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建文化遗产数字交互影像传播路径
摘要
关键词
岭南古建文化遗产;数字交互影像;传播路径
正文
岭南古建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客观体现出岭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然而,受到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岭南古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要积极地引入数字交互影像技术,充分发挥技术的应用优势,探索全新的文化传播路径,力求把岭南古建的真实面貌、历史故事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大众,让更多人感受岭南古建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一、古建文化遗产数字交互影像的传播场景
(一)教育领域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依托数字影像,将古建文化遗产以数字交互影像的形式在教育领域进行传播,既有助于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古建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1】。岭南地区的古建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包括陈家祠、石室圣心大教堂、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山纪念堂、南华寺等,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其以数字影像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坐在课堂直观地感受到古建的独特魅力、历史韵味,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数字影像认真观察,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活动,通过深度互动,让学生对岭南古建文化及其遗产建立全面认识、深入理解,不断地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文化传承、弘扬的活动中。在远程教育环节,身处在世界各地的学生,均可以在依托网络平台观看岭南古建文化相关的数字影像,让学习活动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并利用平台自带的在线问答、讨论区等功能,让师生、生生之间实现实时交流互动,共同解决文化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文化学习逐步走向深入。
(二)研究领域
古建文化遗产数字交互影像在研究领域的传播场景十分广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术研究。专家、学者在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数字交互影像为研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数字交互影像以高分辨率图像、三维建模技术,把建筑细节、工艺直观地呈现出来,专家及学者不需要来到现场,便能通过虚拟漫游、结构分析、风格对比,便捷高效地进行研究,以此来充分了解古建筑构件的排列及连接方式、建筑结构稳定性现状、建筑风格演变及地域差异,进而为建筑分类、鉴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2】。其二,保护修复。数字交互影像在古建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在数字建模、仿真技术的加持下搭建古建的三维模型,进而了解古建的结构、材料、装饰等细节,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古建筑原貌、受损情况进行精准模拟,并根据古建筑的原有风貌,针对性地规划修复方案,合理预测可能修复效果。后续,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数字交互影像,定期监测古建文化遗产,通过拍摄图像、对比图像,及时地记录古建在外观、结构、装饰等方面变化,以便于提前及时发现裂缝、脱落、变形等细微变化,并采取有效的保护修复措施。
(三)展示领域
在展示领域,尤其是古建文化遗产展示方面,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字交互影像,不仅丰富了展览内容、展览形式,同时也让古建文化遗产“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观赏体验。首先是博物馆展览,在数字交互影像的加持下极大地提升了展览本身的吸引力,采取虚拟漫游、360度全景等方式全面展示古建文化遗产,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古建之中,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古建文化遗产,全方位地观赏古建的结构、装饰、细节,还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手势识别,与古建进行互动,了解其背后故事、真实历史、文化价值,真正实现了沉浸式观展【3】。其二,线上展览。线上展览是一种新兴展览方式,主要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打造虚拟的展览空间,让足不出户观展成为了可能,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特定网页、程序便能随时随地观赏古建文化遗产,感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线上展览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人们在观展的同时,还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观点、分享感受,在论坛上与他人进行互动,让古建文化遗产融刻在观众心中。数字交互影像在展示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类型参观者的观赏需求,进而吸引更多潜在人流参展。
(四)娱乐领域
在娱乐领域,数字交互影像的应用,为文化旅游产业、游戏开发产业带来了巨大变革,拓展出了全新的古建文化遗产呈现方式、传播路径。首先是文化旅游产业,通过综合应用数字交互影响,依托VR技术对古建筑内外进行模拟,游客只需要佩戴专门设备,便能穿越到“古代”,置身于古建筑之中,自由地展开探索,细致观察建筑每一个细节,甚至可以感受到地面上的光影变化【4】。另外,在虚拟环境中,游客可以一边参观古建筑,一边通过触目屏幕、发布语音指令,实现与古建筑的实时互动,而系统也会跟随游客脚步,自动地进行解说,进而帮助游客充分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结构风格等,这种沉浸式旅游体验全放位、多角度地调动了参与者的注意力,从本质上改变了参与者与古建文化遗产的互动方式。其次是游戏开发,根据古建筑历史背景来设定游戏背景,把数字交互影像融入到游戏中,玩家在游戏中通过扮演各种角色,直接参与到古建筑的建设、维护以及历史事件中,或者是通过收集古建筑碎片来解锁新技能,这种设定非常能够激发玩家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游戏过程中便能把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深深印刻在心中。
二、岭南古建文化遗产的数字交互影像传播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交互影像为古建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全新路径,岭南地区在开展古建文化遗产传播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数字交互影像的应用,依托自身地域特性,探索出一条岭南特色鲜明的传播路径,把岭南古建筑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播出去,促进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及融合。
(一)基于语系传播
