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赵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教育局 8335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努力营造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创新的教学方法包括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以提高课堂效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应用翻转课堂理念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将系统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可行性,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正文


1.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新课标强调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这一转变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过去,教师过度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而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数学课堂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实际应用,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旨在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结合具体的教学模块进行深度分析,以期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导方案,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其数学素养。

2.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2.1提高课堂吸引力和趣味性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这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传统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而通过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通过游戏化学习、情景教学等,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课堂变得生动而具体。例如,利用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在这种充满互动和趣味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参与,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构建更加吸引学生的课堂,使得数学学习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

2.2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

创新教学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引发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深刻转变。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的角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思维和策略。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正是这一转变的有力体现。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计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这不仅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并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使课堂更加灵活、高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与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成长与变化。这样的转变使得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2.3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结合现代技术和科学的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和教育软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内容。例如,运用互动白板、数学软件等工具,教师能够实时演示几何变化过程,动态展示数学模型的变化,这种直观的视觉呈现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深度。此外,翻转课堂、微课视频等新型学习方式也有效补充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后巩固复习。通过这些创新手段,教师不仅能够有效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调整。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也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了高效教学的目标。

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3.1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兴趣火花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设计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化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购物的情境来讲解数位和数值的概念。教师可以假设学生们来到一个虚构的超市购物,要求他们根据商品的价格及特卖信息,计算出总金额和找零金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模拟的购物体验中自然习得大数认知的技能。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超市要用大数来定价,让学生自主发掘知识背后的逻辑。在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他们对于枯燥的数字和运算将不再畏惧,而是积极投入其中。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融合实际生活,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生动有趣的生活例子常常能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接受度。以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角度现象,如桥梁的结构角度、纸飞机的折叠角度等,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具象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他们身边物品的角度,如课桌、椅子、钟表上指针的角度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角度的理解,还能掌握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测量工具的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短视频或实物投影,帮助学生观察角度在不同物体中的表现。通过多种感知通道的刺激,学生在温故知新过程中能够逐渐发展出对角度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增强了数学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3.3借助信息技术,完善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在讲解复杂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内容。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中,教师可以利用互动白板软件展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动态变化。通过动画演示,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如何在旋转、移动或形变中保持其特征不变,同时识别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借助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还能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软件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如使用几何画板或其他数学建模软件,这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对数学探究产生浓厚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数学课堂的表现形式,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工具,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4落实翻转课堂思想,让学生接受数学知识

翻转课堂是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法,它强调学生在课堂外自学新知识,在课堂上通过互动反馈促进理解。在四年级上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展示解题思路和演算过程,让学生在课前对相关内容先行预习。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速度自主安排学习节奏,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次回放。随后的课堂时间,教师则可以专注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和答疑,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距离,在课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衔接。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得到提升,教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指导,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3.5创设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火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协作和包容。在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负责收集不同的数据资料,如班级里的学科成绩、运动会成绩等,然后根据要求制成条形统计图。这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如何设计图表、选择数据并排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意义,增强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环节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促进其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这种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技能。在活动总结时,教师应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获得了完成数学任务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珍视集体、乐于合作的品质。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在小组活动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这些角色的轮换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职责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此外,小组合作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体差异,并学会尊重和利用这些差异来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团队合作的技巧,这些技巧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都是极其宝贵的。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协调不同意见、如何共同达成目标。这些经验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团队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精神。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创新与实践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教师可以找到适合自身课堂的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本文讨论的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为优化数学教育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未来的数学教学需要继续借助科技手段、整合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主体参与,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下一代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穆.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6(7):1.

[2] 王小洁.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新课程·上旬, 2016(3):00202-00202.DOI:10.3969/j.issn.1673-2162(a).2016.03.247.

[3] 赵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J].数学大世界(上旬), 2023(5):92-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