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三新;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正文
引言: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应当制定严谨的教育计划,需整合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依托多元化情景,构建丰富的研学项目,带动学生进行灵活高效学习。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标准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奉行人本管理思想,一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为核心,对教学方法、细节、内容进行灵活调控,带动学生参与适应性学习。其中,师生之间应当平等交流,成为彼此的学习伙伴和朋友,共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每一位学生是独一无二的,其学习能力、习惯和兴趣各不相同,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此外,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教师还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会迷失方向。此外,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应当从核心素养的维度来进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原则,引导学生参照核心素养指标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学习,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底层逻辑和原理,以此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硬性标准和要求。此外,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也应当奉行理实一体化原则,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项目进行融合互动,进行迁移拓展学习。总之,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基于以上原则,带动学生进行灵活学习,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基于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差异,引导其进行自主高效学习。
二、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构建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应当引进情景教学法,通过打造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自主研学的兴趣。其中,化学教师需要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参考书、实验手册,以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足够的参考依据,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从而帮助其拓宽视野。在该环节,教师也应当构建开放的学习空间,对教室进行灵活多样布置,以便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实验操作。同时,还需要同步设立自主学习区域,配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设备,如电脑、投影仪,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在该环节,教师还应当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尝试,为其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再引进化学竞赛等活动,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但是,教师所打造的自主学习环境也应当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挂钩,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思维、科学探索、平衡观念等多个角度,构建具备适应性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持续接受核心素养概念的指引,使其自主学习具备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例如,“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是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平衡、掌握实验技能的关键。为此,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相关的参考书如《酸碱滴定技术手册》,以及实验手册,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此外,教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搜集了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学术论文、实验视频和动画演示,如《酸碱滴定原理及应用》的学术论文、《酸碱滴定实验演示视频》,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深入理解知识点。
此外,在自主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从宏观上辨识反应进程;同时,通过讨论滴定原理,引导学生从微观上探析反应机理。并且,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实验结果,如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滴定数据,推断出影响滴定准确性的因素。在实验操作中,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改进实验方法,如设计新的指示剂或优化滴定条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同时,通过讨论酸碱中和反应中的平衡关系,如酸碱度平衡、反应速率平衡等,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平衡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动态平衡。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探索性的虚拟实验
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需要利用化学实验,带动其积极灵活高效探究。其中,教师需引进数字化技术,开发探索性虚拟实验,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还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化学实验环境,给予学生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探索性实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实验受到器材、设计、场地等条件限制,而虚拟实验可突破这些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实验选择。同时,部分化学实验可能涉及危险物质和操作,而虚拟实验可以降低实验风险,以保证学生的安全。除此之外,虚拟实验还可以重复进行,不会受到时间、地点、次数限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打造开放性的虚拟实验,带动学生自主选取实验材料、实验工具,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在模拟化的实验环境中自主调整实验参数、实验变量、反应条件;记录实验数据信息,分析结果,借助这一过程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在探索环节总结出一般性的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概念,对其进行解释描述和评价。
例如,在“电解原理及其应用”教学环节,教师选择了一款名为“ChemLab”的数字化化学实验平台。在电解水实验中,ChemLab平台能够模拟电解槽、电极、电源等实验设备,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颜色变化等现象。学生可以通过调整电压、电流等参数,观察电解速率和产物的变化。由于传统电解实验可能涉及危险物质和操作,如强酸、强碱或高压电源,而ChemLab平台则能够安全地模拟这些实验,避免了实验风险。同时,虚拟实验不受器材、设计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在ChemLab平台上,学生可以反复进行电解实验,调整不同的实验参数和变量,如电压、电流、电解质种类等,以深入理解电解原理和操作过程。此外,在ChemLab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验需求,选择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和电源等实验材料和工具。后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电解实验步骤,如先连接电源和电极,再加入电解质溶液,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虚拟实验中,学生可以自主调整电压、电流等参数,以及改变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温度等变量,以观察电解速率和产物的变化。
(三)教授自主学习工具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需要依托一系列的工具技巧和方法,自主学习工具可帮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自主探索,并尝试解决问题。其中,包含信息检索工具、思维导图工具、学习管理工具、时间管理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基于不同的学习项目,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借助不同的工具手段,提高自主研学品质。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自主学习环节总结出化学知识的共性、差异和内在关联,进行延伸拓展,掌握知识的底层逻辑和概念,从而提高研学品质。并且,教师可通过示范讲解、实例演示等方式,教授学生使用这些工具,并详细解析其用途和方式,带动其进行高效研学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电子的转移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其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谷歌学术、百度学术)和在线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来查找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资料。例如,学生可以搜索“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等关键词,获取专业文献、教学视频和实验案例,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如XMind、MindNode)来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框架。学生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如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判断依据(如化合价变化、电子得失)以及应用(如电池原理、金属冶炼)等核心内容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层次结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推荐了学习管理应用(如印象笔记、OneNote)和在线学习平台(如Coursera、中国大学MOOC)。学生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笔记、练习题等整理到这些工具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库。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跟踪学习进度,从而确保自主学习的有序进行。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强化对学生的教学指导,需引进丰富的情景项目,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严谨细致的教育计划,带动学生进行灵活学习,从而提高教育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文进.新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 2011(6):2.
[2]王颖.试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5(5):3.DOI:10.3969/j.issn.1673-9884.2014.05.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