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数字化转型中AI辅助教学法的创新与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民航公共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正文
2023年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和提升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3X2725)
引言
近年来,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浩荡如潮,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各个环节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和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中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全过程纵向评价、全要素横向评价。”党的二十大报告(2022)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从这一系列的方案、报告和工作要点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已经将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本文旨在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近十年来实施公共英语教学信息化进程的轨迹,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倡导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标《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的要求,“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时代,多媒体技术以及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助推学校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顺应学校为实现民航“十四五”规划目标,培育贴合新时代需求、具备先进人工智能能力和思维、能够面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部署。[1]
1 具有民航特色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历程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自1980年成立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公共英语教学领域历经了多轮的教学模式创新。学校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教学改革,以响应民航业对从业人员英语水平的高要求:从早期的“多媒体课堂与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结合的双元教学模式,到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课堂主导的数字化转型。每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均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同时也为民航高职院校在公共英语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1.1第一阶段:多媒体课堂与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双元模式
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发布,标志着网络化自主学习理念的推广,各高校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推动了传统课堂的转型。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借此契机,于2008年建成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开设了拥有200个学习席位的自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资源,形成了“教师面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双元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自主学习中心和多媒体教室,营造一个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的英语学习环境,推动了学生自我主导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评价+自主学习平台评价”的组合方式。学业成绩中自主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占20%至30%,从而强化了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为学校的公共英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1.2第二阶段:智慧课堂与AI赋能的教学数字化转型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开启了基于智慧课堂的公共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更加突出智慧化教育的重要性。学院在这一阶段积极建设“智慧课堂”,并借助AI技术,构建了数据驱动的教学环境,使线上、线下教学无缝融合,达成了跨校区教学资源共享的目标。
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通过使用智能白板、互动考勤及课堂录播等工具,使教学方式更具互动性和实时性。借助AI技术,教师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特征,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智能化教学平台如讯飞AI课堂和FiF口语训练系统,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助力学生提升口语及英语综合能力。此外,智慧课堂的建设也促进了教师素养的提升,教师逐渐适应数字化教学需求,参与网络教研联盟和虚拟教研室,形成了多元化的专业发展途径。同时,课程评价系统也逐步实现数字化,基于学生全学期学习数据生成多元化的综合评价结果,支持动态化的学习效果反馈。
2 民航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转型的数字化意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紧扣教育信息化的主线,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的深度革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英语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多元化,赋予了民航公共英语教学新的活力。
首先,数字化技术与英语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是这一转型的关键。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探究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智慧课堂通过使用互动大屏、智能白板等硬件设备,使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更加灵活高效。此外,课堂活动的智能考勤和实时数据跟踪功能,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其次,学生的学习模式逐渐转向智慧学习模式。通过讯飞AI教学平台等智能系统,学生的学习轨迹和个性化需求可以得到精准跟踪。基于大数据分析,教师能够为学生建立学习画像,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资源与辅导方案。
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是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入应用,教师需要掌握更多智能化工具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通过参与虚拟教研室、网络教研联盟等数字化教研组织,教师不仅可以增强数字化教学技能,还能从更多优质资源和研究团队中获得支持,推动个人和集体的教学发展。
在课程评价方面,数字化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多元综合。从课前准备到课中互动、课后复习,所有环节的数据都被纳入评价系统,形成了更为动态、精细化的综合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通过上述多维度的创新,推动了民航特色的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3 具有民航特色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实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智慧课堂建设以多场景应用为核心,满足不同教学需求。具体包括互动教学的智慧教室、小组研讨的智慧教室以及跨校区授课的智慧教室。这些智慧教室通过智能硬件和多功能互动系统,打造了高效灵活的教学环境,优化了不同场景下的教学效果。
3.1 智慧课堂引领公共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
3.1.1面向互动教学的多媒体智慧教室
在互动教学方面,智慧教室配置了互动大屏、智能白板和课堂管理系统,使传统课堂焕发新活力。教师可通过抓拍提问、随机答题、抢答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课堂管理系统则支持即时数据统计、学习反馈等功能,使教师能够迅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进程,从而提升课堂互动性与教学质量。此外,学生还能在智慧课堂中使用移动设备参与互动,增强了教学的便捷性与趣味性。
3.1.2面向跨校区授课的智慧教室
面对学校“一校三区”的布局,跨校区智慧教室的建设成为解决多校区资源共享的关键一环。借助互联网、录播系统和智慧课堂平台,跨校区智慧教室实现了异地教学资源的同步共享。通过这一平台,不同校区的师生能够在实时互动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不仅提升了教师团队的教育影响力,也实现了校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跨校区智慧教室的设计还考虑到师生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同校区的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同步参与课堂互动,确保高效、无缝的教学体验,克服了地理障碍带来的不便。
3.2 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
伴随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平台,以提升公共英语课程的资源支持与平台创新。近年来,学院引入“互联网+教育”理念,结合在线课堂、模拟课堂及数字化仿真实训等多种新型教学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3.2.1慕课与在线教育平台
学院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在线教育资源,汇聚了国内外优质课程和教材,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尤其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慕课(MOOC)等资源解决了传统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平台提供开放性课程和自主学习模块,使学生能在课堂外获取知识,进一步实现个性化学习。
3.2.2智能教学平台
在智能化教学方面,学院引入了讯飞AI课堂和FiF口语训练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英语教学的互动性与个性化。讯飞AI课堂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追踪学生学习情况,基于动态数据提供个性化方案。FiF口语训练系统则用于英语口语教学,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和实时反馈帮助学生强化听说能力,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英语实践体验。
3.2.3iSmart智能英语学习平台
学院还引入了iSmart智能英语学习平台,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多所高校共同打造,集教学、学习和评估于一体。该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并结合智能化评估工具,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调整教学内容。iSmart平台的个性化学习设计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3 数据智能化民航公共英语教学转型的期望成效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期望通过智慧课堂的建设和AI技术的赋能,推动公共英语教学的全面数据智能化转型,达成以下成效:
首先,数据驱动和智能辅助将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借助大数据技术,学院可以对教学全流程中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实现精准的学习过程监控。这将支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灵活调整教学方案,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反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效果。其次,智慧教学模式的移动化和灵活性将进一步增强。支持5G等无线网络环境,使学生能够使用移动设备灵活参与课堂互动,实现跨校区教学的顺畅连接。同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延续课内外的学习内容,促进课内外教学的有效衔接和延伸。最后,多元化课程创新和沉浸式学习体验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特点,课程设计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平台和资源,创建契合教学目标的学习内容,提供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4下一步工作思考
在实现以智慧课堂为核心的民航公共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将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和资源的智能化发展。首先,学院将加大数据驱动的智能教学模式研发力度,依托智能技术改进教学环境和互动方式,以数据为支撑丰富教学流程的每一环节,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其次,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育能力将成为重点。随着数字化教学的深入发展,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以应对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需求。学院将持续组织培训,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特别关注如何在家庭和事业间平衡发展的挑战,支持教师全面适应数字化转型。最后,学院将加强具有民航特色的公共英语课程资源建设。基于民航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将逐步完善课程资源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灵活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机会,确保其英语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步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民航行业的挑战。
结束语
随着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正在全球民航业得到快速应用,智慧型航空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未来发展趋势。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内最早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作为民航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的国家队、主力军、主基地,其公共英语教育亦应顺应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究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致力于为我国民航业培育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先进人工智能技能和思维模式、能面对将来社会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2023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
[4] 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N].中国教师报,2023-02-15(1).
[5] 杨俊锋等.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重点.互联网教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3.
[6] 张敬源,赵红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路径[J].外语学刊,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