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马建英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计算机在各领域产业都有广泛应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职学校是向社会输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如何引入科学方法、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这是每个中职教师都要认真探索并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教师,本文详细论述现下教学的不足、引入产教融合理念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完善教学的措施,仅供借鉴。


关键词

产教融合理念;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现存不足;正向价值;优化措施

正文


产教融合模式有广泛用途,具备普适特征,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要以此为导向,将产业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实现彼此促进,辅助学生更快领悟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计算机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如果仅仅从理论层面出发指导学生背诵记忆,就会导致成效低下,学习变得局限,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此后续教师要认真研读产教融合理念,不断开阔视野,立足顶层视角,对学生做好宏观把握,提供科学指导,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存不足

(一)偏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各种前沿技术都是在不断实操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实践模块的重视度不够,理论和实践严重剥离。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经验不足,中职学校教师基本是高校毕业生,部分教师毕业即入校,由于缺乏岗位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无法流畅地将理论、实操关联起来。二是学校对计算机实践不重视,在软硬件的配置上滞后,新颖的计算机技术并未被引入,缺乏基本条件,导致计算机专业实操教学难以顺利展开。

(二)教学资源狭窄,无法满足学生需要

在数字化时代下,各种资源层出不穷,这为中职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更丰富选项。但目前一些计算机专业教师并没有在教材的基础上扩充素材,部分教师缺乏资源整合意识,没有将网络信息渗透到课程教学;部分教师将互联网资源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其中掺杂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举个例子,一些教师没有对班级学生的实际诉求、能力进行分析,直接将网络资源转发给他们,产生了多且杂的问题,造成反效果。

二、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产教融合为指引展开教学,可以让中职学校跟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产业中的各类新理念、新技术引入课堂,不断丰富内容、方法,强化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产教融合模式还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在良好环境下深入学习,更熟练地掌握技能,促进综合素质、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获得更多实践资源。如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资金建立实验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经论证,应用这一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能为建设、完善中职计算机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更广阔平台。

(三)提升师资队伍技能水平

在应用产教融合模式期间,教师要深入企业,借助与岗位专家的互动,把控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将其渗透于教学,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与人,教师具备高素养必然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外,产教融合模式下,学校可以邀请更多企业的技术专家到校内展开讲座,为教师提供更多贴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方法,进一步提高师资力量。

(四)合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

从本质角度出发去理解,产教融合指的是各种类型知识、技能的融合与创新,符合技术、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落实好产教融合可以实现中职计算机优化教学,促进人才、价值、创新链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积累及创新能力。

三、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措施

(一)与时俱进,规范管理理念

教师需要对产教融合的理念认真探索,同时要贴合市场走向,对应用过程及时做出转变、把控好节奏,确保与时代发展步伐维持一致。在应用产教融合理念的基础上,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让其发展方向、概念得到持续完善。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必须坚持“注重人才培养”的共识,双方都应该拿出真诚态度,积极合作,不断提高产教融合的应用意识,确保在合作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都尽量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形成良好的环境,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引入产教融合模式提供坚实基础。在规范化管理期间,为保障教学的有序落地,学校和企业还要继续合作,设定可行性强的方案,保证每项测试效果都能达到最优,体现学校和社会管理体系的双向化。

(二)不断探索,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引入产教融合理念的最核心在于:满足当下的实际教学需要。在实践中,教师是要结合产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做好持续研发、创新,同时,还要深度剖析当下的管理模式,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如此才能不断提高未来的从业竞争力。在传统教学制度下的概念模糊,很容易导致在实践中问题频发,无法保证中职计算机整体教学方案的落实,拉低学生学习效率,产教融合的应用可以践行具体教学过程,要先明确企业和学校在融合期间各自需要承担的职责并落实,这是保证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传统的合作方式是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积累经验,企业获得劳动力,双方的合作不深入,对有条件的企业、学校,建议可以共同参与计算机项目的研究,企业出资,学校鼓励优秀学生投入研究工作,彼此互利共赢,深入合作。

(三)贴合实际,在教学中体现职业规划

新时期下,将职业规划教育引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此举一方面能让教师站在学生视角做好专业课程改革,确保理论、实操内容都围绕学生就业需要展开,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职业规划教育可以让学生清晰定位个人水平,提前了解未来工作需要的基本能力,尽早明白自身方展的方向。再者,职业规划教育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危机感,更认真主动地参与计算机理论实践学习,避免不良习惯继续影响自己,为构建良好的产教融合环境奠定基础。如教师了解到部分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软件开发、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等,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讲解与之相关的理论,并将学生送到各职业方向岗位上实践、完成项目。以软件开发的就业方向为例,在明确学生职业规划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任务:1要求学生学好JavaPythonC++C#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2学好链表、数组、队列、栈、树、堆等数据结构;3掌握HTTPTCP/IP等协议,了解RESTful APIWebSocket等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4学习SQL以及常见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PostgreSQLMongoDB等。在完成理论学习以后,与企业合作,送学生到软件开发岗位上跟着师傅学习,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综上所述,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停留在校内,并未向企业、向社会延伸,学生即便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却无法做到灵活应用,这是在未来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后续教师应该贴合忽略实践教学、教学资源狭窄等痛点做好积极调整、持续完善,立足“规范管理理念、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中体现职业规划”等作为切入做好统筹,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智梅. 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 40 (08): 192-194.

[2]钱进福. 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 [J]. 教师, 2024, (05): 126-128.

[3]张艳玲. 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 (15): 25-27.

[4]郝静. 产教融合模式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策略[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 2023教育信息化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张家口市技师学院;, 2023: 2. DOI:10.26914/c.cnkihy.2023.0314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