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及质控措施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吕德剑

央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39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相互之间的争夺战也变得更加激烈,因此,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的好坏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施工管理人员在房屋建筑工程开展期间,应当重视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仔细分析其中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强化协调配合,确保项目整体管理水平达到最佳状态,切实提升施工品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居住场所。基于此,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深入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及质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控对策

正文


前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稳步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各地的房屋建筑工程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建造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为推动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国家更是制定了一系列指示性文件,比如《民用建筑通用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等,力图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建筑施工效能、消除潜在质量隐患。本文谨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案例探讨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举措及质量控制举措。

1案例工程概况

案例项目性质为民用住宅,场地四周紧邻市政道路,交通较为便利。建筑总面积82982.78m2,抗震设防烈度7级。小区内共包含600余套住宅,本次主要负责13#、14#、18#、19#楼的承建任务,楼栋均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地上11层。下面对其施工管理措施和质控措施展开梳理。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2.1加强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科学的进度安排能够较好地保证施工质量,防止工期延误,为工程的顺利竣工交接提供支持。基于此,管理实践过程中,要特别做好进度安排和管控。要以项目合同约定的总工期为核心,对工程总量进行适当拆分,确定土方工程、基坑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不同子工程的进度计划,在计划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进行工程量的核校和盘点。对于其中发现的进度延误或进度赶超情况,要及时通过例会进行沟通和交流,总结施工中积累的进度管理成功经验,并就异常状况进行调整,最大限度消除质量隐患,减少后期返工风险。注意部分工序流程需要占用较长时间,要提前做好协调和安排,切忌为了赶进度损伤施工质量的错误做法。比如模板拆除时间应结合模板所处位置、功能决定,对于跨度不超过4m的承重底模,可以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时拆除,若跨度超过4m,则要确保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严禁提前拆除模板带来质量隐患。

2.2加强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包含了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机械、人员等全部费用总和,对造价进行管理控制,能够减少施工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促进工程建造效益的优化提升。管理实践中,要提前进行工程概预算编制,灵活使用分组计算、类比计算等方式提高编制效率,增强对造价编制合理性的评估能力。在概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制定对应的造价管理制度,把握造价管控流程和细节,消除管控盲区和误区。其中材料采购消耗的金额总数可以占到总造价的60%以上,管理内容应涵盖采购、存储、使用的全过程。采购时应当遵循就近原则,减少物料运输产生的费用成本。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护,使用手拉葫芦、钢绞线等捆绑好模板、混凝土预制板等构件,防止磕碰、剐蹭。物料到场后要仔细验收,并结合物料使用频率、性能特征等确定存储方式,其中大模板自重较大,存放区域应当提前夯实,可以采用对脸存放模式,两模板底角距离控制在60cm以上,自稳角控制在70~80°,尽可能保证存放稳固性。尺寸正常的模板可以采用堆码存放方式,要按照要求设置软垫木,并且码放高度不要超过1.8m,防止垒放过高造成的模板掉落受损问题。水泥也要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库房之中,存放时间不要超过3个月。为节省空间可以采用堆垛码放方式,但垛高应限制在12袋以内。通过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做到物料先进先出,减少因运输不当、存储不当造成的损耗。

2.3加强安全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节面临的安全隐患较为多样,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析及时识别、消除隐患,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要重视工地用电管理问题,所有的用电线路均要按设计图纸走线敷设,对于室外电缆来说,若采用埋地方式,必须确保埋地深度超过0.6m,防止机械或人员行走造成电缆开裂。基坑区域应当警惕失足坠落事故,在周边设置1.2m高的护栏,起到隔绝和提示作用,夜间施工时,还应当配备标志灯,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且挖出土方要及时清运出场地,基坑2m以内禁止堆土堆料,谨防载荷持续作用出现滑坡、坍塌等事故。本次工程房屋地上部分共11层,装设有住宅电梯,电梯洞口敞开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失足坠落,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施工时要特别加强洞口的临边管理,若洞口面积较小,未超过1.5×1.5m,则设置盖板进行防护即可,周边应当做好固定,降低移位风险。若洞口尺寸超过该限值,则要设置护栏,护栏高度控制在1.2m及以上,配合安全网减少坠落事故发生几率。

2.4加强环保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将绿色生产、环保生产作为下一阶段建筑行业转型的重要目标,因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时,还应当加强环保管理,践行文明施工、生态友好的施工理念。本次主要使用了如下几种绿色施工技术:(1)水循环利用技术。在工地出口区域设置水循环设施,比如集水渠、三级过滤渠等,车辆出入时用水冲洗其车轮、车身附着的尘土,减少扬尘污染。回收得到的废水可以在初步处理后回用,作为混凝土养护用水、消防储水等。(2)工地用电节能技术。在工地照明需求较低的区域,采用了声控、光控照明方式,极大减少了施工期间的电力能耗。(3)临时用地保护技术。借助BIM技术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排布,合理分割施工料场、吊装场地、后勤区域等,临时用地有效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对区域土地资源的不利影响。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还重点进行了施工污染防控,通过配置防尘网,将扬尘高度控制在0.5m以下,多数高噪音机械设备采用集中布局方式,外侧搭建降噪围挡,实测夜间噪音不超过55dB,能够满足文明施工要求。

