现象的奥秘。而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综合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身体等多方面的发展,还有助于增进家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幼儿营造更丰富和多元的成长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线上线下一体化家园共育的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转型,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是转变为幼儿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连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纽带。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能更准确地为他们打造恰当的教育方案。与此同时,在与家长的合作过程中,教师也不断锻炼自身的沟通技巧,提升专业素养,共同为幼儿打造更优越的成长环境。而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还要期待教师在幼儿园线上线下一体化家园共育的征途上继续砥砺前行,以更精湛、更具创意的教育手法,推动幼儿发展,开创幼儿教育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 张乃铭.家园合作中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的个案研究——以W幼儿园中二班为例[D].浙江省:浙江师范大学,2020.
[2] 刘宇.家园共育视角下利用松溪内家拳促进5-6岁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2019.
[3] 曾慧,陈佳.学前融合教育模式中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研究[C]//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论坛论文集.中国北京市北京市,2023:1-5.
[4] 蒲海霞,徐玉萌.融合教育中听障儿童教师专业能力及家园共育情况调研报告——以平度市同和街道中心幼儿园调研情况为例[J].新一代(理论版),2022,(05):284-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