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的治理措施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付伟

浙江东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

环境工程建设和其他工艺活动往往同时产生大量危险固体废物,包括各种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一些生活固体废物。大多数工业和生活固体废物具有强腐蚀性、毒性、高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随意超标排放在短期内必然会对环境、人体和环境资源造成巨大的潜在危害后果和二次污染。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固体废物的物理处理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指出了固体废物的主要生产方式和利用方式,焚烧、高温堆肥技术、金属提取和分离技术,以及主要的污染控制方法和措施,如厌氧消化、处理和分离技术。根据高温熔融处理技术和热熔裂变技术的优缺点,建议今后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上述相关处置技术设施的环境污染控制和处置效果,尽快实现环境高效、低放射性污染、低能耗、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关键词

环境工程;固体废物;环境污染

正文

如今,各种供水环境工程在建设或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同时产生相当数量的污水和固体废物,如何进行科学的处理和使用先进、合理的,有效可行的科学污水处理方法和技术装备,确保及时高效地处理这些给排水环境工程建设和项目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受污染固体废物,无疑是整个城市水环境工程体系建设规划的关键内容之一在中国,甚至在中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日常需要进行一定的劳动和生产,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的活动和其他商品的消费往往会产生几乎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至少暂时使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和其他半工业固体废物,并且没有必要失去任何经济价值,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上述固体废物通常也被称为上述工业固体废物。人们通常习惯将上述固体废物统称为各种工业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类,包括半固体工业和生活固体废物、农业生产固体废物和其他部分生活和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环境资源中还有四类有毒废物,它们与上述许多有毒废物相似,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这些剧毒有害固体废物大多还具有强腐蚀性、毒性、高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害危害的特点,这四类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性质不同。这些废弃物在环境中的随意倾倒和大规模集中排放,必然会同时给环境、人体自身环境和周边工业环境资源带来巨大的潜在社会危害因素和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系统地总结、提炼,全面分析和探讨我国有毒、放射性固体废物及资源产品的资源污染防治、利用管理方法和方法

1固体废物产生污染的主要方式。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及其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是完全不同的。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随机产生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学成分,其随意倾倒和排放必然会对整个工业环境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大量固体废物排入生产环境水体,将对大量在工业生产周围生活和工作的人、动物和其他动物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在生活垃圾中,许多被污染的固体废物在高温环境中会被酵素发酵、裂解和催化,形成大量病原体,污染城市环境,对我国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2.1对周围土壤产生危害。

如果固体废物随意排放并扩散到我国重要地区,可能会对整个地区的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土壤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消除土壤系统中一些潜在的有害污染物,前提是避免一切外来势力的入侵和伤害。但是,如果随意排放大量受污染的固体废物,很可能直接导致全国土壤结构的灾难性变化。在选择被作物污染的土壤种植蔬菜时,土壤成分中所含的有毒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会在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逐渐大量进入种植作物。人们过度食用这些种植的谷物和蔬菜产品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2.2对周围水域产生危害。

当固体废物直接倾倒并排放到各种河流、河流、海洋水系和入海湖泊中时,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造成中国河流水质环境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对河流沿线的各种水生生物和鱼类等各种个体生命资源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当大量上游堆积的固体废物集中排放到整个下游水系时,如果下游河流的宽度仍然小于上下游河流的宽度,将直接导致上下游河流之间固体废物的交汇和堆积,对下游河流向下游河流的排水或补给能力造成进一步或严重影响。在南方一些春季降水天气明显、频繁的湿润地区,如果在雨水的积累和沉淀下有大量工业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污染会随着这些城市的雨水径流逐渐渗入和扩散到城市地下水系统,最终进一步积累,造成整个城市地下水系统的污染。

2.3对周围大气产生污染。

固体废物焚烧也会间接污染周围的大气。固体废物不仅是一般的卷曲或固体形状,而且是一些颗粒质量相对较小的粉状废物。当室外出现干燥大风天气时,固体废弃物颗粒物中形成的许多细粉尘颗粒物飘落到污浊的空气系统中,被这些空气颗粒物中的大量微生物吸附、分解、冷凝成许多有害气体,将严重污染当地大气环境和资源,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2.4可对其他城市环境的卫生安全产生有害影响。

大量建筑固体废物的积累可能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外观质量和周围环境卫生。如果大量生活垃圾在现代城市环境中随意堆放和排放,城市整体市容、公共环境和自身健康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这可能直接损害城市形象,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将受到严重限制。

