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策略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顾红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逐渐成为提升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角色从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者转变为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支持者。本文通过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策略,分析了图书馆在课程嵌入、课题合作和信息素养工作坊等方面的实施模式。同时,文章指出了嵌入式服务在资源整合、图书馆员专业素养和个性化服务中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深化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对于提升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课程嵌入;信息素养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逐渐成为提升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还特别强调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者转变为教育和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持者。为了更好地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教学资源和服务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其中嵌入式服务逐渐成为提升图书馆与学科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嵌入式服务通过将图书馆的服务嵌入到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支持师生的信息获取、研究创新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将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嵌入式服务策略更好地支持教学和科研工作,为高校工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与高校图书馆的定位

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衡量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尺,其核心目标是确保工程类毕业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中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认证对课程设计、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图书馆在教学支持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需要在资源配置、信息服务和教育活动支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满足工程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1.2 高校图书馆在工程教育中的定位

在工程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更是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图书馆通过与课程的深度结合,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嵌入式服务是图书馆支持工程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涵盖了资源推荐、信息素养培训、科研咨询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图书馆能够为工程教育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和应用技能,增强其学术和科研能力。

1.3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优势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与教学和科研活动无缝衔接,提供即时而精准的支持。通过将图书馆服务深入到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图书馆员可以针对具体课程和科研项目提供专业的资源支持和信息服务。例如,在课程教学中,图书馆员可以协助教师设计信息检索模块,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专业数据库,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可以帮助工程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快速获得所需资源,降低信息搜索成本,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此外,嵌入式服务还可以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提升教学和科研的整体质量。

2 嵌入式服务策略的设计与实践

2.1 嵌入式服务的设计原则

嵌入式服务的设计首先需要基于工程教育的特点,确保图书馆服务能够满足学生实践与科研的需求。具体设计原则包括:与课程体系相结合、针对工程专业的特点设计信息素养课程、重视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等。嵌入式服务应当与工程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确保其能够有效支持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实际需求。此外,设计原则还应考虑如何使服务模式简单易行,以便图书馆员和教师都能够顺利实施。

2.2 嵌入式服务的实施模式

嵌入式服务的实施可以通过多种模式进行,包括:

2.2.1 课程嵌入模式

在课程嵌入模式中,图书馆员直接参与到工程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有关信息资源的讲解和检索指导。例如,在工程设计课程中,图书馆员可以协助教师设计资料检索的环节,引导学生使用专业数据库进行前期调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项目的背景和技术现状。通过这一方式,图书馆员不仅成为知识的提供者,更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

2.2.2 课题合作模式

课题合作模式强调图书馆员与教师和学生之间更深入的合作关系。图书馆员可以作为科研团队的一员,参与到具体的课题研究中,例如协助教师和学生进行文献调研、选择合适的科研方法、收集和管理数据等。这种合作方式可以使图书馆员更好地了解科研需求,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同时,学生在图书馆员的帮助下也能获得更多关于信息检索与管理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整体的科研能力和项目质量。

2.2.3 信息素养工作坊模式

信息素养工作坊模式是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资源的检索、引用管理以及学术写作的能力。图书馆可以针对工程专业的特点,设计信息素养工作坊,重点培训学生如何高效使用图书馆资源、如何正确管理文献、以及如何在科研写作中进行学术规范的引用。这些技能对于工程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学术任务和项目要求。

2.3 案例:某高校嵌入式服务的具体实施

在某高校中,图书馆与机械工程学院合作,设计了一门面向大三学生的嵌入式课程。在该课程中,图书馆员不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定期组织与课程相关的专题培训,例如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调研、如何使用特定的工程数据库等。图书馆员还被安排参加学生的小组讨论,提供关于如何获取工程资料、如何进行市场分析报告等方面的支持。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从图书馆员的支持中获益良多,尤其是在资料收集和调研报告撰写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提升。这一嵌入式服务案例表明,通过与学院的紧密合作,图书馆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中扮演关键角色,有效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和项目完成质量。

