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减少母语负迁移影响的有效策略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段凤思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 07215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减少母语负迁移影响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强化语言意识、培养跨文化理解以及优化语法教学等。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还能促进其语言思维的多元化发展。本文希望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母语负迁移;高中英语教学;语言意识

正文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各个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注重减少母语负迁移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负面影响。母语负迁移是指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由于母语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或理解偏差。它不仅影响学生的语言表现,还可能制约其语言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是当前高中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母语负迁移的概述与影响  

1.母语负迁移的定义与表现

母语负迁移是指在学习外语时,学习者由于自身的母语结构、用法和习惯影响,导致在外语表达或理解上出现错误。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语法错误、词汇使用不当或发音偏差。例如,中文学习者可能将汉语的句子结构直接套用到英语中,导致句子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2.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具体影响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语言习得的效率和学习的持久性。当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受到母语影响,容易导致语法和词汇的误用,从而阻碍其英语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例如,许多中文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常忽视英语中动词时态的变化,这会使其表达模糊,难以被理解。母语负迁移还可能影响学习者对英语的整体理解,使其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3.母语负迁移的根源分析

母语负迁移的根源主要在于学习者的语言认知模式和思维习惯。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当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他们往往不自觉地将这些规则应用于英语之中。例如,汉语的语序与英语有明显差异,因此学习者在构造英语句子时可能会出现结构混乱的情况。此外,情境因素如语言环境和学习资源的匮乏也会加剧这种负迁移。因此,识别和理解这些根源对有效减少负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教学策略  

1.强化语言意识与思维方式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与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具体使用,鼓励他们分析不同语言表达的特点与差异。这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语言对比等活动实现。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中文与英文中表达相同意思的不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和结构上的差异。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进行思考,以减轻母语的干扰。在课堂上,通过设置需用英语回答的问题和情境,学生可以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此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和质疑,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一个具体的案例是在课堂上描述人物外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中文和英文描述的不同。例如,中文常用“他高高的”开头,而英语则是“he is tall”。这样的对比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结构的认识,也能培养他们用目标语言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效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发生。

2.培养跨文化理解与语言适应能力

跨文化理解是降低母语负迁移的重要策略之一。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的规范和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文化教学,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交流方式。例如,在学习问候语时,可以讨论不同国家的打招呼礼仪和语言习惯,以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对语言表达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英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跨文化交流。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不同文化的交流场景,让学生在实际对话中感受到文化差异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3.优化语法教学与语言结构的差异化处理

改进语法教学是降低母语负迁移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母语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语法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法突出英语与母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汉语与英语在时态的使用上存在显著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时态使用的规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汉语在时态方面不明显的特点,并用实例强调英语中时态使用的重要性。其次,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记忆。通过使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的实际应用。例如,在学习动词时态时,教师可以通过真实对话或短文阅读,展示不同时态在实际交流中的用法。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法的功能,减少因对语法规则理解不清而导致的负迁移。

三、教学实施与评估  

1.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在实施教学策略时,教师需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活动。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际对话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和互动技术,使课堂更加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通过提问和讨论促使他们用英语进行思考。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定期评估教学效果,依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一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评估与反馈机制的设计

评估与反馈机制在教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进展。有效的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更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改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既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重视他们最终的学习成效。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课堂测验和小组活动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此外,教师应设立定期的反馈环节,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困难。这样的互动能促进教师对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确保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需求。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和积极的反馈环境,学生会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语言能力。

3.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的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参加各类研讨会、学习新技术及交流教学经验,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时,自我反思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关键。教师在每次授课后应花时间回顾课堂的实施情况,分析哪些地方有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通过这种反思,教师可以识别自身的优缺点,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结论

本文总结了减少母语负迁移的有效策略,并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培养跨文化理解,以及优化语法教学,可以有效减轻母语负迁移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桐.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4.

[2]王海军.母语负迁移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中国教师,2020,(S1):39.

[3]刘雯萍.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对母语负迁移的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90+94.

 

注:本文系河北省级课题题目《新课程背景下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22052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