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杨晓宁

河北满城中学072150

摘要

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过程中,母语负迁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它指的是学生在习得英语时,将母语的规则和习惯错误地应用到英语中,从而影响英语学习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改善英语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

母语负迁移;英语语言能力;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非英语母语国家,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导致负迁移现象,即母语的规则和习惯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被错误地应用到英语学习中,从而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母语负迁移现象概述

(一)母语负迁移的定义与表现

1.母语负迁移的概念界定

母语负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母语的语言习惯、语法结构等不自觉地应用到第二语言学习中,从而干扰了第二语言的正确学习。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外语学习者中,尤其是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

2.母语负迁移在英语语言能力中的体现

在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母语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例如,学习者可能会将母语的发音习惯带入英语发音中,或者在英语句子构造中使用母语的语法规则,这些都会影响英语学习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二)母语负迁移的成因分析

1.语言结构差异的影响

不同语言之间在结构上的差异是导致母语负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句法、词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在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差异的情况下,容易将汉语的表达习惯直接迁移到英语中。

2.学习者心理因素的作用

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如自信心、学习动机、焦虑感等,也会影响母语负迁移的程度。例如,学习者如果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可能会过分依赖母语的表达方式,从而增加了负迁移的可能性。

二、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

(一)对语言知识掌握的影响

1.语法知识的干扰

在英语语法学习中,学生常常受到母语语法习惯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干扰他们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掌握。例如,汉语中缺少冠词和时态变化,学生在英语写作和口语中可能会忽略这些重要的语法元素[1]。汉语中的量词使用与英语中的冠词使用存在差异,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将汉语的量词系统直接应用到英语中,造成不恰当的表达。具体案例分析:一名学生在描述一张照片时说"A cat is sit on a desk",他错误地将汉语中的量词"一只"省略,并且错误地使用了"sit"而非正确的"sitting",这反映了母语对英语语法规则的干扰。

2.词汇学习的误区

在词汇学习方面,学生可能会因为母语的影响而在词义理解和使用上出现偏差。由于两种语言间词汇的对应并非总是一一对应,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将汉语词汇的内涵直接映射到英语词汇上,导致语义上的误解。例如,汉语中的“便宜”可能被学生直译为英语中的“cheap”,但在某些语境下,使用“inexpensive”或“affordable”可能更为恰当。这种直译不仅限制了学生对词汇的深入理解,还可能在交际中造成障碍。

(二)对语言技能发展的影响

1.听说能力的阻碍

在听力理解方面,母语负迁移可能导致学生难以适应英语的语速和语调,因为他们习惯于母语的发音节奏和重音模式。在口语表达中,学生可能会不自觉地使用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导致英语表达不够自然或准确。具体案例分析:在一次英语口语测试中,学生李明在描述自己的周末活动时说"I play football weekend",这里他将汉语中的“周末”直接放在了动词之后,而没有使用正确的介词“on”,这反映了母语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干扰。

2.读写能力的制约

在阅读方面,母语负迁移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英语文章时,过度依赖母语的阅读习惯,如从左到右的线性阅读,而忽视了英语中常见的上下文线索和语篇结构。在写作技能上,学生可能会将母语的表达方式直接翻译成英语,导致文章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具体案例分析:在写作练习中,学生王华写道"The food in this restaurant is delicious and not expensive",虽然这句话在语法上没有错误,但它过于直白,缺乏英语表达中的修饰和细节描述,这反映了母语对英语写作风格的制约。

(三)对学习策略与动机的影响

1.学习策略的不当选择

母语负迁移还可能影响学生在选择学习策略时的决策。由于过分依赖母语,学生可能忽视了英语学习中更为有效的策略,如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利用语篇标记理解文章结构等。这种依赖限制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探索和应用。具体案例分析:在一次词汇测试中,学生张伟面对不认识的单词时,没有尝试通过上下文线索来猜测词义,而是直接放弃了,因为他习惯于在母语学习中查找字典,这种依赖母语词典的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并不总是有效。

2.学习动机的削弱

长期的母语负迁移可能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挫败,从而削弱他们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不断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甚至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2]。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具体案例分析:学生赵敏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频繁地将汉语语法错误地应用到英语中,她感到非常沮丧,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她开始回避英语课程和活动,这种消极态度直接影响了她的英语学习进度和成绩。

三、应对母语负迁移的教学策略

(一)提升语言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强化对比分析教学

教育者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对母语和英语之间差异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涉及到对两种语言结构的直接比较,帮助学生识别并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

2.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效使用英语。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来学习语言[3]。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英语,而不是机械地记忆语法规则,从而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2.利用多媒体与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这些工具可以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三)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

1.提升教师的语言教学素养

教师的语言教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提升教师的语言教学素养是应对母语负迁移的关键。这包括对英语教学法的深入理解、对母语和英语差异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敏感度。

2.加强对母语负迁移的认识与研究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母语负迁移的常见表现和成因,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更好地应对母语负迁移带来的挑战。

四、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减轻母语负迁移的负面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为他们在全球化世界中的交流与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岑粤,张馨予.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J].海外英语,2023,(23):7-10.

[2]王雅楠.母语负迁移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3,(19):48-51.

[3]王丹丹.初二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的错误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J].英语广场,2023,(13):124-128.

 

注:本文系河北省级课题题目《新课程背景下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22052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