3 嵌入式服务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3.1 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难点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整合并共享各种类型的资源。工程专业的资源种类繁多,除了学术论文,还包括标准、技术报告、专利等。这些资源的获取和管理需要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并且涉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来源的整合。因此,图书馆需要建立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促进与各学院、科研部门的合作,共享有价值的资源。此外,还应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方便学生和教师查找和使用各种类型的资源。

3.2 图书馆员能力的局限性

嵌入式服务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不仅需要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还需要了解工程学科的背景知识,甚至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学科的师生。然而,图书馆员在工程专业背景知识和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可能会影响嵌入式服务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图书馆应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机会,帮助图书馆员熟悉工程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与教师和科研人员合作,图书馆员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支持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3.3 服务覆盖面与个性化需求的平衡

在实施嵌入式服务的过程中,如何在提供普遍服务的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不同的学生和教师在使用信息资源时有着不同的需求,这要求图书馆在提供嵌入式服务时,既要覆盖到所有学生和教师,又要针对个体的差异性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例如,对于初学者,图书馆可以提供基础的信息检索培训,而对于有科研经验的学生和教师,则可以提供更为深入的数据库使用技巧和科研咨询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平衡,图书馆可以通过定期的需求调研,了解师生的具体需求,从而开发出适应不同层次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方案。

4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4.1 与学科深度融合

未来,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深化与各工程学科的融合,推动嵌入式服务与学科教学、科研活动的深度结合。除了课程嵌入和课题合作外,图书馆还可以在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提供信息支持,如研究选题阶段的文献综述、研究中期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支持,以及研究成果发表时的期刊选择与投稿指导等。这种全程参与的嵌入式服务模式将使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科建设中,成为科研与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各学院的合作,设立学科专员制度,每位学科专员负责特定学科的嵌入式服务,形成对学科发展的长期支持。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能提高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进一步增强师生对图书馆的依赖和信任。

4.2 信息技术在嵌入式服务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互动性和智能化水平。例如,VR技术可以用于构建虚拟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沉浸式的场景中学习工程原理;AI技术则可以用于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信息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术资源推荐。此外,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收集和分析图书馆服务的使用情况,帮助图书馆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求。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建立线上嵌入式服务平台,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远程化和智能化。例如,开发在线咨询系统、虚拟参考服务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等,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图书馆的支持,这不仅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也扩大了服务的覆盖范围。

4.3 增强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

图书馆员是实施嵌入式服务的关键,未来,高校图书馆应更加注重图书馆员专业素养的提升。首先,图书馆应为馆员提供定期的专业培训,内容涵盖工程学科知识、科研方法、数据管理等,以确保他们能够熟悉工程教育的背景并具备与师生有效沟通的能力。其次,鼓励图书馆员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直接合作,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馆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嵌入式服务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嵌入式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4 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未来,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服务模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线下服务外,线上服务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体系中。线上和线下服务的结合,将使得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选择。例如,图书馆可以通过线上课程的方式,向学生和教师讲授信息素养课程;通过在线研讨会和咨询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支持。此外,图书馆还可以组织信息素养竞赛,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信息检索与管理技能。

另外,服务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内容的丰富性上。未来,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例如专门为工程学科开发的技术报告和标准文献检索指南,为不同研究方向提供个性化的科研支持等。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嵌入式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和用户满意度。

5 结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对于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嵌入式服务,图书馆可以有效支持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然而,嵌入式服务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服务策略来克服这些困难。未来,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深化嵌入式服务的内容,加强与学科的合作,以适应工程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通过不断增强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服务模式,图书馆将能够在工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蕴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路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06):77-80.

[2]于淼.民办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制约因素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4,41(04):71-75.

[3]马素素.高校图书馆嵌入式科学数据服务模式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3.DOI:10.27267/d.cnki.gqfsu.2023.001072.

[4]马素素.高校图书馆嵌入式科学数据服务模式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3.DOI:10.27267/d.cnki.gqfsu.2023.001072.

[5]焦体霞.面向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探析[J].传播与版权,2023,(12):62-65.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23.12.0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