岭南地区的方言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这些方言除了在当地受到广泛应用,随着近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在海外华人社区中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粤语为例,是岭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方言,不仅在我国使用范围很广,受到历史特定因素的影响,全球至今约有1.2亿人在使用粤语,其文字体系依旧保留得非常完整【5】。在以数字交互影像形式传播岭南古建文化遗产时,建议巧妙地融入岭南方言,以粤语、客家话、潮汕话进行解说介绍,让人们一边观赏岭南古建文化遗产,一边了解古建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通过方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让观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切实增加岭南古建文化遗产传播的生动性、趣味性。受到互联网普及的积极影响,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传播的空间,诸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相继出现了很多粤语文化的优秀内容创作者,有关部门可以鼓励这些人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专业优势,用镜头记录自己探访岭南古建文化遗产的经历,并从多个视角,用粤语介绍岭南地区的古代建筑、背后的历史及故事,把数字交互影像发布在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力求吸引世界各地观众的注意,把岭南文化传播到更远地方。当然,考虑到不同语系人群的需求,在应用数字交互影像传播岭南古建文化遗产时,还需要精心制作多种语言介绍、解读岭南古建文化遗产的短视频;或者在线上举办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共同参与,自由地分享自己在岭南古建方面获取的研究成果、心得体会,并全程直播、录播,把活动内容传播到世界各地,设置专门的讨论区,鼓励观众自由交流、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如此就能让岭南古建文化遗产展在世界舞台上进行传播,不断地提升文化影响力。
(二)基于文脉传承
聚焦岭南古建文化遗产,基于文脉传承视角开展传播工作,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入手,以此来不断地优化传播效果,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岭南古建文化,将他们的传承、保护意识最大程度激发出来,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落实到实践中,有关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需要从建筑风格、雕刻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入手,对岭南古建文化内涵展开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把这些内容制作为数字交互影像,让人们通过认真观看的过程,领略岭南古建独特的文化魅力【6】。另外,还可以以图像、动画等形式,展示岭南古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结构、外观、装饰的变化,让观众一目了然地感受古建筑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同时把古代集市、庙会等不同历史时期生活场景融入到影像中,让观众既能眼观美好建筑,又能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感受别样的人文气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积极地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互动体验项目,以广东南越王博物馆为例,在场馆内打造了多个数字互动展厅,来访者可以通过佩戴专业设备,身临其境地观赏岭南古建筑,感受历史印刻的浓墨重彩。考虑到很多人因地理位置和时间因素,无法来到现场实地参观,所以博物馆特意在线上开设了数字互动展厅,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路线、景点进行远程参观。总的来说,以文脉传承为导向,利用数字交互影像传播岭南古建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让岭南古建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得到稳步提升。
(三)基于跨界融合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岭南古建文化遗产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同时也彰显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把数字交互影像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融合,既能拓展出全新的岭南古建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同时也能不断地扩大文化传播范围、提升文化影响力。落实到实践中,可以率先与教育行业融合,从岭南古建文化中提炼资源,在此基础上根据传播对象特点,针对性地开发在线课程,并灵活应用数字交互影像,直观地展示岭南古建筑的内部结构、艺术价值,生动地讲述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此一来便能让在线课程的吸引力得到大幅度提升【7】。再有就是开展远程互动式教育活动,邀请古建筑研究、保护领域的专家及学者,以视频会议、线上直播等形式进行远程授课,学生可以发送评论与专家进行实时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提出存在的疑问,通过一问一答互动的过程,有效地优化学习效果。其次是与娱乐行业融合,以岭南古代建筑为背景创作影视剧作品、纪录片、动画片,安排引人入胜且可以体现当地人文气息的故事情节,综合应用声音和画面元素,岭南古建筑及其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以此来吸引大众眼球,让认识、了解岭南古建文化遗产的人越来越多。还可以在岭南古建的内部、周围利用多媒体艺术手段,举办光影秀、设置音乐喷泉,为游客呈现全新的视觉盛宴,赋予岭南古建一定的现代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是焕活文化遗产、赋予其时代新意的最佳路径之一,在传播岭南古建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入并合理应用数字交互影像,不仅可以把岭南古建内外的细节直观地展示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跨越时空界限,让深处世界各地的观众了解岭南古建及其文化,引发他们的文化认同、情感共鸣。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路径,而数字交互影像传播也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期望未来可以引导更多人关注、热爱岭南古建文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交流、互鉴的活动中,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董依宁,张欣,胡一喆. 新媒体环境下数字藏品赋能绍兴古建筑文化数字化传播的路径研究[J]. 新楚文化,2024,(17):68-71.
[2]蒋誉,邹焯培,林桂芸. 文化空间视域下潮汕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 新楚文化,2024,(08):87-89.
[3]赵文茹,韩肖华,赵云龙. 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文化展示与传播方面的应用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05):162-165.
[4]孙方婷. 基于大数据的岭南古建筑保护数字化平台构建[J]. 建设科技,2024,(01):55-58.
[5]刘煜哲. 古建筑三雕装饰艺术研究与数字化传播——以大孤山古建筑群三雕装饰艺术为例[J]. 居舍,2021,(12):7-8+17.
[6]张敏敏,刘洪. 互联网时代广西古建筑的数字化传播路径[J]. 新闻潮,2019,(10):24-27.
[7]徐佾夫,黄玉娟. 永州柳子街形象的微影像传播研究[J]. 新闻世界,2019,(10):4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