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照系统在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建设与应用实践——以安徽省为例
摘要
关键词
政务服务,电子证照,系统设计,系统应用
正文
一、引言
电子证照是实现群众、企业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及社会化应用时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的重要支撑,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工作中具有重要支撑保障作用[1]。安徽省响应国家要求,在高位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背景下[2],围绕充分整合省内各部门、各层级政务数据资源及统一对外提供证照检索、文件下载、信息获取、信息验证及文件验证服务的目标,对依托省政务服务平台基础建设电子证照系统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为安徽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更高水平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系统总体设计
2.1层级架构
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在层级结构上分为三级,向省级各部门提供电子证照制作功能,支撑省级电子证照制证工作[3]。向市级电子证照系统提供证照模板同步、目录同步、数据上报等服务接口,支撑各市完善市域内的电子证照制证及数据上报工作。同时,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负责与国家电子证照系统进行级联,将安徽省汇聚的电子证照目录及证照数据上报至国家电子证照系统。
2.2功能架构
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包括证照类型目录管理子系统、电子证照制发子系统、电子证照应用服务子系统、电子证照管理子系统和电子证照资源库等5个功能模块[4]。
2.2.1 证照类型目录管理子系统
证照类型目录管理子系统主要对证照类型、目录进行管理,提供证照类型及目录的登记、更新、审核和发布服务功能,定义证照类型编码、类型名称、颁证级别、机构名称等属性,同时提供证照目录的注册、审核和维护功能。
2.2.2 电子证照制发子系统
电子证照制发子系统主要对各部门制发的电子证照进行管理,包括电子证照模板配置、数据采集、印章配置、数据质检等功能,支持通过接口、数据交换或页面录入等方式进行制证。
2.2.3 电子证照应用服务子系统
电子证照应用服务子系统主要用于对已制发的电子证照的应用场景进行管理,包括检错查询、证照核验、信息获取、文件下载等功能,在实际应用时,群众、企业可在通过人脸认证后实现电子证照的授权用证或委托用证。
2.2.4 电子证照管理子系统
电子证照管理子系统依托电子证照资源库实现对证照文件及证照信息的管理,主要包含证照异议处理、证照亮证亮码、证证照数据治理、统计分析等。
2.2.5 电子证照资源库
电子证照资源库由证照信息库及证照文件库组成,证照信息库包含支撑电子证照制发和应用的证照信息,以及检索、定位功能所需的证照目录数据等。证照文件库包含证照模板及生成后的电子证照原件,存储各环节流程生成的电子证照文件,支撑电子证照应用。
2.3 技术框架
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部署在省级政务云上,按照标准统一、协同推进、利企便民、安全可控的原则,通过构建“6+3”体系,即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公共服务层、用户服务层6个层面,标准规范体系、运维运营体系、安全保障体系3个体系,总体框架如下。
三、电子证照系统的特色应用实践
3.1区块链
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的区别在于,纸质证照一般具有唯一性,难以快速复制和扩散,而电子证照作为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文件,对防篡改、完整性、可追溯等安全要求较高,因此与区块链具备的特性天然符合[5]。因此,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充分依托安徽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提供的区块链能力,将已制发的高频类电子证照数据进行上链存储,用于加强电子证照数据安全保护,保证电子证照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截至目前,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已完成4类合计1500万条电子证照数据的上链工作,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3.2个人空间+电子卡包
个人空间和电子卡包是群众、企业查看自己已申领的电子证照的直接渠道,分别在安徽省政务服务网及皖事通上线,提供了电子证照查看、申领、解绑、亮证、异议申诉、过期提醒、关联服务推荐等多种功能,目前已累计上线了138类电子证照,基本覆盖了所有常见、高频的电子证照。
3.3可信授权
可信授权是安徽省互联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的用于角色权限管理的应用服务,为电子证照使用提供了授权用证和委托用证两种模式,其中授权用证需持证人经扫脸认证通过后授权用证方使用电子证照,委托用证为持证人主动授权第三方使用本人的电子证照,两种使用模式下,持证主体均可在安徽省政务服务网查看本人证照的被使用情况。
四、实践成效
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自上线以来,已累计制作、归集了811类合计4.46亿条电子证照数据,累计为344个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了合计超9100万次用证服务,完成了25万条异议数据的纠错处理,在安徽省政务服务网、皖事通等渠道提供了电子证照用证、公示服务,群众、企业在线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及便民服务事项时可直接引用已有的电子证照,无需手动上传材料,在线下办理事项时,无需携带纸质材料。从整体实践结果看,电子证照系统已基本完成了系统功能建设,同时在进一步探索电子证照应用场景、优化电子证照功能上取得一定进展。
五、未来展望
本文主要对数字政府背景下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实践情况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电子证照的基本概念、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的建设、实践情况及相关应用成效等内容。未来,安徽省电子证照系统还将按照国家及安徽省政策要求,持续优化各项功能,整体推进信创迁移工作,深入扩大电子证照应用范围,为安徽省政务服务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EB/OL].(2022-1-20)[2024-8-2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2/22/content_5674998.htm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 [EB/OL].(2019-4-30)[2024-8-23]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89312.htm
[3]杨玉富,杨铁红.云南省政务服务统一电子证照系统建设与应用实践[J].云南科技管理,2023,36(06):50-53.DOI:10.19774/j.cnki.53-1085.2023.06.011.
[4]朱建平,付学敬.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电子证照一体化应用研究与实践[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3(10):68-73+77.
[5]李国良,邵思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照共享方案研究与实现[J].信息安全研究,2023,9(02):127-136.
...