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若干维度
摘要
关键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则目标 路径平台
正文
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重点项目“‘九个必须’的生成逻辑及精髓要义研究”课题编号为:2022SZ01
引言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进步、和谐相处的发展态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解决世界之问的一把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上,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九个必须”之一”[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坚持共同的目标、选择科学的路径、建构有效的平台等等,只有采取这些切实可行的策略,才能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变成现实。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全球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共同目标,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而实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1.1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是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些价值不仅超越了民族、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公平正义是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基石,而民主和自由则是各国人民追求的基本权利。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关注个体的尊严与自由,也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力。
1.2共识目标的确立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目标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实现这些目标,各国需坚持对话协商,促进持久和平;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共同繁荣;坚持文化交流互鉴,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同时,通过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各国可以共同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障全人类的共同安全。
1.3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路径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路径是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要求各国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避免对抗,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创造多赢的国际局面。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协商决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民主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大趋势。
1.4“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创新和变革。“一带一路”不仅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推动构建包容并蓄的全球共同体,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明确的路径指引与实践支持。通过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全球共同发展的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2.1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路径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各国应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通过对话而非对抗来解决国际争端,避免零和博弈,追求双赢与多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民主化,确保全球事务通过平等协商进行,从而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全球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提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变迁的重要力量。国际社会需要顺应这一历史大势,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进多边主义框架的建设,确保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
2.2“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实践平台。自提出以来,倡议已吸引了众多国家参与,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的桥梁,还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改革。当前的治理体系已无法满足新的经济格局需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各国共享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共建全球普遍安全
构建普遍安全的全球体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各国应通过共建共享的安全理念,摒弃单边主义,推进全球安全倡议,确保在全球层面上实现普遍安全。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国际社会的稳定,也为长远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2.4推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转向敬畏自然,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加强国际间的生态合作,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各国可以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多种多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实现路径。“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7]这为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为解决世界如何发展、实现双赢多赢的历史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世界各国就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新型国际关系注重平等相处,强调相互尊重,不论国家大小,也不论国家强弱。“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8]世界各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不搞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坚持平等相待,反对恃强凌弱、强买强卖;尊重彼此关切,管控分歧,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和平发展的历史趋势,这样才能确实建设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世界各国就必须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大”是指世界变局延续时间长、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变”是指与以前不一样,经济版图发生新变化,政治秩序出现新格局,社会治理呈现法治化,新兴市场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国际力量对比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这种世界大趋势不可逆转。新时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加速提升,正越来越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扩大,金砖国家的扩容,全球南方追求的公平正义、发展共赢的呼声呈现强音,这些都凸显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社会发展的大势。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世界各国就必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是妥善处理当今世界重要问题的主要方式方法,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处理国际分歧秉承的主要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是切实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需要反对“口号的多边主义”,因为口号多边主义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仅是发表声明而已;需要反对“有选择的多边主义”,因为选择性的所谓多边主义实际上搞的就是少数国家联合起来搞的霸权、霸凌、霸道。
4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一带一路”,从提出到践行,从理念到行动,从初步设想到高质量建设,是世界发展态势的选择,也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起解决发展问题的顶层方案。这一顶层方案,提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贡献了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的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来,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加入其中,也已经发展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独具特色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着力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合作平台。当今世界,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一个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冲突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南北发展不平衡始终存在着。英国工人罢工、俄乌冲突、巴以冲突、黎以冲突……世界各种乱象此起彼伏、持续不断。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贫富分化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9]据此,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我们需要抓紧发展这个人类最大公约数,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和发展的共同愿景,致力于打造不同文明交融共融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推进创新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重要平台。目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恢复发展,西方国家经济仍处在低速发展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仍在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引人瞩目。目前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宜当今世界基本的经济格局。全球经济治理模式,迫切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既要满足发达国家需要,也要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正当需求,还要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正当权益。“‘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1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是世界各国经济创新的主要推力,是全球经济体系重构不可或缺的能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协作,有助于构建全球新的经济治理模式。随着新的经济治理模式形成,“一带一路”建设必将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更好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一带一路”是推动深化中国同沿线国家经贸人文等的交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1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有160个国家和地区,有亚洲国家,有欧洲国家;有发展中国家,有发达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涵盖了全球约60%的人口和40%的经济总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文件,文件内容触及到政策对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涉及到人文交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人文交流合作项目,这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宝贵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6.
[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9.
[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1.
[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6.
[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1.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6.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15.
[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51-252.
[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5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