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渗漏问题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渗漏问题;建筑;给排水
正文
引言:《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中明确提出,务必要确保工程建设的规范性,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预防给排水渗漏的问题,达到节水的效果。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加大对给排水渗漏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不断优化给排水的方式方法和施工技术,完善管理的各项机制和措施,提高给排水管道的整体质量,进而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文章就建筑给排水渗漏的问题及针对性优化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为建筑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1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
1.1管道渗漏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管道渗漏是最普遍的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渗漏出的水将会渗透到墙体中,对钢筋结构造成侵蚀,从而对建筑中人员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影响。因此,管道的防渗漏工作是给排水施工的关键一环,将会贯穿整个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整个过程。造成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是管道材料的使用,如所选择的管道没有足够的强度、管道和管件配合不紧密、存在砂眼等等。在使用镀锌钢管的时候,在弯头的位置,很可能会出现管壁厚度不足、外弧位置过厚、砂眼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无法通过肉眼进行判断,从而导致劣质材料被混入到给排水工程中。在施工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工人的错误操作而引起管道损坏,或是在施工的时候,对钢管进行了不符合标准的处理,使得螺纹无法正常工作,还有就是管道与管道的接缝不紧。在一些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在管道连接部位涂上胶水,那么接口部位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渗漏。此外,管道施工中环境也会影响到管道的质量。比如温度变化较大,就会由于热胀冷缩而造成管材或管件的损坏,特别是PPR这类温度敏感性比较强的水管,很容易由于在施工中由于温差变化而造成损坏。
1.2管道堵塞
在管道安装时,若发生中断,未做好保护措施,如未严格封闭,造成在找平、建筑垃圾清扫时,水泥砂浆进入管道,通常在管道的三通、弯折部位凝固,造成管道的堵塞。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堵塞的地方的管道切掉,再用新的管道来更换。如果管径太小,就会对排水管道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了管道的堵塞。
1.3施工责任界定不清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工程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需要多支施工队伍协同工作,所以在具体项目中,往往会有较大的人员变动。在工程建设中,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工程建设中的责任不明确。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工程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人员数量很多,而且在施工期间,如果在施工管理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各个部门间沟通不流畅,也极易造成管理责任不清。除此之外,项目施工主体与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责和权力没有清晰的划分,因此监督管理工作缺乏科学、严格的体系,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分工不明确,产生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
1.4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后续工程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一,管理人员在施工期间,并不会主动与其他部门合作,没有考虑到整体的管理水平,自身的行为会对其他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从而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第二,相关负责人对项目的安全管理不够全面。只有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支持下,才能进行给排水工程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大部分的人员都是未经专业培训就进行作业,这就导致了违规作业的情况增多,导致二次返工的概率增加;第三,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问题,总体上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有关部门也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只是凭经验施工。此外,由于有些施工人员不具备全面的给排水安装方面知识,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操作,有时只重视工程外观,却忽视了内部的施工质量,进而导致给排水工程存在安全问题。
1.5施工材料质量难以保证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类材料质量问题。比如,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管道作为施工的重要原料,如果管道的质量不达标,不但会对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而且还会对工程后续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材料应用不合理,将导致工程质量无法达到设计标准,甚至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如果在施工中发生管道断裂等问题,将会造成经济损失。所以,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材料,制定出相应的检测标准,尽量将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1.6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只注重建设项目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不负责任,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今后的施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家施工单位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员,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质量,并且能够及时的处理好施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但是,目前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不够,缺少相应的管理人才,以及落后的管理方法和理念,都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存在着许多的隐患。
2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
2.1项目的施工组织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该从施工材料、机械、技术等方面,对施工方案展开可行性分析,使之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筑给排水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做到合理的设计。在选用给排水材料时,应注意确保其质量,并尽可能地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以减少材料的浪费。此外,对施工技术在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达到既符合实际,又能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2.2建设过程的管理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建设项目的要求,制定并健全相关的项目管理体系,不能一味地沿用过去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队伍,对整个给排水项目及每一个建设阶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动态的监控。此外,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总体规划,强化对污染控制、安全防护、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2.3质量检验管理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要作用是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防止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在每一道工序结束之后,由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进行检验、验收,并将有关的数据做好详尽的记录。在项目实施中,必须建立项目的质量控制观念,并以项目的技术指标对质量进行评估。就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要求施工部门进行整改。
3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的优化对策
3.1管道渗漏问题处理
为了防止管道的渗漏,在施工的时候,要对管材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对不同批次的管材、管件进行记录。在施工完成以后,要对管道进行保养,防止管道被其他施工环节造成损坏。在施工现场,要做好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让他们知道管道的位置,并对管道的位置进行标记,避免因为其他工种的施工而造成管道的损坏。管理人员应当对管道进行常规检测,一旦发现管道受到损坏,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在PPR管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热胀冷缩,如采用管道折角自由壁补偿管道膨胀等。
3.2管道堵塞的控制
为了防止管道的堵塞,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当管道被切断时,应对管道口进行封闭,防止有异物落入管道;第二,竖管的安装通常是在井筒内部进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中断现象,则需要对竖管进行封闭;第三,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图进行分析,如果发现管径不合理,就应该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改,防止管道发生堵塞;第四,在施工过程中,当管道发生堵塞时,由于有建筑垃圾进入到管道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堵塞部位的管道截去一部分,再重新铺设一条新的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时,必须采用专用的机械进行疏通。
3.3分清建设责任
在项目施工之前,要对项目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并安排专人对项目进行具体的管理,对各部门的负责人要对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还可以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在施工期间,制定有效的施工计划,做好总结与分析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同时,管理层要按照当天的工作内容,对每个小组的员工进行分工,并制定一系列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各负责人要按照工作安排,不定期到工地抽查,有问题要追究责任。
3.4加强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要想使其达到合格的要求,就必须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在正式开始实施前,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指标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树型分配,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与权限。每个层级都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工作,把责任体系细化到每个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总体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管理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事先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措施,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同时,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尽量减少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对建筑工地进行不定时的安全检查,确保工人在安全的工作条件下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5强化材料质量监督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并采取多种检测手段,特别是对选材、采购、运输、进场、使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比如,如果因为存放环境的原因而导致了材料的破损,那就意味着存放过程中出现了疏漏,同时也意味着对材料的质量管理没有达标。因为有很多因素都会对建材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建材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对其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建材的质量和性能。为了确保全项目的质量,在管道材料方面要有较大的把握,在各个环节要有较强的监控能力,以达到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需要供货商提供原材料的检测报告,合理地对比原材料的价格和质量,根据项目的成本,选用具有较高性能的原材料。在原料供应期间,应对所有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避免不良原料流入现场。
3.6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首先,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从制度上进行人才培养。其次,在施工现场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进行注册,增强工人的质量安全意识。要持续加大对施工现场工人的培训与教育力度,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使其熟悉相关知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作业。最后,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制定不同层次的奖惩制度,以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使其技能水平持续提升。此外,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引进与培养,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之,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管道渗漏处理,管道堵塞控制,分清建设责任,加强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强化材料质量监督,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给排水系统中的常见问题,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用户的舒适体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平.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的要点[J].陶瓷,2023(08):151-153.
[2]段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施工控制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1):143-145.
[3]双晓旭.基于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22(07):28-30.
[4]黄霞丽.某工程给排水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22(06):92-93.
[5]胡淑贞.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2(03):113-115.
[6]江鹏.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19):205-206.
[7]苏接太.基于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筑,2021,18(17):190-192.
[8]王荣幸.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4):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