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与实践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晶 王立晶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杨树林乡中心小学

摘要

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和语文作业设计与安排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全面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做到“减负增效”需要教师重视加强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全面掌握作业设计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作业练习要求,注重从多种途径加强对语文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的设计,通过设计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作业,能够达到语文学习“减负增效”目的。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正文


2021年7国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文件,提出了要大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好“双减”政策要求,同时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提高,就需要创新作业形式与内容,通过设计练习价值高、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的作业,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目的。

一、语文作业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设计

要在语文作业练习中达到“减负增效”目的,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对语文作业的练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创新语文作业的形式与内容,通过设计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练习价值高的作业,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同时还能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和提高作业完成积极性。

(一)设计操作型作业

语文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设计操作型的作业,不但能提高学生作业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并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的《北京的春节》这一课后,可让学生课后动手绘制北京春节的思维导图,把本课内容绘制一张思维导图,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概括总结与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作业兴趣。

(二)设计探究型作业

为了拓展和延伸课文所学内容,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型的作业,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深入和拓展探究,这样能拓展所学内容和丰富学生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爱思考、爱钻研的良好学习品质。例如,在学习了《宇宙生命之谜》后,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关于宇宙起源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并在小组或班级进行交流,能够有效拓展本课所学知识并丰富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

(三)设计分层型作业

为了让语文学习好的学生能够“吃得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吃得好”,教师要重视设计分层作业,这样能够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也能提高各类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益,从而能实现“减负增效”的作业练习目的。在分层作业设计中从作业难度与数量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可为学生设计基本类型的作业,供中等生和学困生练习使用;设计有一定难度的自选作业题,主要是供优等生和部分中等生练习;还可设计有较大难度的个性化作业题,这类作业题,主要为拓展优等生语文学习而设计的。三种难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这样既能达到促进全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提升的目的,又能培养更多的语文优等生。

(四)设计项目类作业

项目化学习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培养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了减轻学生课后学习的作业负担,我们在设计和安排项目类语文作业时,不要求学生当日完成,可在几天或一周之内完成,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完成。通过完成项目类作业,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和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四年级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后,可让学生以“生活中的纳米技术”为项目,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小组合作方式来探索纳米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以此来丰富对纳米技术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设计竞赛型作业

许多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或者是写作业时边写边玩、或边写边看电视,造成作业质量或效果不佳,对此教师可设计竞赛型的作业,以促进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例如,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后,可让学生以保护地球或环境保护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进行比赛,可激励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

(六)设计非书面作业

“双减”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可设计和安排一些非书面作业,这样既能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又能对所学知识起到复习巩固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设计口头类、视听类、操作类、体验类、亲子阅读类作业,这此类型的非书面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对所学知识知识能起到复习与应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这一课后,可在课后安排学生朗读或背诵课文内容,由家长进行检查;或者安排视听类作业,让学生观看《百家姓》动画片,这样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百家姓,也能巩固课文所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再如,在学习了二年级下册的《中国美食》这一课后,可让学生与妈妈一起参与美食制作过程,来体验美食的制作过程和妈妈做饭的辛苦,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

二、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的多种途径

要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教师掌握语文作业设计的多种途径,通过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才能更好地设计出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从而有利于实现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

(一)从教材练习和课文内容中设计创新作业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课后都有适量的作业练习题,教师可根据本课课后练习题进行作业设计,或是对课后作业练习题目进行改编来设计新颖有趣的创新型作业。还可以根据本课的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作业题目。例如,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可让学生根据课后作业③设计环保宣传口号,或设计环保宣传画,或设计环保宣传计划等,可提高作业的新颖性;再如,在学习了二年级的《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后,根据课文内容可让学生思考其它植物是如何送出去自己的宝宝的?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定课后,让学生推测铁罐最后是否消失了?通过这些作业可培养学生的推理与分析能力。

(二)从学生生活中来设计语文创新作业

立足生活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业的设计也要注重依据生活来设计作业。例如,在学习了《故宫博物院》《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类课文后,可让学生设计一条参观本地某旅游景点的行动路线图,或当作小导游为同学们介绍主要景点内容等作业。

(三)从课外阅读材料中设计语文创新作业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外阅读能力,许多学生也有课外阅读的计划,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写一篇读后感、或介绍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内容,可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的《鲁宾逊漂流记》这一课后,教师可从本书的其它章节设计作业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课外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三、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的几点启示

通过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笔者得出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作业创新设计要坚持科学原则

进行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需要立足“减负增效”这个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智力和身心全面发展为中心,要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克服千篇一律、简单、机械、重复的作业练习理念,注重设计开放性、创新性的作业题目;要坚持差异化的原则,设计分层分类作业,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坚持生活化的原则,注重把语文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和解决生活问题相联系;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注重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语文作业创新设计坚持多样化

为了提高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语文作业创新设计中,要注重作业类型与形式设计的多样化、作业内容的多样化、作业的难度与数量层次化。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更好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从而能促进所有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设计较高练习价值的语文作业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既要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不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要注重提高作业的练习价值,避免低价值、简单、重复、机械练习类作业。

总之,“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身心与智力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要坚持“减负增效”这个基本原则,为学生设计形式新颖和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类别差异化的语文作业,才能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和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海波.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1(1):2.

[2]仲小波. 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创新设计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

[3]宋明晓.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语文作业减负增效实践研究[J]. 读好书, 2021(3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