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市政工程;应用
正文
引言
在城市里,每次遭遇到强烈的降雨,常见的城市道路很可能会出现水患。排洪所带来的压力极大,这无疑对市民的日常交通安排产生了深刻的负面效应。在我国的众多城镇里,水资源管理存在明显的缺陷,雨水的未充分利用导致了生态均衡受到冲击。面对当前的环境,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获得了公众的普遍接纳,这一观点极大地提升了城市街道布局的总体质量。
1海绵城市概述
称之为海绵城市的概念,主要目标是使城市基本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协调地配合,形成一个完善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将城市视作海绵可以更好地缓冲城市的环境变化和由自然灾害导致的潜在影响。特点在于,每当年度雨季来临,都会进行雨水的吸收、储存、透过和纯化操作。当有必要时能够排放存储水资源并进行合理使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进行雨水的循环和转移使用,有助于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内洪问题。当致力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时,必须坚守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和人工措施巧妙结合。这种结合,不仅能增强城市的排水和抗洪安全,还能在城市中实现雨水的最大化渗透、储存和净化,从而大大提高了雨水的使用效率。
2城市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的主要作用
2.1对雨水污染问题进行预防
随着雨季的到来,雨水和城市地表的重金属元素共同渗透到排水系统中,从而对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因此,在当前的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自然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有效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城市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当我们试图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道路的规划中时,我们必须高度关注雨水的筛选、清洁以及其他元素的分解,以确保生态资源的保护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海绵城市提出建议,最后总结出几点结论。根据海绵城市的理念,城市道路的建设必须考虑将雨水直接排放到地面,同时利用重金属和微生物分解系统来减轻有害物质的影响,以确保城市生态的平衡。
2.2缓解城市的内涝和干旱问题
在城市的路面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的观念进行有弹性的应用,能对当前的严重城市涝和干旱状况提供有力的处理方案。在某些南方雨水较为集中的城市里,一旦雨季降临,内涝风险会显著加剧,如果排水系统功能未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城市内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将大大加剧,直接妨碍居民日常出行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利用海绵城市设计理论可以对解决城市长期干旱问题提供有效手段。当雨季即将来临时,可以集中管理和处理雨水,从而在干旱时节更加高效地利用雨水,从而增强城市的整体功能。
2.3优化城市环境降
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破坏,这也会导致相对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最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必须要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改善。采纳海绵城市的思想,我们可以为城市环境带来积极且高效的改善,降低人为干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从多个角度增强城市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在城市中应用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其具体的设计内容,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加健康舒适的人居空间,进而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此外,该方法还能有效地降低水质污染,全面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改善市政道路的排水条件,并成功地改善了水环境质量,从而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3海绵城市下城市道路设计的主要措施
3.1人行道的设计
作为城市道路的核心部分,人行道的设计应采纳海绵城市的观念,这主要涉及到对于道路所用材料及其斜率的明智挑选和布置。比方说,通过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结合生态型透水砖的铺装技术,已经深刻地展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应用。另外,在选择道路材料时,可以采用吸流能力更为强大的类型。雨季来临时,路面不会积累过多的水分。这种吸水性强的材料在有效地吸取雨水后,并不会对路面材料的大小和性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滤性友好的道路建设过程中,这种材料被大量地采用。在行人道规划设计中,考虑到路面的坡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出现降水事件,沿着斜坡的坡度可以有效地将雨水排放到排水系统中。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整合和收集雨水。一旦雨水处理完成,这些雨水将被用于城市的清洁工作和园林绿化项目。
3.2车行道的设计
在城市车辆通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的思想,必须仔细选择好的透水材质,并全方位提高道路的防水功能。与人行道不同,车道交通在雨季到来后会引发更严重的拥堵问题。同时,由于地面湿滑的特点,这也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如果遇到强降雨事件,有可能导致雨水逆行,进一步导致巨额的财产损失。当在道路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就要求深入理解该地区的降雨量特性,从而全面提升道路的排水特性。在当前时期,许多街道都普遍出现了局部水潴留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车道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吸水能力较弱,导致在雨水侵袭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积水问题。因此,在车辆车道施工中,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地提升道路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加入防水沥青材料。在大降雨条件下,通过沿街设置的排水系统,雨水能够得到及时的排放,这不仅能够缓解道路堵塞问题,还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选择使用透水混凝土作为道路的基础垫层,从而加快了雨水的透过速度。透水混凝土展现出了它的技术上的显著优点,具有高度的渗透性,这使得雨水能迅速渗透进来,有效地解决了土地上的水积问题。沿车道的两侧还有机会布置绿化带,该绿化带能快速吸收雨水。
3.3绿化带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绿化带的设计中,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至关重要。首先,需要确保设计中有对雨水收集的合理规划。分析城市历年来的雨水情况,可以看到雨水是通过地表径流进入绿地并汇集到雨水口中的。因此,绿化带的高度需要经过精心策划,一般需要设计为比道路小15~20cm的高度。其次,需要对水质过滤技术做出持续优化。只有在完成土壤铺设后,才能进一步进行排水工程设计,并在必要的时候铺设透水管和砾石,这为提高雨水过滤效果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增加了自然水源供应的稳定性。最终,需对排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确保逆流体系的设计与排水管道之间的高效连接。特别是在雨季,利用绿地存储功能可以及时和有效地处理那些水口临时不能使用的雨水。这样不仅全面提升了排水系统的效果,还有助于减少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
结束语
简而言之,通过精心设计城市道路,并适当地应用海绵式城市的设计理念,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还能优化地区水资源的处理效率,增强雨水处理能力,确保城市道路的畅通无阻,同时也能为市民的日常交通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性。
参考文献
[1]周文博.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9):30-33,10.
[2]丁锡峰.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231-232.
[3]王超逸.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0,16(03):66-68.
[4]李林.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街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2):138-139.
[5]涂华平.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J].城市住宅,2019,26(8):193-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