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王琳霞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本文详细论述了该体系在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培养及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成效。研究表明,产教融合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产教融合体系在企业参与度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未来,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

正文


1.2023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ZJGA2023007,名称:政校企村协同模式下职业教育服务湖北民

族地区乡村振兴机制研究);2.2022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22GB223,名称: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茶旅文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社会对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全球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导致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逐渐将产教融合理念引入教学中,通过与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推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以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该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教学团队与评价体系的协同发展,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1 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产教融合已成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产教融合为培养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将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应运而生,推动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1 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是一种通过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结合行业需求和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它不仅仅是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的输出途径,更是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方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学生不仅要掌握旅游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产教融合,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提升岗位适应性。

1.2 “五位一体体系构成

五位一体体系是产教融合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具体体现,包含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团队和评价体系五个核心要素。首先,课程体系是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共同设计课程,确保理论知识与行业需求一致。其次,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外两个部分,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模拟旅行社和酒店管理系统提供实践机会,校外实训基地依托真实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校企合作项目则提供了企业实践的机会,如顶岗实习和短期实践,学生通过这些项目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教学团队中既有双师型教师,也包括来自企业的导师,他们共同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实践指导的专业性。最后,评价体系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式,确保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1.3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实践教学的高度依赖。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策划等理论知识,还需具备现场管理、服务质量控制、团队领导等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实践教学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忽视了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毕业时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通过五位一体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学生在校内通过实训系统熟悉工作流程,在校外通过企业实习掌握实际操作,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1.4 国内外经验对比

国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普遍采用了产教融合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就是将学生的学校学习与企业培训结合起来,通过校企合作确保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的同时,每周有固定时间在企业中进行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相比之下,我国的产教融合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企业参与度不够、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上,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学校期间就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

2 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通过五位一体产教融合体系,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该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围绕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及评价机制展开,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

2.1 课程体系的优化

课程体系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高职院校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训课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如旅游管理概论和市场营销,同时也融入实践课程,如旅游线路设计和模拟运营。此外,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体系的一大亮点,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使课程内容更加契合行业实际需求。通过这种双向合作,课程内容能更快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高职院校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紧跟市场需求,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2.2 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通过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例如模拟旅行社、酒店管理系统等,帮助学生在校内得到初步的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在这些模拟环境中学习,掌握旅游行业的基础操作流程。同时,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校与旅游企业、酒店、景区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学生通过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实训基地的多样化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也增强了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2.3 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

校企合作是五位一体体系的关键。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同时企业也能从中获得优秀的实习生。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实习,深入了解行业运作,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导师的引入也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导师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行业技能,还提供职业发展建议,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职场环境。这种合作模式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动,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为企业培养和选拔未来人才提供了途径。

2.4 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五位一体体系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双师型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学校还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增强教师对行业前沿动态的把握。此外,学校还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授课和实践指导。企业专家的参与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2.5 评价体系的完善

评价体系的设计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的评价不仅限于理论考试,还涵盖实践能力的评估。学校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训表现、以及企业实习反馈进行全面考核。这样,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此外,评价体系还注重企业和学校的双向反馈。通过与企业导师的定期沟通,学校能够根据企业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符合行业需求。

3 典型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效果,本文以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案例进行分析。该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始于与本地一家大型旅游集团的合作。这一合作起初从课程开发入手,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了适合市场需求的课程,涵盖了旅游线路设计、客户服务管理等实用性强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企业的实际需求成为了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这不仅使课程更加贴近行业发展,也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当前最具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该校建立了校内外两种类型的实训平台。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模拟旅行社、酒店管理系统、虚拟导游平台等,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进行真实的情境操作。通过这些校内实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行业技能。校外实训基地则依托该校与当地旅游景区、旅行社及酒店的长期合作。学生通过到这些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实习,直接参与接待、导游、客户管理等工作。这些真实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校还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项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顶岗实习。学生在大三学年进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参与旅游线路策划、导游服务、客户管理等工作,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这种学习与工作并行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也通过实习项目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优秀的实习生往往被企业录用。根据统计,最近三年内,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被实习单位直接录用,证明了产教融合对就业的积极促进作用。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该校不仅拥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定期邀请企业高管到校授课,分享行业最新动态与实操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实践经验与企业导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成效与未来展望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促进校企合作方面表现突出。通过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许多学生在毕业前通过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为他们快速适应职场、提高岗位胜任力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该体系实施后,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被实习企业直接录用,体现了该体系对提升学生就业率的积极作用。

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也是该体系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不仅优化了课程设置,还引入了最新的行业需求,确保教学内容能够与市场需求同步。企业通过参与课程设计和实训项目,不仅获得了高素质的实习生,还能提前储备人才,校企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此外,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学校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邀请企业导师参与教学,使教师不仅具备理论教学能力,还能结合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行业技能。

然而,尽管该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企业的参与度不够深入,校企合作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实习环节,企业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利用也需要进一步优化,确保学生能获得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因此,未来的教学改革应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合作形式,让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更加全面。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展望未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将不断变化。高职院校需要持续创新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引入更多新技术和新模式,以培养出更加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冰洁.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07):113-115.

[2]朱晔,王敬雅.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郑州工商学院为例[J].河南农业,2023,(30):18-19.DOI:10.15904/j.cnki.hnny.2023.30.015.

[3]陈碧玉.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4,(07):117-119.

[4]郑松.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辽宁开放大学学报,2022,(04):72-75.

[5]童广路.课程思政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22):203-206.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2.07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