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王晓芬

和田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亟需变革,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增强文化理解力、培养职业素养等方面明确了教学目标。随后,提出了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素养等路径,并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教师激励和校企合作等措施为改革提供保障。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学;新时代;教学改革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新时代面临新的使命与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内容单一、实用性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丰富的课程内容、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新时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的需要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文化修养的任务。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同时,语文课程有助于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准确表达思想、清晰传达信息,这些都是现代职场中必备的素质。

(二)适应社会需求与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单一技能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这对高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商务沟通、报告撰写,还是客户服务和跨部门交流,高职学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适应力和晋升空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偏重文学知识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缺乏对职场实际应用的关注。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应着重加强职场相关内容的学习,例如公文写作、演讲技巧、沟通策略等,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技能,增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得以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为自身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应对当前教学模式弊端的需要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模式仍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性不足、互动性差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应用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无法有效地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职业环境中。此外,评价方式单一,以书面考试为主,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个性化发展,使得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改革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性内容和互动环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锻炼,逐步提升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二、新时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新时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其在不同情境中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思想。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的综合语言技能。高职学生未来将面临各类职业场景,口头和书面表达都十分重要,如会议发言、商务沟通、报告撰写等。通过教学改革,可以引入更多实用性的语言训练内容,采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此外,改革还应鼓励学生通过课后自主学习和实践,不断强化语文应用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则可以设置更多情境性考核,让学生展示在真实情境中的表达能力。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以系统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需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文化理解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批判思维则帮助学生以理性和多角度的方式分析问题,这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和职场环境时尤为重要。通过教学改革,语文课程可以引入更多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和社会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讨论,并撰写分析性文章。同时,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小组辩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质疑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推动其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和评价。增强文化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判断力,形成独立的思考模式,具备新时代人才所需的文化素养和理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还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综合能力则涵盖语言沟通、信息处理、创新思维等方面。语文课程通过设计与职业相关的实训内容,如商务沟通、公文写作、职场礼仪等,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工作场景中获得实用经验,增强其职场适应能力。同时,语文教学可以融入跨学科知识,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结合人文、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广度和应用能力。此外,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展示、角色扮演考核等,可以评估和激励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帮助他们逐步形成高效的工作习惯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三、新时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一)创新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创新教学内容是关键。传统语文教学多以文学知识和古典文章为主,而忽略了实用性和职业相关的内容。因此,改革应将内容拓展到更加贴近高职学生需求的实用语文知识,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职业导向。例如,可以增加职场沟通、公文写作、演讲技巧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工作场景相关的表达技能。此外,还可以融入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热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意识,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扎实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底蕴。

(二)改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是提升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传统语文教学多采用单向讲授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互动环节。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引入更多参与性强、实践性高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和情境教学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设计具体任务或项目,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探索和表达。此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互动性教学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拓展思维,提升语言应用能力。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值得推广的方式,通过网络资源和数字化工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得以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高。

(三)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语文课程的评价多集中于知识考核,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和综合素质的评估。为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评价体系应更加多元化,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可以将课堂表现、项目完成情况、平时作业和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减少对书面考试的过度依赖。此外,鼓励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多维角度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在情境化考核中,可以通过模拟职场场景考察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评价的真实性和实用性。通过优化评价体系,能够更加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新时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知识。为此,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此外,鼓励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还应熟悉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提高互动性。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创新、参与教学研究,使教师在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从而有效保障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四、新时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与制度支持

新时代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策与制度的有力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指导政策,明确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各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同时,学校层面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组织和管理支持,如设立改革专项资金、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过程性考核等,以保障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此外,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改革工作提供制度激励和资源支持,逐步形成政策引导、学校支持、教师参与的合力,使改革工作在各个层面得到有效落实。

(二)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撑,因此优化与整合教学资源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将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同时,学校应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引进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实践性。例如,可以通过建设电子图书馆、共享优质网络课程等方式,让学生获取更多语言学习资源和优秀案例。此外,学校还可建立语文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和讨论的场所,推动自主学习的开展。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线上线下资源,能够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三)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

教师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因此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了解行业需求以及职业教育特点,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教育技术、课程设计、职场沟通技能等,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此外,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评优奖励、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激励教师参与教学创新。对于积极参与改革的教师,可以给予职称评定、薪酬激励等支持,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加强校企合作,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校企合作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增强课程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将实际工作场景、职场沟通技巧、公文写作等职场所需的语言技能融入语文教学中。同时,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真实工作场景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其职场适应力。此外,企业还可以为语文课程提供实践案例和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职场语言的实际应用。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还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不仅是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需要,更是顺应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明确改革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素养,可以更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政策支持、资源整合、教师激励和校企合作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多方合力,高职语文课程将更具实用性、职业性和人文性,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语言和文化基础,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伟,张艳.新时代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3(10):45-50.

[2]王丽,陈刚.高职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2(18):75-78.

[3]刘晓华.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2):32-37.

作者信息:王晓芬,女(1989.06),汉族,贯 河南郑州,学士,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建设,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