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实行材料严进严出制度

材料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影响较为明显,施工环节应当重点把控。本次项目中,所有材料均实行严进严出管理制度,进场前由专业人员进行盘点清算,检查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是否合格,通过检验后方可进入仓储区域。使用环节要严格检查签证凭据,按照预算定额进行交付,严禁随意浪费等错误行为。其中模板材料购置时,要重点检查模板的外观是否出现磕碰、缺角等问题,板材的表面应当光滑,方便后期浇筑塑形使用。若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则材料到场后要重点检查其干容重指标,确认其在1900~2500kg/m3范围内。如果采用自拌混凝土,则原料到场后要分开检查,其中水泥的标号、数量要与采购清单一致,骨料应当分类堆放,且粗骨料最大粒径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原料质量不过关影响工程主体结构性能。钢筋验收环节,要重点检测其抗弯强度、抗拉强度等,抽检数量不少于5%,且不能少于3根。通过严格验收规避材料质量缺陷问题,为后续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助力。

3.2重视施工工艺交底培训

施工人员是履行施工职能、践行质控举措的一线力量,其素养能力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的质控实效,所以管理过程中,还应当着重加强施工工艺的交底培训。在培训中要讲明各核心工艺的注意事项,帮助施工人员消除误区,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常见核心工艺及要点包括如下几项:(1)脚手架搭设。培训时要引导施工人员熟悉搭设图纸,本次使用双排脚手架,最下端设置底托,通过现场安装,与厚5cm的通板连接成整体,立杆下侧应当设置扫地杆,设置节点为距地面100mm处。(2)模板及钢筋施工。要借助BIM仿真演示、案例讲解等方式,帮助施工人员尽快掌握技巧,其中预制构件模板安装时,要特别控制好拼接误差,模板平整度偏差应当控制在3mm以内,避免拆模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凹凸不平影响美观度,相邻模板要尽可能持平,高低差不要超过1mm。钢筋施工时,要跟踪检测焊接质量、绑扎质量等,减少返工风险。(3)混凝土施工。要重点强调混凝土拌合、浇筑、振捣等环节的要点问题,消除质量管理盲区,其中原料称量要确保精准,粗细骨料用量误差控制在±3%,水泥用量误差控制在±2%,浇筑分层不能超过30cm。

3.3做好施工机械维保工作

除施工材料管理、人员交底管理外,房屋建筑工程质控环节,还应当做好施工机械的维保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维保提升机械运行效率,缩短机械故障停运时长,保证工程施工效益的优化。本次使用的施工机械主要包含振动压路机、挖掘机、塔式起重机、钢筋切割机、电焊机等,设备机械的类型较为多样,功能和规格也是千差万别,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实践中可以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借助台账系统采集设备信息,在入库之初将设备的出厂日期、检测日期、维修记录、规格型号等登记在系统之中,为后续的保养和检校工作提供依据。大型机械使用环节面临的安全风险较多,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本次共配备4台塔吊,高度在30~75m,塔吊进场之前应当先检查场地状况,通过换填或夯实处理,提高场地平整度,将载荷能力控制在10t/m2以上,防止出现承载能力不足、机械使用受限的情况。塔机正式使用时,应当由具备专业资格证的人员操作,现场风速不能超过13m/s,防止风力过大造成重物来回晃动的情况。且机械应当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其构件紧固情况,传动系统润滑情况等,做好紧固保养和润滑保养。每次转场使用之前,均要进行空载、静载试验,确保塔吊工作性能良好,提升定位的准确性,试验载荷控制在额定值的125%即可。

3.4规范施工质量检测流程

本次工程总工期较长、施工流程较为繁琐,潜在的质量隐患及风险相对较多,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应建立起动态化、跟踪化的质量检测体系,由工程技术员事先分析工艺方案,找出需要穿插检测的施工节点,配合旁站监理一同完成检测工作。土方工程中,要重点检测土方开挖情况,通过检测降低超挖、欠挖风险,为后续基坑工程施工做好铺垫。具体操作方法为先使用分层机械开挖方式,接近设计标高250cm时暂停,改用人工方式把控精度,开挖结束后也要及时测量,将基坑表面标高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钢筋工程施工时,要重点检查钢筋加工、焊接、绑扎效果,根据调直、调弯工艺选择情况确定加工允许偏差,焊接部位必须结合良好,禁止出现夹渣、咬边等状况。钢筋绑扎完成后,也要重点检查绑扎区域情况,看其是否扎牢、扎严,箍筋间距、网眼尺寸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将允许偏差控制在±10mm范围以内,避免质量把控不严造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受损等问题。混凝土工程施工时,要跟踪检查混凝土的拌合状况,看原料称量结果是否符合误差控制要求,抽取样本检查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等指标。本次使用强制式搅拌机,设备容积为800L,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0mm,拌合过程中要做好检测,通过旁站监理,确保搅拌时间不少于60s。

4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涉及的人员、物料要素众多,管控协调不当很容易出现工期延误、质量受损等问题,实践中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要积极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建立权责分明的施工管理小组,借例会契机及时沟通施工进度情况,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响应处理工作。同时加强造价管理和安全管理,实行系统化的材料验收、申领制度,积极开展工艺交底培训和质量跟踪检测,为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丰焱,严文龙.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4):12-14.

[2]周永生.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01):187-189.

[3]杜凯强,王亚东,党晓琪,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措施[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400-401.

[4]齐枚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砖瓦,2022(02):91-92+95.

[5]刘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及其质量控制[J].陶瓷,2023(09):202-204.

[6]丰焱,严文龙.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4):12-14.

[7]解佃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砖瓦世界,2021(11):192.

[8]郝亮.探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及质控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26):188-189.

[9]杨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及质控措施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28):38.

[10]李星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砖瓦,2021(5):113-1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