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崔佳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第三中学 1141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高的学科,也迫切需要引入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信息技术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的教学场景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理环境,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复杂的地理过程。基于此,本文章对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地理课;应用;效果评估

正文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区域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环境意识和全球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初中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一、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资源有限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资源非常关键,不少学校存在地理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其一是资源更新慢,地理信息滞后,无法体现当下地理现象与变化。像新的地理环境问题,学生不能从现有教学资源里及时知晓。其二是资源种类少,限制了教学的丰富性。缺少生动图像、详尽地图和直观视频,地理知识的展示很单调。这既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影响他们对抽象地理概念的理解。讲地形地貌时,没丰富图像资源,学生就难以想象出不同地形的特征。这种资源的欠缺必然会削弱地理教学的成效。

(二)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地理学科实践性很强,但实际教学中常被轻视。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现象与过程,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多种因素致使这些实践活动开展得少。学校因安全因素,减少学生外出实地考察机会。而且教学时间紧、资源不足等也制约了实践教学开展。学生缺乏实践体验,就不易将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在学习气候与植被关系时,若没实地观察不同气候带的植被特点,学生只能靠书本图片和文字想象,难以真正理解二者联系。这使学生地理学习浮于表面,难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初中地理教学中,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是常见问题。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都不同。但当前教学大多采用统一进度和要求,未充分顾及这些差异。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速度,知识掌握不牢,学习压力变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教学内容简单,缺乏挑战,从而丧失学习积极性。讲解地球运动知识点时,基础好的学生很快理解,基础差的学生需要更多时间和例子才能明白。这种忽视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满足不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四)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地理学科和历史、生物、物理等学科联系紧密,但教学中常单独进行。缺乏跨学科知识融合,学生难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学习自然地理时,若结合物理知识讲大气环流形成原理,或结合生物知识探讨生态系统构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但学科间存在壁垒,教师只关注地理学科自身内容,未充分挖掘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既限制学生思维发展,也让地理教学变得单一枯燥。学生在这种孤立教学环境下,难以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不能从多方面认识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

初中地理教学里多媒体课件是有效的教学工具,展示地理图像、视频能大大提升教学直观性,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地理现象与环境。讲世界气候类型时,多媒体课件可展示不同气候类型下的自然景观图,像热带雨林的茂盛植被、热带沙漠的大片沙丘、温带草原的广阔景象等。这些图能让学生直接体会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有助于理解其分布和特征。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还在于可以随时暂停、回放,让学生对感兴趣的地理图像和视频进行反复观察。在展示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图时,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其中独特的动植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气候类型下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难点

地理学科有些知识点抽象,学生理解较难,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功能可发挥重要作用。如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过程,学生能清楚看到地球自转的昼夜交替和公转的四季变化。这样能更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规律,突破教学难点。再如讲解等高线地形图时,通过课件动态演示等高线形成过程,学生能看到等高线依据地形起伏绘制的情况,从而更直观地理解其原理和绘制方法,提升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除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等高线地形图,在板块运动教学中通过动态演示板块的碰撞、张裂等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山脉的形成、海洋的扩张等现象。

(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数据培养综合思维

地理信息系统(GIS)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它可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讲人口分布时,利用GIS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数据。学生能直观看到人口分布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培养从多方面分析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还可用GIS做地理模拟实验,如模拟城市扩张对环境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等。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能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提高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地理模拟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数据的输入和分析过程。在模拟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时,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城市发展方案,通过GIS分析其对空气质量、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四)应用在线教学平台个性化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在线教学平台成为重要教学工具。初中地理教学中,借助该平台开展在线学习活动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师在平台发布观看视频、做作业、参与讨论等学习任务,学生可依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任务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还能通过平台实时监控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平台提供丰富地理学习资源,如课件、试题、科普文章等,学生可按需随时查阅自主学习。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活动,学生能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地理项目,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五)应用地理模拟实验软件模拟原理