3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3.1卫生填埋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在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一次可直接填埋大量城市固体废物,耗费人力资源和投资成本,但相对安全合理。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技术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处理和降解产生的固体废物。同时,可一次性收集处理固体废物降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沼气资源,实现二次循环利用。然而,目前该应用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仍缺乏监管。目前尚无一套标准化的固体废物处理作业流程文件和环境规范标准,很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大规模的二次放射性污染。

3.2在特定地点进行焚烧。

在一些国外和一些西方文明发达国家,一些人经常考虑使用各种先进的工业方法,如垃圾焚烧和后热处理来焚烧和处理一些固体废物。焚烧过程完成后收集的热废物量也将比再利用过程前的固体废物量大大减少。同时,由于焚烧垃圾燃烧过程中的连续燃烧和其他余热可以重复利用和回收,在收集或储存这部分热垃圾进行保护和利用后,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和推广到人们和其他人的各种物质生产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企业采用新的发电处理技术后,发电也必须持续燃烧,消耗大量电能。同时,由于烟气燃料在燃烧或气化过程的后期会被氧化分解,产生的大量烟尘会直接排放到周围空气系统中,严重污染周围空气系统中的一些化学有害气体。如果后期发电处理工艺流程设计不当,将导致电厂再次氧化周围的局部大气环境,造成一些严重的化学烟雾污染。因此,这项新的处理技术在中国是无法广泛推广、利用和应用的。然而,同时,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方法还具有环保技术的优点,可以完全有效地消除医院细菌颗粒的残留。它可以有效地回收和处置整个医院系统处理过程中一次释放的可能含有医院细菌颗粒和医院污染物颗粒的各种其他医疗固体污染物,减少这些医疗固体废物颗粒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二次污染

3.3高温堆肥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厂从人、牲畜或大型动物身上收集的牲畜粪便也可以通过高温堆肥焚烧处理。在我国沿海地区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中,采用这种填埋技术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填埋技术可直接使各种废弃物和粪便的无害化填埋处理率平均达到70%左右。然而,这种高温堆肥技术的处理过程非常艰巨和复杂。粪便无害化收集和填埋通常需要精细分类,这需要建设相应的设施,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如果不能充分保证固体废物处理的最终回收和处置状态,高温堆肥的处理和焚烧效果就无法立即得到充分发挥。

4环境中固体废物的治理措施

4.1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大多数在生活环境系统中产生污染物的固体废物可以通过与环境相关的处置技术进行降解。例如,使用生物厌氧消化处理废物的技术方法可以降解生活环境系统中可能存在环境污染的大多数其他固体废物。然而,固体废物环境中确实存在大量需氧固体废物。如果选择好氧固体废物处理的处置方式,仍需尽可能保证整个固体废物环境中有高浓度的氧气,这不仅会大大增加废物处理的成本,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空气质量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厌氧垃圾处理的选择显然更安全、更合理。

4.2高温熔融技术。

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工程中,如果存在其他有害重金属元素和其他有害放射性物质,则有必要考虑采用高温熔融技术进行回收和处理。高温熔融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无害化废物处理的新技术,它可以将其排放到这些固体废物和周围水环境中所造成的潜在环境有害污染降低到较低的程度。然而,为了实施这一资源化处置的新技术项目,需要同时消耗大量的热环境能源。只有进入高温环境,并有一定的高温和熔融时间限制,才能同时完成各种高温固体废物的有效回收和高温资源化处理。因此,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时间和成本高

4.3热裂技术。

热分解技术也可用于通过热解转化将一些固体废物堆中的大量超大分子有机物还原为超小分子有机物。该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有害气体远低于普通工业焚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反应可以在常压下安全进行,无需氧气,同时不会产生大量其他危害环境稳定的挥发性有害气体

5结语

在重大环境工程体系建设领域,固体废物收集处理工作内容十分重要。虽然有许多新的技术措施和环保处理工程措施与固体废物回收处理技术的发展有关,但它们都有一些优点和缺点。因此,在未来的环境垃圾处理工程中,中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相关环保技术设施的最终处理和环保效果,以确保实现环保、高效、环保、环保的目标,低氮污染、低能耗是被污染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璐,李明月,闫晓寒,等.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方案编制探索: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9(1):53-60.

2]常宏.试论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的治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8):148-149.

3]张平平.探析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9(19):126.

4]肖筱瑜,梁文寿,唐名富.绿色矿山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要求[J].矿产与地质,2019,33(5):905-909.

5]张刚.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治理措施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1):183-1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