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赋能媒介内容创作的新变革——以浙江地方戏曲为例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孟晓红1 张莹2 王朝3*

1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省宁波市,315000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AIGC(AI-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已成为媒介内容创作领域的新引擎。本文以浙江地方戏曲为例,深入探讨了AIGC在媒介内容创作中的具体应用与所带来的新变革。文章首先介绍了AIGC技术的背景与发展现状,随后分析了浙江地方戏曲的传统创作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阐述了AIGC如何赋能浙江地方戏曲的内容创作,包括创作流程的智能化、艺术表现力的增强以及观众互动体验的提升等方面。文章对AIGC在媒介内容创作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AIGC;媒介内容创作;浙江地方戏曲;智能化;艺术表现力;观众互动体验

正文


[基金项目](宁波工程学院科研培育项目:媒介传播视域下汉语方言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2022TS21)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媒介内容创作领域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同样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刻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AIGC技术,以其高效、智能、创新的特点,为媒介内容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浙江地方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实现传承与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AIGC在浙江地方戏曲内容创作中的具体应用与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AIGC技术背景与发展现状

(一)AIGC技术概述

AIGC技术,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各类媒介内容的新型创作方式。它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先进技术手段,模拟人类的创作过程,不仅能够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和创新性的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还能在视频剪辑、动画制作等复杂创作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AIGC技术的核心在于其能够理解并学习人类的创作模式,通过算法模型的不断优化,自动生成符合特定风格和需求的高质量内容。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创作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媒介内容创作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内容创作的新时代。AIGC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内容的生成,还包括内容的编辑、优化和个性化推荐,使得内容创作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GC技术正在成为推动媒介内容创作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AIGC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革新,AIGC技术在媒介内容创作领域正展现出其无可限量的潜力。这一技术不仅仅局限于新闻报道的智能撰写,还深度涉足到影视作品的视觉特效制作、音乐创作中的旋律生成等多元创作环节。可以说,AIGC技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逐渐重塑着媒介内容创作的每一个角落。

在技术层面,AIGC技术的背后是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强大支撑。这些技术不仅使AIGC能够模拟人类的创作过程,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和创新性的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还在视频剪辑、动画制作等复杂创作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应用能力。AIGC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创作模式的深入理解,通过算法模型的不断优化,它能够自动生成符合特定风格和需求的高质量内容,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应用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对AIGC技术的研发力度,这一技术正朝着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发展方向迈进。无论是新闻资讯的快速生成,还是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亦或是音乐创作的旋律制作,AIGC技术都在为媒介内容创作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AIGC技术以其高效、智能、个性化的特点,正在成为推动媒介内容创作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浙江地方戏曲传统创作模式及其挑战

(一)浙江地方戏曲传统创作模式

浙江地方戏曲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分支,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还展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艺术风格。其传统创作模式深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主要依赖于编剧、导演、演员等专业人士的手工创作和经验积累。从剧本构思到角色塑造,再到表演呈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艺术家的匠心独运和个性化表达。剧本的创作往往基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现实生活,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主题挖掘,展现出浙江地方戏曲独有的艺术魅力。角色塑造方面,艺术家们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传达,通过唱、念、做、打等传统表演技巧,将角色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给观众。在表演呈现上,浙江地方戏曲强调舞台美术与表演艺术的和谐统一,通过精美的服饰、精致的化妆和生动的舞台布景,营造出浓厚的戏剧氛围,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此外,浙江地方戏曲的音乐伴奏和唱腔设计也是其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乐器的演奏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唱腔,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这些传统创作模式不仅体现了浙江地方戏曲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戏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二)浙江地方戏曲面临的挑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众审美的多元化,浙江地方戏曲传统创作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传统创作模式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观众对戏曲作品快速更新和高品质的需求。传统戏曲的创作过程繁琐,从剧本的构思、修改到最终定稿,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这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次,传统戏曲艺术在年轻人中的传播和接受度逐渐降低,亟需寻找新的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年轻一代观众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和娱乐,而传统戏曲的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剧场演出和电视播放,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此外,传统戏曲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对固定,缺乏创新和变化,难以满足现代观众对新颖、多样化艺术形式的追求。再者,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表达现代生活和情感方面存在局限,难以与年轻观众产生共鸣。因此,如何在保留传统戏曲艺术精髓的同时,创新创作手法,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作品的现代感和吸引力,成为浙江地方戏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AIGC赋能浙江地方戏曲内容创作的具体表现

(一)创作流程的智能化

AIGC技术的引入,使得浙江地方戏曲的创作流程实现了智能化升级。通过利用智能算法对大量戏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AIGC技术不仅能够辅助编剧快速生成剧本框架和角色设定,提高创作效率,还能在剧本的创意构思阶段提供历史背景、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多维度的数据支持,帮助编剧在创作初期就能精准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此外,AIGC技术还能通过模拟不同的演出场景和观众反馈,为编剧提供实时的创作建议,使剧本更加贴近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共鸣。