地理模拟实验软件是模拟地理过程的工具。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它可模拟地理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原理。讲解洋流运动时,用该软件模拟不同洋流的流向、流速、水温等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模拟实验,直观了解洋流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还可改变海水温度、风向等实验条件,观察洋流变化,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再如讲解大气环流时,模拟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可直观理解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模拟洋流运动时,学生可以假设不同的因素对洋流的影响,然后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观察结果,这样的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应用电子白板互动教学

电子白板互动教学是新型教学方式,能在电子白板上绘图、标注、拖拽等操作,与学生共同完成地理图表的绘制和分析。讲中国地形时,在电子白板展示地形图后,与学生一起绘制主要山脉、河流的位置和走向,通过绘图、标注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地形特点和分布规律。还可通过拖拽操作把不同地形区图片放到相应位置,加深学生认识。讲解地理图表时,也可用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展示图表后与学生一起分析数据和信息,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提高分析和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与学生互动更紧密,提高教学效果。在绘制地理图表时可以设置竞赛环节,看哪个小组或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图表的绘制和分析。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投票功能,让学生对不同的地理问题进行投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考积极性。

(七)应用在线地图工具识图读图

在初中地理教学里在线地图工具能清楚呈现地理位置,在世界地理教学时教师借助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球,可展示各国的具体位置。通过放大、缩小、旋转等操作,让学生从不同视角看到各国在地球上的分布。拿澳大利亚来说,学生能直接看到它处在南半球,被海洋环绕的特殊位置。而且对于悉尼、墨尔本等重要城市,也能确定其经纬度坐标,这有助于学生构建空间概念。在线地图工具展示地形地貌也很有用。以高德地图为例,它用不同颜色和等高线表示地形高度。在中国地形教学中,教师切换到卫星地图模式,学生就能观察到中国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分布。像能清楚看到青藏高原的雄伟,华北平原的平坦。对比不同地形区域的地貌特征,有助于学生理解地形对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八)应用VR和AR技术沉浸式体验

VR设备能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地理场景,学习火山喷发时学生戴上VR头盔,就像在火山口附近,亲眼看到火山喷发的壮观画面。能看到火红岩浆喷出,感受到喷发的震撼与热量。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直观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与原理,对火山的形态、结构也有更深认识。教师还可在旁讲解,引导学生观察火山喷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像地形改变、气候变化等。AR技术也给地理教学增添趣味,学习海底世界主题时,教师利用AR应用程序,学生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课本图片,就能看到立体的海底生物和海底地形。能看到各种海洋生物在身边游动,像色彩斑斓的珊瑚、凶猛的鲨鱼、可爱的海豚等。还能观察海底山脉、海沟等地形特征,了解海洋深度和结构。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兴趣。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效果评估分析

(一)课堂教学中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从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来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丰富图像、视频以及地理模拟实验软件呈现的生动场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在讲解火山喷发时,通过视频和模拟软件,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直观的体验让他们对地理现象充满好奇,不再觉得地理学习枯燥乏味。在知识理解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复杂的地理过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过程,从而轻松掌握这些难点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也让学生对地理数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教学资源的丰富度来看,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谷歌地球等在线地图工具以及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和真实的地理场景。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地图工具直观地了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交通路线等,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而VR和AR技术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地理场景,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线教学平台上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地理模拟实验软件和电子白板互动教学则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地理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多媒体课件、地理信息系统、在线教学平台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初中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高效。信息技术并非万能,在应用过程中应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和教学策略,为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亚敏.地理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6):44-46.

[2]鲍彤.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2,(10):45-47.

[3]闫书云.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关系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2,(27):4-6.

[4]张兴纪.初中地理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探索[J].科幻画报,2022,(09):118-119.

[5]陈旭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地理教学方法[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究论文集(四).昆山市花桥集善中学;,2022:2.

[6]谢小星.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网络总结年会论文集(七).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中学;,202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