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新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杨琳 欧阳骁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省绵阳 621000

摘要

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媒体融合的东风,强化播音主持言语表达的实践方法,创新言语传递的形式是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水平的关键。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节目开始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是因为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使得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要求也越发严格。为了强化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素质,让媒体节目更加优质,就需要融合新的媒体方法,持续将媒体融合事业作为提高主持人专业水平的基础。


关键词

媒体融合;播音主持;话语表达;实践

正文


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实践方法,应该从传播场景传播形式等方面入手,提高传播主体的应对能力,尤其是播音员主持人或是自媒体工作者都应该在媒体新生态新环境下突出话语表达的新特点尤其是要关注话语表达的具体方式,能够让观众沉浸在节目中,并且与主持人进行积极的互动。

1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所需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播音主持行业不仅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挑战,还需要适应观众互动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逐渐被打破,多样化的传播形式逐步被引入。这种变化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语态把控、即兴应对等方面具备更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新媒体环境下观众的需求。

首先,媒体融合推动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多元化。过去,播音主持语言风格趋于严肃、正式,但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逐渐采用更加轻松、贴近观众的语言表达风格,提升了与观众的互动性。例如,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主持人能与观众实时交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造沉浸式的互动场景。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创新,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提升了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主持人需要更高的即兴应对能力。在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上,主持人经常面对突发情况,灵活应对成为考验其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主持人必须在语言表达中快速调控语势、应对突发事件,并以幽默、机智的方式处理各种场景,确保节目顺利进行。这种灵活的语言技巧不仅能化解尴尬,还能增强观众的好感与信任感。

再次,节目内容和传播形式的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关键。主持人和播音员需通过多屏互动、实时交流等方式,了解观众的喜好并针对不同的内容调控表达方式,使节目更具吸引力。通过创新表达方式,主持人能在访谈类节目中营造轻松、互动的氛围,甚至在互动环节引导观众投票或参与问答,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节目的互动性。

2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技巧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播音主持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及多领域知识储备,以提升节目质量并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性。播音主持人不仅仅是在传播信息,更是通过精确的语言传达情感和态度,影响观众的理解与感受。这要求播音主持人员具备对语言的强控制力,包括语速、语态、语调等方面的综合把握,以保证内容的流畅和准确。此外,在实际播出中,主持人还要根据节目的性质和观众的需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调整。例如,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需保持客观、严谨的表达风格,而在综艺节目中则要更具感染力,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

其次,沟通能力是播音主持人员的重要素养,尤其是在访谈类节目中,这一能力尤为重要。主持人不仅要向受访者提出有深度、有针对性的问题,还需引导对方的情绪,营造融洽的对话氛围,以确保信息的充分交流和节目效果的呈现。在此过程中,主持人要通过倾听和观察来捕捉对方的细微情绪变化,并适时地调整提问方式,避免使受访者感到压力或尴尬。沟通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主持人深入发掘对话内容,使观众获得更丰富的节目体验。

再次,即兴应变能力是主持人不可或缺的素质。面对突发状况时,主持人要能够保持冷静,迅速调整语言表达和节奏,以维护节目顺利进行。这种能力在直播节目中尤为重要,主持人需及时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快速转变话题或引导讨论方向。例如,当采访出现技术故障或受访者表现出情绪波动时,主持人需要用幽默和灵活的语言调整氛围,确保节目流畅过渡。这样的即兴应变能力不仅增强了节目的专业性,还展示了主持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外,播音主持人员还需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并提高节目质量。由于节目内容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主持人需要持续学习,保持知识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以在节目中提供准确、有深度的观点。这种知识储备不仅能为语言表达提供支持,还能帮助主持人拓宽表达方式,使节目更具吸引力。例如,在讨论社会热点话题时,主持人可以结合背景知识进行分析,为观众提供多角度的理解,从而提高节目的信息量和深度。

3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新实践

3.1创新技术引领新发展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观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更偏好沉浸式的体验和个性化表达。主持人应借助新技术,实现更加直观、互动的传播形式,从而提升节目吸引力与观众参与度。

首先,沉浸式体验是媒体融合的亮点之一。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主持人可营造与观众“同处一室”的感受,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例如,网络直播节目可借助虚拟场景展示社会热点,并邀请观众实时互动。这种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电视的单向传播,还使节目内容更贴近大众需求。短视频和直播的普及则为主持人带来新的语言表达方式,轻松、简洁的风格将复杂信息简化,使观众更易接受。

其次,实时互动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重要特征。通过互动技术,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目内容的参与者。例如,主持人可通过社交平台与观众实时互动,通过问答、投票等方式提升参与感。互动时主持人通常采取幽默、亲切的语言风格,增强了情感共鸣,使观众融入节目氛围。这种双向交流不仅增加了观众黏性,也使节目更加生动。