在剧本完成后,AIGC技术继续在导演和演员的排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导演可以利用AIGC技术生成的虚拟舞台设计和动态场景模拟,进行前期的舞台布局和走位规划,有效减少实际排练中的试错成本。演员则可以通过AIGC技术提供的个性化表演指导,从动作、表情到声音,进行全方位的表演训练,确保每个细节都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AIGC技术还能根据演员的表演数据,自动生成表演评估报告,帮助演员及时发现和改进表演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整体表演水平。

AIGC技术还能够在后期制作阶段提供技术支持,如自动化的音效处理、特效制作和剪辑优化等,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视听体验。通过这些智能化手段的应用,AIGC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浙江地方戏曲创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传统戏曲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艺术表现力的增强

AIGC技术为浙江地方戏曲的艺术表现力带来了显著提升。通过运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和音频合成技术,AIGC技术能够生成更加逼真的虚拟场景和音效,营造出更加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例如,在《白蛇传》的数字化改编中,利用AIGC技术模拟的西湖夜景和雷峰塔倒塌的视觉效果,不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还为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观剧感受。此外,通过音频合成技术,能够对传统乐器的声音进行高质量的复原与创新,如将古筝与现代电子音乐元素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使传统戏曲的音乐表现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AIGC技术还能够对传统戏曲元素进行创新性融合和重构,打造出具有现代审美特征的戏曲作品,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在角色设定上,AIGC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年轻观众的兴趣点,为角色设计提供参考,使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代审美。在剧本创作方面,AIGC技术能够结合历史资料和现代文化元素,创作出既尊重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的剧本内容。例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中,通过AIGC技术融入了现代都市爱情故事的元素,不仅保留了原著的情感深度,还增添了现代生活的现实感,使得这一经典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又如甬剧《呆大烧香》在剧种、剧目资源上积极进行“创造性转化”,在推动甬剧传播、传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AIGC技术还支持戏曲作品的多维度展示,如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观众可以在家中或通过移动设备享受360度全景的戏曲演出,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这种新型的观演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剧场的空间限制,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浙江地方戏曲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新的高度,还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三)观众互动体验的提升

AIGC技术为浙江地方戏曲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借助智能交互设备和互联网平台,观众不仅能够实时参与戏曲作品的创作和表演过程,还能与演员进行在线互动和交流。这种全新的观演模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为戏曲艺术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戏曲的魅力,如通过VR设备观看《白蛇传》的3D全景演出,感受白娘子与许仙在西湖边的浪漫邂逅。同时,利用AR技术,观众可以在家中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特定图案,即时呈现戏曲角色的虚拟形象,增加观演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AIGC技术还支持在线投票和评论功能,观众可以对戏曲表演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甚至参与到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在地方戏曲演出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投票决定某些剧情的发展方向,使演出更具个性化和互动性。这种观众参与的创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观众的满意度,还促进了戏曲内容的创新和多样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观众的互动体验,浙江一些戏曲院团还推出了在线直播和虚拟剧场项目。在线直播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戏曲演出,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虚拟剧场则通过高清直播和多角度拍摄技术,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观演视角,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场之中。同时,虚拟剧场还支持多语言字幕和解说,为国际观众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浙江地方戏曲的国际传播。

AIGC技术还能够根据观众的喜好和行为数据,推荐个性化的戏曲内容。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精准识别观众的兴趣点,推送符合其口味的戏曲作品,从而提高观众的黏性和活跃度。例如,对于喜欢传统武戏的观众,平台可以推荐《三岔口》等经典武打剧目;而对于偏爱文戏的观众,则可以推送《牡丹亭》等细腻婉转的文戏作品。

总之,AIGC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浙江地方戏曲的互动体验,还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浙江地方戏曲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还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AIGC技术在浙江地方戏曲内容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新变革中的重要作用。AIGC技术不仅提升了戏曲创作的效率和质量,还通过智能化的内容生成和个性化推荐,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和参与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AIGC将在媒介内容创作领域发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趋势,我们需要继续关注AIGC技术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其在戏曲等传统文化领域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和可能性。同时,应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确保在利用新技术推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坚守本色,保持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独特魅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AIGC技术将在推动浙江地方戏曲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云柯.挑战、机遇与应对:AIGC赋能主流媒体形成新质内容生产力[J].全媒体探索,2024,(06):130-132.

[2] 周鸿,熊青霞.AIGC赋能媒介生产的机遇、隐忧与应对[J].传播与版权,2024,(02):35-38.

[3] 禹建湘,张浩翔.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对网络文艺发展的赋能[J].江西社会科学,2024,44(06):64-71+207.

[4] 单文婷.AIGC赋能传媒变革[J].视听界,2023,(03):4.

[5] 于点.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传播模式的创新--推荐《媒体艺术与戏剧》[J].新闻记者,2023,(04):F0003-F0003.

[6] 李杰源.变革、融合、创新:戏曲数字化的机遇与路径[J].中国戏剧,2024,(10):55-56.

[7] 陈也喆.甬剧活态传承创范本——以滩簧大戏《呆大烧香》为例[J].戏剧之家,2018,(29):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