此外,新技术推动了内容与形式的深度融合。主持人通过短视频和多平台传播向不同群体推送内容,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短视频平台,主持人将信息提炼,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方便观众在碎片化时间内快速获取。而社交平台的多频互动和评论机制则形成了内容与观众的互动闭环,使观众在观看短视频时能表达反馈,提升了节目参与度。

3.2吸收新资讯,改变旧做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观众对节目的专业性、知识性和互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持人不仅需要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储备,还要能够灵活转换角色,以适应不同节目形式的需求,确保内容的深度和观众的共鸣。

首先,播音主持人员的知识储备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由于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主持人必须不断学习,扩展知识面,以保持内容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这不仅使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够提供深刻见解,还提升了观众对节目专业性的认可。例如,在讨论社会热点话题时,主持人通过结合多方面背景知识分析问题,不仅让观众获得更全面的理解,还有效提升了节目的信息量。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增强了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节目中使用精确、生动的语言,引发观众的兴趣和思考。

其次,角色转换能力是媒体融合环境下主持人适应多样化节目需求的重要素质。在当前多元化的节目形式中,主持人需在新闻报道、访谈、综艺等不同角色间自由切换,灵活调整表达方式和语态,以应对各类场景。例如,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应保持严谨、客观的表达,以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而在娱乐节目中,则需展现轻松、幽默的风格,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互动感和亲和力。这种角色转换不仅考验主持人的适应性,也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调整表达,确保节目气氛与内容的连贯。

此外,媒体融合还要求主持人具备一定的情感引导能力,能在不同的节目中适度引导观众情绪。例如,在涉及情感话题的访谈中,主持人需展示出同理心,引导受访者敞开心扉,从而在节目中传递温暖、共情的氛围。这种引导不仅使节目更具人情味,还能加深观众的情感共鸣,提高节目的吸引力。

3.3形式和内容的深度融合

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要达成深度的融合,播音员主持人在强化自己内驱力转变话语表达方式的时候要明白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喜欢什么样的言语方法和观点,这样才能够了解新闻传播的动态,提高媒体的传播效果在实施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稳住观众群体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就要通过话语表达的新形式,吸纳更多的观众这时主持人可以利用多屏互动或是线上交流的方法,为新节目增添更多的元素,这样才能够了解观众的喜好,明确节目中应该使用怎样的话语表达方法。许多媒体节目喜欢采用实时互动的方法,将观众主持人和媒体工作者处于一个大的融合环境中这种播放形式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而且提供话语转变的方法,做好自己的舆论引导无论是采用怎样的观看方式,观众都可以也注意到新节目形式的特点,并且逐步形成一种宽容态度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大众观点的引导和融合促进媒体深度的融合,就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借助新的媒体技术弥补传统传播方式的缺陷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转变语言形态的时候,也是为了提高媒体传播的整体效果提高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想在传播实践过程中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也应该围绕社会新闻要点和大众关注的话题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比如国家政策大国关系,以及世界局势养老问题环保问题等这些话题能够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再加上创新形式的呈现,能够让这些媒体新闻更具影响力和导向性作为电视节目的传播者,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担负新闻职责,做好舆论导向。媒体传播形式的创新性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新闻工作者也应该以更加有效的话语表达形式承担更多的媒体责任,围绕网络热点问题提高传播的质量,让有声表达成为启发大众思考,促进新闻影响的必要途径。不同的节目形式应该搭配恰当的话语表达方法,有些主持人和播音员更倾向于情感类的节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可能更加柔和唯美能够开启人们的心灵有些播音员和主持人则更擅长犀利的点评,所以他们在做时政观察或是社会评价类节目时,就会调整自己的话语表达方法,让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不同的语言使用情境会影响媒体工作者的内容传递,但是无论何种话语表达方式都应该凸显节目类型的特点,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效融合为了强化内容的影响力,主持人和播音员应该积极的参与节目内容的选定和节目形式的创新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和播音员本身就代表着节目的形象,所以在参与活动设计中,要积极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够符合自己的特点,让节目得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收看电视节目,这也预示着新闻传播的方式正在向多元化迈进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融合品质实现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价值就要强化新技术的应用主持人应该适当的改变话语表达的具体形式,让媒体节目更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刘文曦. 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新实践[J]. 传媒,2021(24):48-50.

[2] 张莹莹. 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新实践[J]. 河北画报,2022(6):158-160.

[3] 李志强. 浅析融媒体环境下视频节目主持人的转型升级[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38(2):57-60.

[4] 范志强. 浅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话语的样式——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样态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21,5(17):123-124.

[5] 隋鹏. 非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表达浅探[J]. 现代语文,2021(3):73-78.

[6] 王跃. 新闻播音主持的艺术性及情感表达研究[J]. 环球首映,2021(4):46.

[7] 阮行易.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探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20,5(10):163-164.

[8] 殷海璐. 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艺术的要素研究[J]. 文渊(小学版),2020(5):860.

[9] 王滢淇.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表达研究[J]. 赢未来,2020(18):154-155.

[10] 王蕾. 浅谈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7):14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